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西南名校联盟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一)

2020年西南名校联盟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一)

D、提取色素用无水乙醇,纸层析法用于分离色素,D错误。
5.在观察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时,发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呈现4种不同的形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则一定有同源染色体联会
B.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其一定会发生基因重组
C.若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则该果绳有可能是雌性
B、A点时,光照强度为0,此时测定的CO 释放量可表示小麦细胞的呼吸速率,B正确;
C、AC段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强,限制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正确;
D、B点表示净光合速率为0,植物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没有有机物的积累,故小麦长时间处于这种条件下将无法正常生长,D正确。
4.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与浆细胞分泌抗体的方式相同,都是胞吐,A错误;
B、氧气进入线粒体内膜的方式与酵母菌排出乙醇的方式相同,都是自由扩散,B错误;
C、神经细胞静息时K 外流的方式与兴奋时Na 内流的方式相同,都是协助扩散,C正确;
D、葡萄糖进入人体成熟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而Ca 进入根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错误。
3、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2)缺氮元素也可引起以上的症状,氮元素可参与玉米体内________等化合物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3)玉米根系从土壤中吸收Mg ,NO 等离子的吸收量具有差异性,其原因是________,若土壤板结,会对植物根系产生毒害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缺镁造成叶绿素的合成受阻,大量元素
D.二者均可产生ATP,但利用的能量来源有所不同
【答案】
B
【考点】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脊上有基粒;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D、若雌雄亲本均产生了2种生活力相同的配子,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不会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D错误。
二、非选择题。
一块种植玉米的农田中,玉米幼苗出现了叶片发黄的症状,且幼苗生长发育较同期播种的正常玉米幼苗生长的弱小。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幼苗叶片发黄可能是农田中缺镁所致,缺镁导致叶片发黄的原因是________;依据含量划分,镁在细胞中属于________。
收Mg ,NO 等离子被吸收进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玉米根系从土壤中吸收Mg ,NO 等离子的吸收量具有差异性,其原因是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若土壤板结,会对植物根系产生毒害作用,其原因是植物根系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请回答下列有关酶实验的问题:
(1)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完成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
(2)下表表示探究“酶的特性和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实验中1号与3号试管对照是为了验证________;若要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则应选用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比。
试管编号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
1号
2mLH O 溶液、2滴蒸馏水
2号
2mLH O 溶液、2滴FeCl 溶液
3号
2mLH O 溶液、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
C、若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由于其染色体只有4种不同的形态,因此一定是雌性,若为雄性则有5种形态,C正确;
D、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因此该细胞可能取自精巢,D错误。
6.已知等位基因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让种群中基因型为Dd的个体相互变配,所获得的子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2020年西南名校联盟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两种重要的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均具有两层膜,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B.二者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且无须保持有水状态
C.二者均含有少量的DNA,可由DNA指导合成蛋白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表示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点已经达到了光饱和,光照强度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解答】
A、随着环境温度的持续升髙,酶的活性不会持续提高,也有可能失活,因此CD段位置不会一直上移,甚至下降,A错误;
【解答】
A、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具有两层膜,膜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A正确;
B、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且需要保持细胞的活性,须保持有水状态,B错误;
C、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含有少量的DNA,含有核糖体,可由DNA指导合成蛋白质,C正确;
D、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可产生ATP,但利用的能量来源有所不同,叶绿体产生ATP利用的能量来自光能,线粒体产生ATP利用的能量来子分解有机物释放的化学能,D正确。
3.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速率和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着环境温度的持续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B.A点时小麦释放的CO 量可以表示细胞呼吸速率
C.C点前限制小麦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长时间处于B点时的光照强度小麦无法正常生长
【答案】
A
【考点】
A.基因D对基因d为不完全显性
B.含显性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存在致死现象
C.种群中存在显性杂合致死现象
D.雌雄亲本均产生了2种生活力相同的配子
【答案】
B
【考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根据基因分离定律,让种群中基因型为Dd的个体相互变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表现型及比例为3:1。
D.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不可能取自精巢
【答案】
C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解析】
分析题干:果蝇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观察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时,发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呈现4种不同的形态,说明该果蝇为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是雌果蝇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可能是雄果蝇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根据表格分析可知,实验中1号与3号试管的自变量是有无H O 酶,故其对照是为了验证酶有催化作用;2号与3号试管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故其对比是为了验证酶具有高效性;若要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要控制的自变量是pH,故选3、4、5。
【解答】
A、若基因D对基因d为不完全显性,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这与题干不符,A错误;
B、含显性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存在致死现象,则一种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1:1,另一种配子只有d一种基因型,子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B正确;
C、若种群中存在显性杂合致死现象则不会出现Dd个体,C错误;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解答】
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采用了对比实验法,A正确;
B、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
C、由于不同的细胞器比重不同,因此常采用差速离心法来分离各种不同的细胞器,C正确;
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基粒和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4号
2mLH O 溶液、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质量分数5%的盐酸
5号
2mLH O 溶液、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质量分数5%的氢氧化钠
(3)酶的专一性是指________;进行实验验证时,若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则可用________(填“斐林试剂”或“碘液”)检测。
【答案】
RNA
酶具有催化作用,3、4、5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与浆细胞分泌抗体的方式不同
B.氧气透过线粒体内膜的方式与酵母菌排出乙醇的方式不同
C.神经细胞静息时K 外流的方式与兴奋时Na 内流的方式相同
D.葡萄糖进入人体成熟红细胞的方式与Ca 进入根细胞的方式相同
【答案】
C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A.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静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B.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差速离心法是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的常用方法
D.用纸层析法提取菠菜绿叶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答案】
D
【考点】
科学实验常用方法及技术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