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诊断及诊断报告的撰写
需要什么信息
从现有资料中是否能得到
向谁做调查
到什么地方去做调查
调查什么
用什么方法调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的定量资料 ①面访调查:就是面对面的访谈,收集所 需 的信息和资料。这种调查具有灵活性大,应 答率高,有非言语行为佐证,能控制调查环 境,记录的完整性好等特点,但不足是入户 难,且耗费时间多,耗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三类:通过定性调查收集的资料
专题小组讨论——调查内容:
①与访谈内容基本相同; ②您认为改善现状需开展哪些工作,提供哪 些服务; ③您个人或家庭中常见的健康问题是什么; ④您认为社区疾病防治中最大的困难和负担 是什么。
第三类:通过定性调查收集的资料
专题小组讨论——记录:
①参加人数及人口学特征; ②座谈会的时间与地点; ③座谈对象参与讨论的态度; ④讨论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⑤必要时进行录音; ⑥记录讨论中非语言性行为(情绪变化)。
社区诊断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第一步。 根据社区诊断的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卫 生计划,治理社区卫生问题,所以社区诊断又 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前提。
社会人口学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 行为与环境诊断 教育与组织诊断 管理与政策诊断
1、社区特点
①社区类型:居民社 区、企业社区、城市 社区、农村社区 ②地形、地貌、地理 位置
第一类:现有资料
第二类: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的定量资料
第三类:通过定性调查收集的资料
第一类:现有资料
可能的来源 疾控中心 公安局 内 容 注意事项 标准的一致性 死因诊断依据 生命统计资料 出生、死亡资料
卫生局或医院
疾控中心 企事业单位、学校
疾病现患率资料
疾病监测资料 健康体检记录
疾病现患及危险因素结果
4、慢性病防治工作中需要依靠的主要组织、 机构是哪些,理由是什么。 5、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会遇到阻力的组织、 机构是哪些,理由是什么。 6、卫生防疫、防病机构、人员的现状分析。
1、现有社会大环 境卫生政策。
2、现有社区卫生 政策。
3、现有社区发展 政策。
4、特定疾病的预防和 控制政策 5、管理:经费,人力 ,物力,时间,硬环境 ;管理和协作如何。 6、卫生防病资源及可 利用的状况分析。
特定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认同意识
是借用临床诊断这个名词,通过一定 的方式和手段,收集必要的资料,通过科 学、客观的方法确定、并得到社区人群认 可的该社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其影响 因素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社区诊断又称社区需求评估,即通 过评估了解社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及 其影响因素,分析社区的政策、资源和 需求,为指导干预计划的制定及效果评 价提供基线资料。
社区诊断
诊断对象 诊断问题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单个居民 个体的症状和体征
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医学检查 进行临床推理 确定病名,找出病因,开处方 ,确定诊疗方案
社区群体 社区人群主要健康问题
综合资料,运用社会学、流行病 与卫生统计学等方法调查分析
诊断结果
发现社区卫生问题,找出原 因,制定社区干预计划
社区诊断与诊断 报告的撰写
主要内容
社区和社区诊断的概念
社区诊断的内容
社区诊断的实施步骤
社区诊断资料的收集、分析方法
社区诊断报告的撰写
社区: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集聚在某一地域所形成的生活上
相互联系的大集体。我国的社区:指一个街道、居委会;农村的 乡、镇作为一个社区 五要素 相对固定的人群 一定的地域范围 必需的生活服务设施 相应的生活制度、管理机构
对象
社区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 临床诊断 社区人群,生产 生活环境
目的
社区人群健康促进
群体
疾病的群体防治
病人个体
疾病的治疗
1 2 3 4
明确社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寻找造成这些公共卫生问题的可能原因 和影响因素。 确定本社区综合防治的健康优先问题与 干预重点人群及因素 为社区综合防治效果的评价提供基线数据
第一步:确定所需要的信息:社会人口学; 流行病学;环境与行为;教育与组织
第二步:信息的收集:利用现有资料(整理与分析); 定性方法收集资料(专题小组讨论、访谈、咨询) 定量方法收集资料(抽样调查、普查);摄影法。
第三步:分析所获的信息:简单的卫生统计分析; 流行病学分析;归纳综合分析。 第四步:社区诊断报告:社区优先卫生问题;社区重点 干预对象;社区重点干预因素;社区综合防治 策略与措施。
5、社区特殊健康问题:损伤与中毒情况; 居民或病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 疾病的社会、家庭负担状况。 6、卫生服务需求与群众满意度:居民对卫 生服务的需求;卫生服务的及时性、可达 性和群众的满意度。
1、社区居民关于慢性病的知识、态度、行为 现状。 2、常见与慢性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分布现况: 吸烟、饮酒、超重、不参加体育锻炼,不合理 膳食结构、高血压、高血脂、生活与工作的紧 张度,性格特征等。
3、自然环境:地理、地貌、自然植被、气 象、生态、生物、自然灾害等。 4、工作、生活环境:居住条件、卫生设施、 饮用水、生活用燃料、工作环境的污染等。
