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含答案(1)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含答案(1)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含答案(1)一、钠及其化合物1.在如图中表示的是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

(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C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3)反应②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Al H2O 2H2O+2Na2O2=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 1:1 CO2+2OH-=CO32-+H2O 、2AlO2-+CO2+3H2O=2Al(OH)3↓+ CO32-【解析】【分析】题干信息: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推断为C (碳)单质,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可以推断C为H2O,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判断为Na2O2,E、F 为O2和H2,二者反应生成水,A是常见金属,与另一种固体在水中反应生成O2和H2,则该金属A为Al单质;固体D为Na2O2,能与水和CO2反应,则G为CO2;说明K为Na2CO3,F为O2,则E为H2;题给信息黑色单质B(C单质)与F(O2)反应得到G(CO2);C和O2反应可生成CO2和CO,则H为CO;A、C、D反应产生E、F、溶液甲,由于A是Al,C 是H2O,D是Na2O2,E为H2,F是O2,甲是NaAlO2;G是CO2,其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碳酸钠溶于水中得到的溶液乙为碳酸钠溶液。

溶液甲为NaOH和NaAlO2的混合液,将CO2通入甲溶液,反应产生Al(OH)3沉淀和Na2CO3溶液,则沉淀L是Al(OH)3,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Al,B是C,C是H2O,D是Na2O2,E是H2,F是O2,G是CO2,H是CO,K是Na2CO3,甲是NaAlO2,乙是NaHCO3,L是Al(OH)3。

(1)依据推断可知,A是Al,C是H2O;(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和A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3) B是C,F是O2,若二者按物质的量之比为4:3发生反应,根据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可得反应的方程式为:4C+3O22CO+2CO2,则反应产生的CO2、CO的物质的量的比n(CO2):n(CO)=2:2=1:1;(4)反应④是向氢氧化钠和偏铝酸钠混合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32-+H2O 、2AlO2-+CO2+3H2O=2Al(OH)3↓+ CO32-。

【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包括物质转化关系的综合应用,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物质转化关系的定量计算和产物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转化关系的特征反应是解题的关键,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的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是进行该题推断的基础。

2.下图为一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未列全。

已知A、H、I、K均为家庭厨房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食品调味剂,H是消毒剂的有效成分,I、K 可用作食品发泡剂。

B是一种有机酸盐,E、F、G均为氧化物,L是红褐色沉淀。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的组成元素为_____。

(2)鉴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I、K稀溶液的实验方法为_____。

(3)G→J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M是含氧酸盐,反应①中H、L、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4,则M的化学式为_____。

【答案】Fe、C、O 取I、K的稀溶液,分别滴加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者为I2FeO+H2O2+6H+=2Fe3++4H2O Na2FeO4【解析】【分析】A是食品调味剂,H是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则A为NaCl,H为NaClO,G为氧化物,加H2SO4、H2O2生成J,J加D得L,L为红褐色沉淀,则L为Fe(OH)3,D为NaOH,以此逆推可知J为Fe2(SO4)3,G为FeO,则B中含有Fe元素,C为Cl2,B为有机酸盐,则一定含有C、O两元素,E、F为氧化物,结合框图,则F为CO,E为CO2,I为Na2CO3(纯碱),K为NaHCO3(小苏打)。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B加热分解可生成CO、CO2、FeO,则应含有Fe、C、O三种元素,故答案为:Fe、C、O;(2)I 为Na 2CO 3(纯碱),K 为NaHCO 3(小苏打),Na 2CO 3与氯化钙反应生成CaCO 3为白色沉淀,可加入CaCl 2溶液鉴别,出现白色沉淀者为Na 2CO 3,故答案为:取I 、K 的稀溶液,分别滴加C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者为I ;(3)G →J 的反应为FeO 生成Fe 2(SO 4)3的过程,H 2O 2具有氧化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 +H 2O 2+6H +=2Fe 3++4H 2O ,故答案为:2FeO +H 2O 2+6H +=2Fe 3++4H 2O ;(4)H 、L 、D 分别为:NaClO 、Fe (OH )3、NaOH ,根据物质的量之比为3:2:4,结合生成一种含氧酸盐M ,可确定M 的化学式为Na 2FeO 4,方程式为3NaClO +2Fe (OH )3+4NaOH =2Na 2FeO 4+3NaCl +5H 2O ,故答案为:Na 2FeO 4。

