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体育教学模式论文

“新型”体育教学模式论文

“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浅谈
“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先学后教,以教导学”基础上产生的。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站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

二者既并列,又相互促进。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达到实践创新的最高境界。

其主要过程如下:
一、导趣
孔子说:“不愤不发”也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

既先让受教育着学习时产生困难,激发求知的动机、需求和欲望,然后才去启发他。

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最佳的。

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设置这样的情境,去启发诱导学生在困难中奋起,在奋起中获得新知,从而产生学习的最佳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情商”因素,激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各种条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充分利用音乐、舞蹈、现有器材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创设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和氛围,诱发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当成乐事、趣事,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技能时,用录音机播放青蛙回家的优美歌曲。

在音乐的氛围中启发学生说:“青蛙是怎样捉害虫的,同学们要向青蛙跳的那样高好不好?”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并不由自主地练习,这样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被激发起来,形成了主动学习、主动练习的积极性。

二、导疑
怀疑是学问的开始。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生疑”。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就说明怀疑处处是学问,这就要求我们改革教学,要由重“教”向重“学”转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引导学生“生疑”,进而激发学生探究。

从而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出问题,发现难点,这样既显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又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们学习吨例如我们学习蹲踞式跳远之前,问学生直线助跑起跳前最后一步是大步还是小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使同学们带着问题练习,通过认真练习,共同讨论最后解决疑问,使学生充分享受通过实践破疑后的成就感。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导思
思考是学习的深入。

如果学生只学不思,就会迷惑而没有收获。

所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学”而“思”,学而“多思”,学而“善思”,达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如我们在学习跨越式跳高时,提出:”跨越式跳高采用什么方向的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成什么角度时对起跳最有利?”在引导学生从助跑的方向和助跑的方向与横杆的夹角等实际问题进行点拨思考,通过实践得出跨越式跳高采用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在30-60度之间起跳效果最佳。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促使学生掌握了难点、要点。

四、“导创”
创新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体育教学工作中不是老师一个动作一个环节的示范,学生也不仅仅是机械的模仿照搬,而是在理解探究的基础上,有所运用,有所创新。

这样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认识到任何学者、专家都不能穷尽真理之长河,所以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充分发扬民主,独立思考为拓展创新创造条件。

如在学习跨越式跳高时有学生提出,除了跨越式外还有其他跳法吗?我对学生这一问题的提出充分肯定,并且大力表扬说:“这个问题提的好,请大家在练习中多体会、多思考、多讨论。

”引导学生做各种过杆动作。

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总之,在“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体育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了满堂灌僵化式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

从而也彻底把“要我学,要我练”变成了“我要学,我要练”。

使学生感到上体育课是在玩中练,练中学,学中思,思中创从中体验到体育课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