全国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三联考试卷(六)文科综合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内。
张槎位于佛山市禅城区西部,拥有“中国针奴名镇”等称号。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的一针、二针、三针以及张槎的槎针等一批大型国有纺织企业纷纷集聚佛山,这些企业聚集了大量纺织工业人才,加上各大棉纺厂和数量众多的服装厂,为张槎针织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近年来,随着佛山强中心规划出台,纺织产业逐渐向粤北和粤东地区转移,张搓针织企业的总部仍留在禅城而棉纱、织遭到染整等将外迁。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张槎针织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劳动力充足B. 产业基础雄厚C. 国家政策支持D. 原料充足2. 张槎针织部分产业链向外地转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产业升级转型B. 市场需求量减少C. 生产成本降低D. 企业恶性竞争加剧【答案】1. B 2. A【解析】1. 由材料可知,佛山张槎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的一针、二针、三针以及张槎的槎针等一批大型国有纺织企业纷纷集聚佛山,这些企业聚集了大量纺织工业人才,加上各大棉纺厂和数量众多的服装厂,为张槎针织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因纺织产业起步早,纺织工业基础条件好,致使其快速发展,故选B。
2. 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有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不具备优势,致使产业转移升级,纺织产业部分产业链向劳动力价格和土地成本低的地区转移。
导致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为产业升级的需求,故选A。
【方法总结】从本质上讲,企业生产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而进行产业转移。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
产业转移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
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产业转移会给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自然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如原来的乡村变成度度工业化地区。
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会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c ~30℃,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饲养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本有。
丝绸之府”的浙江从2008年到2016年,蚕养殖量、蚕茧产量连续9年滑坡,桑蚕养殖业陷入困境。
有人建议将本地桑蚕养殖转移到广西一带,下图示意浙江省桑蚕养殖区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 与浙江相比,广西发展苗木、桑蚕养殖业的优势是()A. 技术娴熟B. 劳动力廉价C. 缫丝市场广阔D. 机械化水平高4. 近年来,浙江当地的蚕农更愿意发展苗木、花卉种植等高效农业,其根本原因是()A. 经济效益B. 政策C. 交通D. 气候5. 浙江桑蚕业走出困境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大规模发展桑园②开发蚕品种更新改良技术③大量引进国外桑蚕品种④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蚕丝产品附加值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答案】3. B 4. A 5. C...【解析】3. 桑蚕养殖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广西位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浙江落后,劳动力价格低。
与浙江相比,广西纺织养蚕业的优势是劳动力廉价,故选B。
4. 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由于养蚕业劳动力投入大,随着经济发展,浙江省的劳动力价格升高,经济效益降低,而苗木、花卉种植市场广阔,且经济效益高,受经济效益的影响蚕农更愿意发展苗木、花卉种植,浙江发展苗木、花卉种植等高效农业,其根本原因是经济效益的考虑,故选A。
5. 大规模发展桑园和大量引进国外养蚕品质不现实,①③错。
研发养蚕品种改良新技术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蚕丝产品附加值有利于桑蚕养殖业的良性发展,可促使桑蚕业走出困境,②④对。
故选C。
约旦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西北部,虽地处中东,但常规能源紧缺。
约旦风能资源优势明显,风速可达7米/秒。
2014年约旦第一个大型风电项目建成。
虽然约旦风能资源丰富,但尚未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下图示意约旦地理概况。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 该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7. 约旦风能资源尚未得到大规模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 经济、技术落后B. 市场狭小C. 设备维护费用高D. 石油资源进口便利8. 除风电外,约旦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有()A. 核能B. 太阳能C. 生物质能D. 潮汐能【答案】6. D 7. A 8. B【解析】6. 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北纬30°-32°之间,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而冬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该地受西风带控制,风速较大,风力资源丰富,故选D。