【点睛】无机推断题注意题的突破口,如A 是食品调味剂,是氯化钠,H 是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I 、K 可用作食品发泡剂,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L 是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

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关键。

3.两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A 与B ,与常见的三种金属元素C 、D 、E ,A 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B 与C 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化合物X ,D 的单质既能与盐酸,也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2H ,E 的单质在B 的单质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一种黑色固体Y 。

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X 的名称______。

()2将D 的单质用砂纸打磨,然后灼烧,液态的D 并不滴落的原因______。

()3写出E 的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a g C 的单质投入足量4CuSO 溶液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有______。

A .钠沉在溶液底部B .熔化成银色光亮的小球C .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声音D .生成红色固体物质()5第()4中可能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______g 固体。

()6A 在少量2B 中燃烧,所得混合气体在标况下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2g /mol ,则A 与2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答案】过氧化钠 Al 熔点低,氧化铝熔点高,所以熔化的铝被氧化铝兜着,并不滴落 ()23Fe 4H O g +342Fe O 4H + BC22222Na Cu 2H O Cu(OH)2Na H ++++=↓++↑49a 238:5 【解析】【分析】 A 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应为金刚石,则A 为C 元素,B 与C 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化合物X ,X 为22Na O ,D 的单质既能与盐酸,也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2H ,D 为Al ,E 的单质在B 的单质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一种黑色固体Y ,可知E 为Fe ,B 为O ,Y 为34Fe O ,则可知C 为Na ,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X 为过氧化钠;()2Al 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所以熔化的铝被氧化铝兜着,并不滴落;()3E 为Fe ,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方程式为()23Fe 4H O g +342Fe O 4H +; ()4C 为Na ,可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和氢气,反应放出热量,钠熔化,且浮在水面上,故答案为:BC ;()5反应的相关离子方程式为22222Na Cu 2H O Cu(OH)2Na H ++++=↓++↑,依据反应的定量关系,ag 钠物质的量ag a mol 23g /mol 23==,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2Cu(OH),依据反应定量关系得到,22Na Cu(OH)~,固体质量a 49a mol 98g /mol g 23223=⨯=⨯; ()6碳在少量氧气中燃烧,可生成CO 和2CO ,所得混合气体在标况下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2g /mol ,可设生成COxmol ,2CO ymol ,则28x 44y 32x y +=+,x :y 3=:1,则n(C):()()2O 31=+:3182⎛⎫+=⎪⎝⎭:5。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涉及铝、铁、钠等金属的性质,注意从物质的特性以及反应的特征现象为突破口进行推断,如:D 的单质既能与盐酸,也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2H ,体现Al 的两性,而E 的单质在B 的单质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一种黑色固体Y ,这是Fe 在氧气中燃烧的特征实验现象。

4.下列各物质中只有A 、B 、C 三种单质,A 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主要以G 形式存在于海水中,F 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H 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I 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是:_____,C是:_____,L是:______,I是:____(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Na Cl2HCl CO22Na+2H2O=2NaOH+H2↑2Na2O2+2H2O=4NaOH+O2↑2NaHCO3Na2CO3+CO2↑+H2O【解析】【分析】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单质是钠,钠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常见的无色液体是水,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是二氧化碳。

因此,A是钠,B是氧气,C是氯气,D是氢氧化钠,E是氧化钠,F是过氧化钠,G是氯化钠,H是水,I是二氧化碳,J是碳酸氢钠,K是碳酸钠,L是盐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