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二下语文千人糕 (教案)

部编版二下语文千人糕 (教案)

6.拓展阅读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光盘行动:
“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
1.珍惜粮食,适量订餐,避免剩餐,减少奢侈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提醒身边的同事和朋友,积极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节约粮食。
6.积极参加文明餐桌行动,营造节俭用餐的良好风气。
三、归纳总结(演示第21、22张幻灯片)
1.《千人糕》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其中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内容省略,表示还没列举完
(4)甘蔗汁和甜菜汁是怎样制作成的?
用新鲜的甘蔗榨成甘蔗汁,甜菜汁是用甜菜榨成的。
(5)甘蔗和甜菜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阳光、水、肥料……
(6)熬糖的时候需要哪些东西呢?
需要甘蔗汁、甜菜汁、工具、火……
(7)用自己的话说说米糕是怎样做成的?
2、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
不知道好奇
说明了孩子的想法很坚定。
期盼——失落。
米糕
让学生认读本课生字。
阅读课文,理清人物关系。
阅读课文,理解人物内心的变化。
感受孩子心情的转变。
体会孩子对千人糕的期盼。
认识千人糕。
阅读课文,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及使用的材料,让学生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锻炼写作能力。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鼹鼠先生赶紧骑着摩托车,中的“赶紧”说明了鼹鼠什么心情?
(1)“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这句话中,“一定”说明了什么?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
二、精读课文。
1.阅读第1、2自然段(演示第7-21张幻灯片)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千人糕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2.阅读第3-5自然段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1)米糕为什么要叫千人糕呢?
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3) 多音字导读de(好的)
的dì(目的)
dí(的确)
(4)前边说的千人糕指什么?最后一段的“千人糕”为什么带引号?
前边说的千人糕指普通的米糕。这里的“千人糕”指经过很多很多人制作出来的千人糕。是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成果。
农民伯伯们春天在田里种上种子,中间经过浇水、施肥、除草、间苗等劳作,到了秋天收获了稻子,经过脱粒制成大米。然后工人叔叔把大米磨成粉,把甘蔗、甜菜榨成汁再熬成糖,用米粉和糖制作成了我们吃的米糕,最后由其他工人叔叔经过包装、送货,销售,才到了我们的餐桌上。
5.阅读第10、11自然段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能力目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重点
1.识字、写字。
2.让学生懂得食物的来之不易,增强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的意识。
难点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学法
问题学习、探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
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1)千人糕是什么呢?
(2)孩子认为米糕是怎样做成的呢?
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4.阅读第8、9自然段。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在今后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四、课堂练习
读读记记
蛋(dàn)糕雪糕糕点面粉粉丝粉笔
甘蔗蔗糖蔗农劳动勤(qín)劳疲(pí)劳
五、作业布置:
1.说说孩子对千人糕前后的认识变化,并举例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食物、工具等的制作过程。
2.背写本课生字词。
1、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输出字的读音。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
第6课千人糕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6课千人糕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能、桌、味、买、具、甘、甜、菜、劳”9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千人糕”的真正含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①理解课文内容;
②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学会珍惜粮食。
读课题《千人糕》
故事导入吸引兴趣。
让学生明白要学的内容是什么。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演示第4张幻灯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千人糕”的真正含义。
2.理解一些符号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4.认读生字:(演示第5、6张幻灯片)
(2)千人糕真的特别大吗?真的比桌子还大吗?
不是。千人糕其实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一点也不大。
(3)这里的千人糕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的千人糕就是普通的米糕。
(4)孩子们从想吃千人糕、见到千人糕到品尝千人糕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5)“孩子急忙尝了尝”中的“急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孩子对千人糕的好奇与期盼,即便见到是普通的米糕,还是想一探究竟。
教法
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1.故事导入:千人糕的故事(演示第2张幻灯片)
追问:千人糕?一千人做的糕?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吗?为什么叫“千人糕”?有哪些人做了千人糕呢?
2.你们想知道什么是千人糕吗?你们想知道千人糕的制作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演示第3张幻灯片)
理解“千人糕”的含义。
认读多音字
发挥想象拓展思维。
拓展写作能力。
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的道理。
拓展阅读,增长知识。
归纳总结本课内容。
课堂小结
《千人糕》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告诉我们要爱惜粮食,勤俭节约,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果实。同时也告诉我们美好的生活是靠许许多多的劳动人民共同来创造的。
板书
千人糕
心情:期待——失落
吃千人糕——普通的米糕——“千人糕”
爱惜粮食,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教学反思
《千人糕》这篇短文通过对普通米糕的介绍,让孩子了解了米糕制作的复杂过程,从而教育孩子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时也让孩子明白我们今
天美好的生活是许多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1)能、桌、味、买、具、甘、甜、菜、劳
(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
(3)读音对对猜,让学生认读字音。
磨(mómò)成粉
甘蔗(zhezhè)
甜菜(càitài)
销(xiāoxāo)售
劳(lánláo)动
的(dedí)确
应(yīngyīn)该
(二)交流汇报:
生自由说说这篇课文中孩子们对千人糕的认识有哪些转变。(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5)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我们的食物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6)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例说一说。
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由农民伯伯种桑养蚕得到蚕茧,然后由工人阿姨纺成丝线织成布,再由裁剪师傅做成我们喜欢的衣服,经过工人叔叔整理、包装、销售,最后穿到了我们的身上。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1)米糕是怎样到我们的餐桌上的?
制作——包装——送货——销售
(2)制作米糕需要哪些材料?
稻子、甘蔗汁、甜菜汁
(3)农民种稻子需要哪些东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