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物理《眼睛和眼镜》PPT1

人教版物理《眼睛和眼镜》PPT1


(C)
5.如图所示,一直以来,小强总是用这样的姿势看书或电视,近几 天他发现自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小强的眼睛是 近视眼 (选填“远视 眼”或“近视眼”)。
6.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 太强 (选填“太 弱”或“太强”)。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 离应保持在 25 (选填“10”“15”或“25”)cm 左右。
D.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在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向右移动
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近视眼
特点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眼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成像
位置 视网膜前方(近视眼看远处的 视网膜后方(远视眼看近处的
物体)
物体)
矫正
方法
配戴凹透镜
配戴凸透镜
矫正 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C.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不能改变
D.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
2.如图所示是眼睛眼球的结构图,请补充缺少部分的名称: (1) 视网膜 ;(2) 晶状体;(3) 睫状体。
3.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凸透 镜,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缩小、 倒立 的实像。
知识点 2:近视眼及其矫正 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为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B.图为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图为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D.图为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16.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 cm)固定在光具座 40 cm 刻度的位置,探究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将蜡烛放在 10 cm 刻度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
知识点 3:远视眼及其矫正 7.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 该眼镜镜片的类型和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8.近来,小华的爷爷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 常时相比越来越远了,小华爷爷的眼睛是 远视 眼。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7.课堂活动是为了课堂教学目标而开 展的,如 果课堂 活动与 学生动 脑脱节,活动与 学生情 感、态 度、价 值观的 培养脱 节,没有 学生真 实的体 验与反 思,那 么这种 课堂活 动只能 说是一 种教学 资源的 浪费.

8.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 和自然 风光为 题材的 诗,是 唐代汉 族诗歌 的主要 题材之 一,是 唐诗当 中思想 性最深 刻,想 象力最 丰富, 艺术性 最强的 一部分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散”)
11.(杭州中考)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为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12.图中 a、b 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 图中他拿的眼镜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1)测得焦距小于 10 cm 的是图 乙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乙 。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 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图 丙 。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 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 0.05 mm, 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大于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 发散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3.远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 太 薄 ,折光能力太 弱 ,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像成在视网 膜 后 方,应配戴 凸透 镜矫正。
知识点 1:眼睛
1.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原理
凸透镜使光线会聚
记忆 近前远后,近凹远凸
口诀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第五章 透镜及其 应用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1.眼睛:人的眼球好比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 于一个 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 光屏 ,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 膜上形成 倒立 、 缩小 的实像。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
厚薄程度 达到能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目的。
2.近视眼及其矫正: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 太 厚 ,折光能力太 强 ,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像成在视网 膜的 前 面,应配戴 凹透 镜矫正。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9.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 B ,其矫正做法是 D 图。
易错点:辨别眼镜的类型易错 10.(绵阳中考)人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 太远、太近的物体都看不清楚。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 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 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是 凸 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对光具有 发散 (选填“会聚”或“发
(B )
13.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
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
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 B)
14.(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是矫正远视眼的光路示意图,请在虚线框内 画出相应的透镜。
Hale Waihona Puke 题图答图15.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 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 10 cm,再将 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