7. 约旦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工业落后,风能发电技术要求高,且投资大,导致风能资源尚未得到大规模的开发,A对。
约旦常规能源短缺,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B错。
风能发电的设备维护费用不高,C错。
石油资源进口是否便利与风能开发利用程度无关,D错。
故选A。
8.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约旦只有西南部的部分地区为地中海气候,绝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故选B。
2016年第22号台风“海马”于10月21日12:40在广东省汕尾市沿海登陆。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21日6时发布的未来24小时降水预报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 预报图显示()A. 台风中心穿过湖南B. 上海日降水量最大达100 mmC. “海马”风力渐强D. 赣南地区可能出现地质灾害10. 台风“海马”登陆后,移动的路径方向及主要影响因素是()A. 西北东北信风带B. 东北盛行西风带C. 西北地转偏向力D. 东北副热带高气压带11. 台风“海马”登陆时,太阳明显位于东南方的地区是()A. 包头(39°32' N,109°01' E)...B. 三门峡(34°42' N,110°58' E)C. 哈密(42°25' N,93°43' E)D. 秦皇岛(39°55' N,119°31' E)【答案】9. D 10. D 11. C【解析】9. 台风中心附近为主要降雨区,预报图显示,湖南基本上无强降雨,说明台风中心没有经过湖南,A错;上海多大雨,降水量多在25-50mm之间,没有超过100mm,B错;“海马”登陆后随着摩擦力增强,台风势力减弱,风力减弱,C错。
江西省南部地区降水量大,多为丘陵地形,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对。
故选D。
10. 由降水预报图可知,强降雨多出现在台风登陆地点(汕尾)的北偏东方向,可知“海马”登陆后将向东北移动,其移动路径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
故选D。
11. 由材料可知,台风“海马”登陆时间为北京时间12:40,计算可得此时110°E地方时正值12时,东经110°经线上的地区太阳位于正南方位,110°E以西地区,太阳位置偏东南,包头经度为109°01′E,接近正南,因此选项中太阳明显位于东南方天空的地区为哈密。
故选C。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鲑鱼(又叫三文鱼),属洄游性鱼类,喜栖冷水(水温小于18℃),主要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沿岸的河流中。
幼时,在淡水河里生活1~5年后,再入海生活2~4年育肥,成熟后,它们会溯河洄游到自己的出生地繁育后代。
溯河产卵洄游期间(每年7月-10月间)不再摄食,它们经历千辛万苦才能到达产卵场(产卵期为8月~次年1月)。
加拿大的亚当斯河段(如图)产卵区是红鲑(在大海中红为亮银色,洄游后改变为红色)产卵的最理想河段,该河段河道曲折,岸边树木,临水的灌木丛生,河道中多沙砾,河水不易结冰。
上游的亚当新湖属冷水湖,湖水很深。
下游的苏士瓦湖面积巨大,湖中含有高浓度的微型浮游生物。
(1)分析北太平洋成为鲑鱼育肥生长海域的主要原因。
(2)分析加拿大红鲑在长途跋涉回到出生地产卵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3)分析位于两湖之间的亚当斯河段成为加拿大红鲑最佳产卵区的优势条件.(4)近年来加拿大红鲑的数量呈下降趋势,为保证红鲑鱼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北太平洋纬度高,海水温度较低,适宜鲑鱼生长;北太平洋地处三大板块交界处,海水较深,洋面岛屿众多,有利于鲑鱼躲避鲨鱼等凶猛鱼类的攻击;北太平洋沿岸入海河流多,且受寒、暖流的影响明显,鱼类饵料丰富。
(2)鲑鱼洄游时,逆流向上,峡谷河道狭窄、弯曲、水流急;逆流而上,河道陡降比(或海拔高度)增大,瀑布、险滩增多;河流两岸多森林;肉食性猛禽、野兽多,随时攻击鲑鱼;长途跋涉过程中,不撮食,能量得不到补充,可能因能量耗尽而亡;洄游期间,山区多夜雨,易引发山洪,河流流量增大。
(3)位于两湖之间的亚当斯河段,河流稳定且水温较低,河岸边多树木、临水灌木,天气变温暖时,为河水流阴祛热,保持河水的清凉;河道中多砂砾,便于产卵和鱼卵的隐藏;河水冬季不宜结冰,河道曲折,湍急的河水冲积河道中的砾石层,河水中溶解氧含量高;河道中多枯枝落叶,腐烂后成为水中昆虫的食物,间接地为小鱼提供食物;下游的苏士瓦湖面积大,浮游生物众多,保证小鱼有充足的食物。
(4)严格执行禁渔制度,建立渔业全程管理制度;加快渔业转型,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渔业;加大人工渔礁建设好资源增值力度;加强鲑鱼生活水域的保护u,防治水域环境污染。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综合性强,材料信息丰富且复杂,难以理解,试题难度大,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分析,阐释地理现象。
(1)根据材料提示,鲑鱼,喜水温小于18℃的冷水,北太平洋纬度高,海水温度较低,图中显示北太平洋沿岸入海河流多,且受寒、暖流的影响明显,因而鱼类饵料丰富, 北太平洋沿岸洋面岛屿众多,有利于鲑鱼躲避鲨鱼等凶猛鱼类的攻击,所以成为鲑鱼育肥生长海域。
(2) 加拿大的亚当斯河段为红鲑产卵区,该河段河道曲折,岸边树木,临水的灌木丛生,所以红鲑在长途跋涉回到出生地产卵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自然障碍,主要表现在逆流而上,峡谷河道狭窄、弯曲,水流急;瀑布、险滩增多;河流两岸多森林,肉食性猛禽、野兽多,随时受到袭击的危险;长途跋涉过程中,不能摄食,能量得不到补充,可能因能量耗尽而亡;洄游期间,山洪多发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