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年中考语文 3 小说阅读复习(四)导学案
考点:
分析结尾的妙处。
考察重点:
把握小说行文思路;从文章内容和主旨角度理解结尾,从内容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方法精要:
谈你对小说结尾的理解时,要注意它与问题及前文情节之间的联系,有没有点题,是否与前文
某处内容形成对比,是否卒章显志,对人物性格的凸显。
从表达效果上观察是否出乎意料、戛然而
止。
真题再现
【 2014 广东】文章见《中考指南》P88
1.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
【考点分析】考查考生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和概括能力,理解这篇小说结尾处与前文内容的关系
以及对文章主旨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小说结尾妙处答题要点:小说的结局是陈叶父女最终没有相认。
妙处:①凸显人物的性格:表现
了父女的怯懦(或“缺乏勇气”),女儿怯懦是因为自卑与虚荣,父亲怯懦是因为自身的卑微和对女
儿深沉的爱。
②深化主题(或点题):反映了世俗的尊卑观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
实战演练
列车上
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聊
透顶。
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时间。
②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
我正在考虑用什么话来
开头,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取出笔记本,放在腿上开始上网。
于是耳朵里传来了QQ 的提示音,原来人家有人聊天。
③左边是个美女,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虽然咱不贪图什么艳遇,但是如果有一个佳人旅途相
伴,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
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清了清嗓子,用尽量绅士一些的语调说:“你好,是不是没来过这里,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色啊?”话音落下,美女却丝毫没有反应。
仔细一
瞧,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原来在静静地听音乐,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
外。
④我灰头土脸地苦笑一下,扭头看斜对面的那个大爷。
大爷穿着非常朴素,慈祥的面容,一看
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大爷似乎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
里,把头埋下去,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
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一口唾沫,站起身来。
⑤我穿过车厢,走到了两节车厢的接头处。
看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
我凑过去,掏出一支
烟来,赔着笑说:“车厢晨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
大哥,借个火。
”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
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他,说:“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 ?”
⑥中年人把还剩下一大截的烟掐灭,说了声:“你接着抽,我回座位了。
”
⑦我正呆滞在那里,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叔叔,请问您,高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
吗 ?”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
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
柳絮
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
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
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
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
棍子戳戳点
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您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只是有些不便 ?”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
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难道不是吗 ?”
“当然不是。
”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
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
也许它
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
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
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
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
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
“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
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
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
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 ?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 ?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
呢 ?”
“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
孩子,你可以触摸花
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
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您是说,用爱吗 ?”
“是的,孩子。
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
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
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 ?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
心中就会万紫千红。
我说的对吗,孩子 ?”
“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奶奶,您愿意把您看到的告诉我吗 ?”“当然可以,
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
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
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女孩听得很是痴迷。
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
似乎,
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女孩是笑着离开的。
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
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然后,
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
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
”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
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
答案(四)
阳光男孩的主动交流与前文其他人的表现形成反差( 对比 ) ,引发我们对人际交流问题的思考(3 分 ) 。
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人以回味和思考的空间(2 分 ) 。
这样结尾使读者觉得老人的形象更高大; 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