1、社区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及其功能分工。 2、各种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如何。 3、教育与文化环境:宗教信仰、传统社会风 俗习惯,受教育水平与行为观念。
第三类:通过定性调查收集的资料
访谈——记录内容:
①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职务; ②被调查者回答问题时的态度(积极热情、 一般、消极应付); ③被调查者在社区中的角色; ④被调查者在本社区已工作的年限; ⑤被调查者的主要意见和建议。
第三类:通过定性调查收集的资料
专题小组讨论——对象:
对象: ①本社区医疗、卫生工作人员; ②本社区的居民代表; ③本社区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 ④一般8~10人一组。
确定优先干预的原则:
普遍性:所确定的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在社区的人 群中普遍存在,而不极限于某一区域的人群 紧迫性:该卫生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的强烈关注,要求 必须在近期内解决,如儿童的预防接种 严重性:该卫生问题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影响很大 所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如某种传染病造成 的终身残疾
确定优先干预的原则:
第三类:通过定性调查收集的资料
访谈——调查内容:
①您认为社区中主要的疾病和健康问题是什么; ②您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您认为怎样才能减少这些问题; ④您认为这些问题中应首先解决哪几个问题; ⑤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社区中的关键人物和关键 部是哪些; ⑥您是否支持和参加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
可干预性:该卫生问题可通过某种活动得以改善和解决 例如通过宣传教育、定期为居民测血压,可 改变社区内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以达到 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争取较高的成本效益。
社区诊断报告撰写
社区诊断报告的价值
社区需求评估的重要产出
社区诊断结果的媒介和载体 社区健康促进规划设计的基础要素 有价值的科研论文 完善社区诊断工作的有效手段 历史档案和参考文献
③自然资源
④风俗习惯
2、人口学特征
人口数量:绝对数(户籍数); 相对数(居民+流动人口)
静态人口
人口构成:年龄、性别、职业、文化 程度、民族、就业人口、抚 养人口、医学敏感人口
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社会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动态人口
构成变化率:人口发展趋势(如老龄化)
3、 经济状况
定量调查方法:样本来源、调查对象纳入标准、调查问卷 设计和内容、预调查、调查员选择和培训等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质量控制策略
社区诊断结果
整篇诊断报告的核心和价值所在
如实、具体、准确地介绍各种数据分析 结果和信息 应用文字叙述和统计图表相结合的形式
诊断报告一般格式
题名
作者及单位 (摘要) (关键词) 前言/背景 资料与方法
社区诊断结果 社会学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
行为与环境诊断 教育学与组织诊断 管理与政策诊断 社区诊断小结
参考文献
报告题名
要求醒目、简洁和确切
常用“*********社区诊断报告”的形式 前半段为该社区的规范行政名称 用字不宜超过20个汉字 尽可能少用副标题
摘 要
对整篇诊断报告的浓缩提炼和准确概括
一般分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以第三人称编写 中文不超过400个字,英文不超过250个单词 为宜 不应作为报告的补充、注释和总结 不可加进诊断报告内容以外的解释和评论
关键词
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等单词或术语
适应于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 可直接从题名和报告正文中提取 3-8个左右为宜 “诊断报告”可作为关键词
定性资料应用时应注意评价内容:
重点看访谈对象的态度与合作程度,访 谈环境,主持人访谈技巧及记录质量,以此 来评价访谈资料的质量。
可发现的社区健康问题:
1
2 3 4
引起大量死亡的疾病或死亡顺位中的前几位
潜在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 本社区发病、死亡情况严重于全国水平的疾病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行为和非行为危险因素
第二类: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的定量资料 ④自我管理式调查:就是由调查员集中发放 问卷,解释调查目的,说明填表要求,集中 填写,统一回收。它结合了面访和通讯调查 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不足。但由于这种调 查要求被调查对象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所 以多用于知识分子人群的调查。
第三类:通过定性调查收集的资料
第二类: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的定量资料 ②通讯调查:就是邮寄调查问卷。这种调查 具有省费用,省时间和匿名效果好,且问卷 措辞标准化等优点,但不足是回收率不高, 且无法观察是自发回答还是理智回答。
第二类: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的定量资料 ③电话调查:这是目前发达国家比较流行的 方法,关键是简单、方便,问卷内容也要求 简单明确,其不足是容易单方终止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