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莫言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今天是大集。

”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

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

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

我熟悉这棵白菜。

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

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

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

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

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

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

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

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

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

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

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

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

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厌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

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

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

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

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

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

”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

”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

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

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

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娘”我哭着说,“我……”“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1)第一段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刻画母亲,找出这些动词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2)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形象?(3)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答案】(1)本段细节描写用了“叹息、抬高、瞥、锁定、端详”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在艰苦的年月里,母亲对自己珍爱的白菜不想卖又不得不卖的矛盾、无奈和痛苦的心理。

(2)表现了母亲本性善良、为人诚信、朴实能干、严格教子的品质。

(3)表现了这棵最小的白菜长成不易;表现了“我”对这棵白菜特别的喜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我气愤时惩罚老太太多算一毛钱作铺垫;也用这棵最小白菜的曲折经历来暗示了“我”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

【解析】【分析】(1)第一段中体现细节描写的动词有“叹息着”“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锁定”“端详着”“叫我去找个篓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突出了艰难饥饿年代里,母亲对大白菜的态度,既珍视大白菜而不想卖,又因生活困难而不得不卖掉大白菜的矛盾和无奈之情。

(2)依据第六段,“我因为手冻麻了而使得篓子跌在地上,最小的白菜的根跌损了。

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和第八段我厌恶老太太嫌弃白菜卷得不紧而忍不住说“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都说明母亲严格教子。

依据倒数第二段第四段,母亲因为我多算了老太太四毛钱而哭泣,并说“你今天让娘丢了脸”,表现了母亲为人诚信,不多要别人一毛钱的品质,还表现了母亲严格教子的品质。

依据第六段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便缓和了,且用一种温暖的腔调和我说话,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第七段、第八段,母亲舞弊珍视白菜,却又任由老太太拽断了白菜根和撕扯着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说明母亲本性善良、朴实温和的特点。

(3)依据五段“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

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可知,这棵最小的白菜长成不易;表现了“我”和母亲对这棵白菜特别的喜爱和珍视;同时,正是因为格外喜欢和珍视这棵白菜,下文我才格外气愤老太太拽断了白菜根和撕扯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才想惩罚老太太而多算一毛钱,故写“最小的那颗白菜”为下文作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联系那样艰难饥饿的年代和家里困苦的生活状态,“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也暗示这棵最小白菜的曲折经历,正如“我”的人生成长一样不易,侧面烘托母亲在艰难年代里抚养我长大的坚韧精神。

故答案为:⑴本段细节描写用了“叹息、抬高、瞥、锁定、端详”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在艰苦的年月里,母亲对自己珍爱的白菜不想卖又不得不卖的矛盾、无奈和痛苦的心理。

⑵表现了母亲本性善良、为人诚信、朴实能干、严格教子的品质。

⑶表现了这棵最小的白菜长成不易;表现了“我”对这棵白菜特别的喜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我气愤时惩罚老太太多算一毛钱作铺垫;也用这棵最小白菜的曲折经历来暗示了“我”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

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

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

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⑵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⑶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中具体物象作用的能力。

文本中的物象作用一般从三个方面思考:①情节结构上主要起到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能够把众多的材料贯穿在一起,使文章更加紧凑;②内容:对内容的充实作用;③情感主旨上:作者寄托情感的载体,作者借这一物象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有时也起到点明或深化主旨的作用。

此外,物象还可以揭示人物性格、衬托人物(或景物)、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汽笛·布鞋·红腰带陈忠实①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

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

他那时只是为了那条鲜红的线织腰带感到新奇而激动不已,却不能意识到生命历程的第二个十二年即将开始……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

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

②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③从小镇小学校后门走出来便踏上了公路。

这是一条国道,西起西安沿着灞河川道再进入秦岭,在秦岭山中盘旋蜿蜒一直通到湖北省内。

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

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支毛笔和一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有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

④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

后来的悲剧是从脚下发生的。

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

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

当他看到脚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

杜老师和一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干了眼泪。

抬脚触地时的痛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

老师和大同学临走时留给他的一句话是:“往前走不敢停。

慢点儿不要紧只是不敢停下。

我们在前头等你。

”⑤似乎不单是脚后跟上出了毛病,全身都变得困倦无力,双腿连往前挪一步的勇气都没有了,每一次抬脚举步都畏怯落地之后所产生的血肉之苦。

他看见杜老师在向他招手,他听见同学在前头呼叫他。

他流下眼泪来,觉得再也撵不上他们了。

他企望能撞见一位熟人吆赶的马车,瞬间又悲哀地想到,自己其实原来就不认识一位车把式。

⑥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

他终于狠下心从书包里摸出那块擦脸用的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

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只要能走进考场,他自信可以不需要翻动它们就能考中;如果万一名落孙山,这些课本无论语文或是算术就都变成毫无用处的废物了。

可那些纸张经不住砂石的蹭磨,很快被踩踏成碎片从鞋窝里泛岀来撒落到砂石国道上,像埋葬死人时沿路抛撒的纸钱。

直到课本被撕光,他几乎完全绝望了,脚跟的疼痛逐渐加剧到每一抬足都会心惊肉跳,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

⑦他站起随之又坐下来,等待有一挂回程的马车,即使陌生的车夫也要乞求。

他对念中学似乎也没有太明晰的目标,回家去割草拾柴也未必不好…伟大的转机就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