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指南解读
必须提供的内容
➢肿瘤厚度,是否溃疡
尽量提供的内容
➢有丝分裂率 ➢有无脉管浸润,有无卫星灶, ➢Clark分级,切缘净? ➢免疫组化,基因突变情况
旧版-黑色素瘤的病理类型
类型
表浅扩散型
频率
60%-70%
特征
早期扁平; 有凹痕notching, 扇形, 有退化区areas of regression
肢端和粘膜是中国黑色素瘤的主要亚型
1. K Ishihara, et al. Int J Clin Oncol. 2008 Feb;13(1):33-41. 3. Luk et al., Clinical Dermatology. 29:600 (2004) 5. McLaughlin et al. Cancer. 2005 Mar 1;103(5):1000-7.
Data from Lotze MT, et al. Cutaneous melanoma. In: DeVita VT Jr, et al, eds. Cancer: Principles & Practice of Oncology. 6th ed.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Raven; 2001.
皮肤和粘膜黑色素瘤为中国黑色素瘤的主要亚型 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原发灶厚度较厚,多数合并溃疡 分期、厚度为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皮肤黑色素 瘤预后好于粘膜黑色素瘤 KIT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为皮肤黑色素瘤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KIT基因突变为粘膜黑色素瘤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病理部分
病理报告内容
发布--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第1版
2011年: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昆明
2011CSCO发布--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修改版
指南编写组成员
组长:郭军 副组长:秦叔逵 梁军 林桐榆 执笔人:斯璐 编写组委员:
刘基巍 牛晓晖 梁后杰 潘宏铭 顾康生 张沂平 范云 迟志宏 郭伟 陶敏 南克俊 朱惠燕 李峻岭 陆爱萍 杜 楠 张晓实 卢漫 任秀宝 王宝成 李方 指南编写顾问:John M. Kirkwood, M.D.
•多因素分析显示KIT和BRAF分别为独立预后因子,危险系数1.989(95%CI:
1.263,3.131,P=0.003)和1.536(95%CI:1.110,2.124,P=0.01)
•KIT是粘膜黑色素瘤的独立预后因子,危险系数2.696(95%CI:1.204,
6.038)P值=0.016
流行病学小结
2. JW Chang et al. Melanoma Res 2004;14:537–41. 4. Chi Z, et al. BMC Cancer. 2011;11:85.
中国522例黑色素瘤临床和预后分析
Zhihong Chi, et al. BMC Cancer, 2011,11:85
溃疡和厚度
5-y 生存率: 94.1% 分期 与预后
P<0.001
4.6%
44.0% 38.4%
5-y 生存率: 92% 厚度与预后
P=0.03
46% 43%
5-y 生存率 皮肤 vs 粘膜
53.9% 26.8%
P=0.036
黑色素瘤基因变异与预后的关系
黑色素瘤基因变异与预后的关系
KIT突变和BRAF突变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野生型(图释)
结节型
15%-30%
比表浅扩散型更黑更厚, 速发; 通常是蓝黑或蓝紫色 (5%无色amelanotic)
恶性痣样黑色素瘤
5~10%
慢慢增大; 通常大片, 扁平, 褐色或棕色
肢端雀斑型(ALM)
白人不常见5% 亚洲人(50%), 黑人 (60-70%)
结缔组织增生型
1.7%
位于脚掌、手掌、甲床下; 通常大片, 褐色或棕色; 边缘不规则; 甲下黑色素瘤更常见于老年人, 皮肤较黑的人 罕见, 局部浸润, 主要见于老年
溃疡情况 有 无 不明
厚度 ≤1mm 1-4mm >4mm
例数 234 123 165
例数 27 80 73
所占比例 % 44.8 23.6 31.6
所占比例 % 15.0 44.4 40.6
Zhihong Chi, et al. BMC Cancer, 2011,11:85
预后分析-分期,皮肤来源,厚度
中国黑色素瘤流行病学特点
黑色素瘤发病率及死亡率
2008年 全球
男 女
发达地区(10万)
发病率
死亡率
9.5
1.8
8.6
1.1
欠发达地区(10万)
发病率
死亡率
0.7
0.3
0.6
0.3
性别/发病率 男 女
美国 12.6 9.5
香港 0.8 0.6
北京 0.8 0.5
上海 0.5 0.4
Ahmedin J,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CA CANCER J CLIN. 2011;61:69–90 Ahmedin J,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10. CA CANCER J CLIN 2010;60:277–300
根据不同遗传学特点---新的病理亚型分类
病理亚型 肢端
KIT变异 BRAF突变 NRAS突变
36%
20%
10%
粘膜
39%
10%
5%
CSD
28%
10%
10%
Non-CSD
0%
60%
20%
CSD:chronic sun-damaged,慢性阳光损伤型;Non-CS Oncol. 2006 Sep 10;24(26):4340-4346.
中国黑色素瘤基因突变特点
CSD:chronic sun-damaged,慢性阳光损伤型;Non-CSD:非慢性阳光损伤型
Curtin JA et al .J Clin Oncol. 2006 Sep 10;24(26):4340-4346.
中国黑色素瘤基因突变特点
病理部分小结
如何治疗黑色素瘤
---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解读
郭军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
2007年: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杭州成立
2007年:CSCO黑色素瘤患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哈尔滨
2008年:CSCO黑色素瘤论坛--上海
发布--黑色素瘤专家诊治共识
2009年: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