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指稳定性骨折,脊椎附件无骨折,无神经损伤症状者。

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25例此类患者均采用垫枕及功能锻炼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胸腰椎功能基本恢复,效果理想。

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5例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

年龄18〜65岁。

其中坠跌伤14例,车祸5例, 日常活动意外致伤6例。

损伤椎体:T 11〜L 2 22例,占88%,其它椎体损伤3 例,占12%。

均采用垫枕加功能锻炼治疗,有效率100%;功能恢复快,未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50天。

2护理2.1心理护理早期是在兼顾心理护理的同时,着重躯体康复的护理。

因患者的心理障碍是由于躯体创伤引起,躯体康复有利于心理康复。

护士应及时全面了解病人伤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骨折愈合过程与功能锻炼的目的向患者讲解活楚,消除紧张,增强康复信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争取密切配合。

2.2疼痈是骨折的普遍征象,不但使患者躯体痈苦,还可增加消极情绪,影响睡眠和休息,不利于康复。

护士可采用心理支持疗法缓解疼痈,一是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痈知觉;二是事先进行关于疼痈知识的教育,改变疼痈反应。

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增加对疼痈的耐受性。

2.3卧位和伤椎下垫枕患者住院后应平卧硬板床,去枕,以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1〕。

同时根据骨折压缩的程度,在受伤椎体下垫适当软枕,垫枕时可先低,后逐渐加高,此法利用躯十重力和杠杆原理使脊柱保持稳定的背伸,循序渐进地复位,使压缩的椎体扩张,骨折的畸形得以矫正〔2〕患者必须坚持垫枕,疗程不少于6周。

2.4减少腹胀,保持大小便通畅骨折后常因腹膜后血肿刺激内脏神经,引起反射性肠麻痹,导致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引起腹胀或疼痈。

因而患者应进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且多饮水。

腹胀时给予环形按摩、肛管排气或活洁灌肠。

对因腹胀造成排尿困难者可局部热敷、听流水声、针灸或用导尿等方法。

2.5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骨折后患者需长期平卧硬板床,生活不能自理。

护士应帮助指导患者定时进行轴线翻身,即肩部和髓部同时翻身,避免肢体扭曲,造成脊柱扭转。

翻身时嘱患者挺直腰背部,绷紧背肌,形成天然内固定夹板,一股每2〜3h1次。

保持皮肤活洁,做好皮肤护理,背部及局部受压处定时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生。

2.6功能锻炼2.6.1意义骨折后通过功能锻炼,可发挥脊椎前纵韧带和椎间盘纤维环张力及腰背肌所起的肌肉夹板作用,避免软组织粘连及组织纤维化。

坚持锻炼可使慢性腰背痈等骨折后遗症明显减少,同时也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3〕。

因而在疼痈减轻后,应早期行腰背肌锻炼。

2.6.2原则尽早开始,先易后难,先小幅度后大幅度,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以患者的主动活动为主,切忌粗暴的被动活动。

2.6.3方法(1)复位期:垫枕1〜2周,鼓励患者练习主动挺腹,1日3次,每次5〜10min。

(2) 5点支撑法仰卧,用头部、双肘、双足跟5点支撑起全身,使背部腾空后伸,伤后1周左右进行。

(3)3点支撑法:仰卧,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双足支撑,拱腰臀及背腾空离床,有利于腰背肌锻炼,伤后2〜3周进行此项练习。

(4)4点支撑法:仰卧,用双手,双足4点支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拱桥状,伤后3〜4周进行。

(5)飞燕点水法:俯卧,颈后伸稍用力后抬起胸部离开床面,两上肢向后背伸,两膝伸直,抬双腿以腹部为支撑点,形似飞燕点水,5〜6周后练习。

3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持之以恒,但应避免劳累,防止外伤;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详细讲解下地活动时间的重要性。

一般患者在治疗6〜7周后,视恢复情况下地站立、迈步,时间不宜过长,3个月后开始练习弯腰前屈,坚持卧硬板床,持续垫枕,定期来院复查。

(1)病因病理和临床特征:腰椎压缩性骨折,古称腰骨损断”是指以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

临床多以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最为多见,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的缘故,发生率更高。

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间接暴力:最常见。

多见从高处跌落,臀部或双足着地后,力向上传导致腰部;或者是重物从高处掉下冲击头、肩、背部,力向下传导到腰部导致骨折;有些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严重,某些轻微损伤,如乘车颠簸、平地坐倒等,也会造成椎体的骨折。

②肌肉拉力:当腰散部的肌肉突然强烈收缩时,可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常见的会造成椎体的附件,如横突、棘突等的骨折;严重的如破伤风或其他神经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肌肉强烈收缩,可导致胸腰椎体的压缩性骨折。

③直接暴力:平时少见。

可见于交通事故、火器伤,或是腰部被直接打击等,这类损伤往往造成脊髓损伤而有不同程度的瘫痪等严重后果。

(2)诊断依据:多有明确的外伤史;胸腰局部肿痈,外观可有后突畸形,局部有压痈及叩击痈,腰部活动不利;伴有骨髓损伤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X线摄片可明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CT和MRI检查可明确脊髓受压的程度。

椎体骨折的临床分类的标准有很多,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①稳定性骨折:凡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前方压缩不超过椎体厚度的1/2,不合并附件骨折或韧带撕裂);或单纯附件(横突、棘突或单侧椎板、椎弓根 ) 骨折均届稳定性骨折。

