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自2013年1月至11月,我科应用“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护理住院患者107例,其中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107例,患者平均住院日天。
辩证分型统计如下: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107例:骨断筋伤血瘀气滞27例,骨断筋伤血瘀气滞肝肾亏虚80例。
应用的主要辩证施护方法:咳痰/深呼吸训练、体位护理、拍背、口腔护理、情志护理、腹部按摩、皮肤护理、辩证饮食指导、活动指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中药外敷、中药熏洗、中药涂擦、灸法。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 主要辩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中药外敷、中药涂擦、中药熏药、灸法。
分析其原因:1.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2.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外敷、中药涂擦、中药熏药、灸法。
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外敷、中药涂擦、中药熏药、灸法。
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骨折患者的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
2.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满意:100人(93%;
一般:7人(7% ;不满意:0人。
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
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
信任。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实用性强:75
人(70%);实用性较强:25 人(23%);实用性一般:7 人(7%);不适用:0 人。
分析其原因:1. 《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
2. 《方案》中对各疾病常见症状适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如: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得应用更加规范、科学。
3. 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 中医饮食调护未落实到位
临床中,大部分医院的食堂未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辩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
2. 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
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的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进行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
建议通过专家论证,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
三、护理效果评价与分析
(一)护理效果评价
1. 评价方法
对胸腰椎骨折的主要症状疼痛、便秘,次要症状咳嗽/ 咳痰应用
主要辩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
将症状的护理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好、较好、一般、差
(二)护理效果分析
采用以上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主要关键点为: 以症状改善及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落实为主要评价指标。
本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如下:
通过开展辩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
80%以上的患者认为中医护理配合治疗对改善胸腰椎骨折的主要不适
症状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案例1罗某某,女,55岁。
主因“外伤致腰部疼痛,活动受限
2小时”收入院。
患者入院后主诉腰部疼痛,便秘。
T:C, P:86次/分,BP 123/68mmHg疼痛评分:2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90分。
入院诊断:①中医诊断: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断筋伤,血瘀气滞)②西医诊断: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
根据“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方案”,针对患者腰部疼痛,便秘,给予疼痛评估,了解疼痛程度、性质及持续时间,教会床上正确卧位、使用便盆,协助患者翻身,遵医嘱实施腰部中药外敷,嘱患者多食用粗纤维食物,每日顺时钟按摩腹部。
3 天后患者主诉腰部疼痛现象较前缓解,床上排便顺畅。
案例2:杨某某,男,38岁,主因“外伤致胸部疼痛,活动受限
1天”入院。
入院后患者主诉胸部疼痛,便秘。
T: 37C, P:98次/
分,疼痛评分:2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90分。
入院诊断:①中医诊断:胸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断筋伤,血瘀气滞):②西医诊断:胸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断筋伤,血瘀气滞)。
根据“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方案”,针对患者胸部疼痛,便秘,给予护理评估,教会床上正确卧位、使用便盆,协助患者翻身,遵医嘱实施胸中药熏药,嘱患者多食用粗纤维食物,每日顺时钟按摩腹部。
3天后患者主诉腰部疼痛现象较前缓解,床上排便顺畅。
案例3:刘某某,男,80 岁。
主因“外伤致腰部疼痛,活动受限3 小时”入院。
入院后患者主诉腰部疼痛,咳嗽,咳痰。
T:37C, P:98次/分,疼痛评分:2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90分。
入院诊断:①中医诊断:腰1 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断筋伤,血瘀气滞,肝肾亏虚);②西医诊断: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
根据“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方案”,针对患者腰部疼痛,咳嗽,咳痰,给予护理评估,教会患者正确咳嗽,咳痰,在护士指导下,每日进行1-2 次深呼吸/ 腹式呼吸训练,同时遵医嘱实施腰部中药涂擦及腰部灸法,
1 周后,患者主诉腰部疼痛现象明显缓解,咳嗽,咳痰现象减轻。
四、中医护理的作用分析
一)护理难点分析
由于执行方案的10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通过卧硬板床休息或手术治疗后,效果均较理想。
(二)护理作用分析
从护理效果分析可以看出,根据医生的辩证施治,责任护士进行临症施
护、健康教育等方法,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作用。
1. 情志护理
多属突发性损伤,伤及筋骨,以致气滞血瘀,导致不同程度的肿痛和功能障碍。
患者表现出焦虑、急躁及对疾病预后惊恐的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
2. 体位护理
仍存在潜在继续损伤的危险,做好体位护理非常重要。
指导患者
翻身时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旋转扭曲,以免加重损伤。
3. 并发症的护理
(1)腹胀便秘
按摩腹部
(2)尿闭
由于部分患者不习惯卧位排尿,可采取穴位按摩,导尿等。
4.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并发症
对卧床病人应注意呼吸道通畅等护理,抗生素应用。
5. 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应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鼓励多饮水和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6. 防血栓形成
每日进行双下肢屈伸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必要时应用抗凝药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