这类骨折对脊柱稳定性影响不大,一般无韧带损伤,无明显移位倾向,在治疗上也较为简单,多用保守治疗,预后较好。

②不稳定性骨折:凡椎体压缩超过椎体厚度的1/2,粉碎性,或骨折伴有脱位、附件骨折或韧带撕裂的均届不稳定性骨折。

这类骨折多系强烈暴力造成,脊柱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多合并韧带撕裂及脊髓或脊神经根损伤,在治疗上较困难,大多需要手术,预后也较差。

(3)辨证施治:首先明确骨折是否届稳定,是否有脊髓、马尾和脊神经根损伤,损伤程度怎样,然后再制定治疗方案。

基本按照骨折的处理原则进行,即复位、固定、炼功活动和药物治疗。

①稳定性骨折:一般需卧硬板床6〜8周。

压缩性骨折者可采用垫枕疗法,枕头的适宜高度为8〜10cm左右。

这类骨折配合练功疗法效果较好,因为正确、适当的练功不但能使压缩的椎体复原,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而且由于早期活动可增加腰背肌的力量,不致产生或加重骨质疏松现象,亦可避免或减轻后遗的慢性腰痈。

具体做法: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在木板床上,用头部、双肘及足跟五点支撑起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

早期可采用此法。

三点支撑法: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双足支撑用力,使全身腾空后伸。

中后期可采用此法。

飞燕点水法:也称』点法”患者俯卧上肢后伸,小腿与踝部垫一枕头,使头部和肩部尽量后仰,同时下肢尽量绷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俗称两头翘”。

此法要求较高,多在前两种方法锻炼一段时间后再采用。

②不稳定性骨折:如果临床没有脊髓神经损伤的症状,也可以考虑保守治疗方法,但练功活动的时间应稍延后,且卧床时间应稍长。

对于有脊髓神经损伤征象的,大多应考虑手术治疗。

③脊髓完全性损伤:尽早手术(最好争取在8小时以内),行切开复位、彻底减压、内固定术;并且最好在伤后1小时内就开始用足够量的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并维持1〜3天,以使脊髓损伤减小到最小程度。

④脊髓不完全性损伤:除药物治疗、制动等外,应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若有加重或无明显好转者,或CT、MRI检查椎管内有较大骨片突入,脊髓和神经根受压明显者也应尽早手术;若逐步好转的,则可继续保守治疗。

合并脊神经根损伤者,可参照脊髓不完全损伤的处理。

中药治疗分早、中、后三期:早期:多见局部肿胀、疼痈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苔薄白,脉弦紧。

证届气滞血瘀。

治宜行气活血,消瘀止痈。

方选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可外敷消肿膏或消瘀膏;如果兼有少腹胀痈,小便不利者,当届瘀血阻滞,膀胱气化失调。

治宜活血法瘀,行气利水。

可选膈下逐瘀汤合五苓散;如果局部持续胀痈,腹满胀痈,大便秘结,苔黄厚腻,脉强有力。

当届血瘀气滞,腑气不通。

治宜攻下逐瘀,方用桃核承气汤合大成汤加减。

中期:肿痈虽消而未尽,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证届瘀血未尽,筋骨未复。

治宜活血和营,接骨续筋。

可用复元通气散或续骨活血汤。

后期:可见腰酸腿软,四肢无力,活动后局部隐隐作痈,苔白舌淡,脉虚细。

证届肝肾不足,气血两虚。

治宜补益肝肾,调养气血。

方用地黄饮子。

对这类病人的急救处理非常重要,尤其是搬运,应采用平卧搬运法,大家动作一致地平托头、背、腰、臀、腿部,或者用滚动的方法,将伤者移至有厚垫的木板担架或硬板床上;诊断时尽可能做局部的CT或MRI检查,以便了解损伤的情况和程度,有利于决定治疗方案。

治疗时,在未完全了解病情前,切不可盲目进行正骨复位,以免加重损伤;另外,对于截瘫的病人,护理尤应注意防止褥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便秘等的发生,而且早期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也非常重要。

(这是我从白度其他问题上摘抄下来的,题目是老人T8腰椎压缩性骨折应如何疗养,可以参照一下,看可有共同之处,但我认为最好去医院看一下,更科学一些,保险一些)【论文关键词】压缩性骨折;影像学;胸腰椎【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与脊柱曲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非病理性因素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损伤特点和影像学特点,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一定参考。

分析患者的骨折椎体节段、致伤原因、治疗方式及疗效。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鉴别诊断,压缩程度与脊柱曲度改变有我明显相关性,椎体压缩程度超过1/3骨折应采取积极治疗。

脊柱在全身骨骼中占主要地位,是很多内脏的附着点和保护器,脊柱骨折和脱位可以造成脊髓损伤,严重者可引起终身瘫痪或者死亡。

其结构较具有承重、运动和保护脊髓的功能。

胸腰椎是从活动度较小的胸椎到活动度较大的腰椎,极易发生损伤,胸椎有骨性胸廓的支撑,除直接暴力打击外,损伤的机会较小。

胸腰椎是胸椎和腰椎的移行区,这一区域恰好位于活动度小、稳定性较强的胸椎与活动度较大、稳定性相对较差的腰椎之间,所产生的应力集中使得胸腰椎更易发生损伤,因此胸腰椎是脊柱骨折的最常见部位,影像已广泛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诊断,这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椎体、附件骨折形态、骨块大小,还可以确定椎管的形态、椎管狭窄的程度和神经根狭窄的程度等,结合椎管矢状径占有率大小及骨块移位部位,可提示我们对骨块压迫神经程度的估计,在描述的同时,提出其临床价值,有利于骨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12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来源于我院脊柱骨科中医正骨科门诊。

1.2纳入标准符合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纳入标准的患者,即有明显的外伤史、腰部疼痛、活动受限,X线显示为椎体压缩性骨折者。

1.3排除标准排除肿瘤、转移瘤、结核等病理性因素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