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殖民统治 分析

殖民统治 分析

歷史話題:殖民统治的優劣評價(素材資料)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經濟上: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在经济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首当其冲。

在此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为了改变对华贸易的入超状态,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

社会上银贵钱贱,劳动人民的负担越来越重。

鸦片战争后,越来越多的洋货涌入中国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南京条约》使得中国被迫五口通商,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陆续侵入。

但是,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程度还比较浅。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接踵而至的列强们、屈辱至极的不平等条约、无休无止的野蛮掠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无数的赔款让中国的国库亏空,政府财政危机越发严重,举步维艰。

在这期间,自然经济的基础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一方面造成“织”与“耕”的分离,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市场、劳动力等客观条件。

外国资本的入侵,带来的是全新的生产方式,这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社会各阶层都在探索:洋务运动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有一些官商合办或官督商办的企业已初具资本主义的规模;百日维新中,资产阶级改良派也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设想;辛亥革命后,在政府的鼓励倡导下,在西方资本主义利润的刺激下,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春天。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掠夺和本国官僚资本的压榨,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攫取大量资源,包括一些开矿权利,这些都阻碍着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上: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署,是西方殖民侵略的胜利,是中国悲惨历史的开端。

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条约中看到: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舰艇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我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约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司法主权;协定关税,则破坏了关税主权……最根本的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地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变为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和性质也因此改变。

任务由原来的反封建变为反侵略反封建,革命性质也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随着一场场侵略战争和随之而来的不平等条约纷至沓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逐渐加深。

到《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本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侵略势力勾结,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越是这样的压迫,越有着不屈的抗争。

在鸦片战争中,就有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争行动;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风生水起;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抛头颅洒热血;辛亥革命的枪声终于终结了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历史上的里程碑。

可以说,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既给中国带来了屈辱的历史,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无论是资产阶级立宪派还是革命派,中国的有识之士们都在探索一条从政治上改变的道路,这比仅靠经济救国要强了许多。

文化上: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给中国带来的文化上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民风民俗的开化;二是民族意识的觉醒。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而清朝又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时期,政府对思想的管制非常严格,就如我们知道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儒家的纲常名教也在进一步钳制人民的思想。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殖民掠夺而来的西方进步思想,给中国带来极大的冲击。

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文化的书籍,逐步输入。

传播西学的各种新式学堂陆续开办,并开始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60年代后期北京、上海等地开办的同文馆和广方言馆,先后培养了300人左右翻译和办洋务的人才。

于是,中国的教育制度逐步实现近代化。

西学的传播带来了人民对民主、平等、自由、科学的渴望。

不缠足运动,解放了妇女的苦痛;报刊杂志给人带来了新的舆论方式;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白话文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饱受侵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被激起,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麻木愚昧的思想已不能应对残酷的事实,唯有觉醒、进步方能力挽狂澜。

每一次屈辱的战败后,一次次的政治变革、经济活动,都掀起了思想的解放热潮。

一波波思潮涌起,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更是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打下思想基础。

救亡图存的口号、民主科学的要求、保卫祖国的决心鼓励着当时的青年们和社会各阶级的人们奋起反抗,让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完全占有中国的野心彻底破灭。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殖民侵略带来的还有消极的文化意义。

某些外国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

如传教士主持的广学会发行的刊物《万国公报》在介绍西方史地、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帝国主义者为了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还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攻击污蔑中国人是愚昧落后的“劣等民族”,应该接受“优等民族”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

因此說:有人曾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有人甚至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

这些人往往还以马克思论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和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提法,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则谈到了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

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还指出:“……难道资产阶级做过更多的事情吗?难道它不使个人和整个民族遭受流血与污秽、蒙受苦难与屈辱就实现过什么进步吗?”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殖民主义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

肯定它带来的客观作用的同时,更不能忘了我国所受的耻辱。

只有牢记国耻、警钟长鸣、以史为鉴,才能将国家建设得更为繁荣富强。

3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军事的征服、政治的控制、经济的掠夺,占领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它们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一种侵略政策。

其本质就必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区民族国家带来灾难。

殖民主义的本质:客观上,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扩张对一些地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他们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主观上,殖民主义者实行殖民侵略的目的,绝不是要把这些地区实现现代化而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恰恰相反,他们是要把这些地区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变成自己经济上的附庸。

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1侵略战争中最常见的一幕:血腥残忍的屠杀野蛮无耻的掠夺E.g.: 中日甲午戰爭日軍血洗旅順○2政治上领土被分割,主权遭践踏E.g.: 领土被分割——领土完整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界——行政主权控制清政府——公使驻京、外国在华驻军○3屈辱的外交E.g.: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中外反动势力实行勾结的重要步骤,也是清朝统治者和统治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清政府、侵略掠夺中国的重要工具。

○4经济上利用特权对中国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控中国经济命脉E.g.:開放通商口岸、內河航運巨額賠款協定關稅把握中國海關設廠開礦修鐵路○5文化上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E.g.: 披著宗教外衣進行侵略活動為侵略中國製造輿論(侵略有理論有功論種族優劣論、黃禍論)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近代受到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决定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的重要依据。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学习研究中国近现代史首先遇到的问题,也是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和国情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是大学生容易感到困惑和疑问较多的问题。

国内外的某些言论曾引起一些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和迷惑。

因此,认识这个问题十分重要。

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化地给予解答,而应该将理论和历史事实相结合,进行全面、辩证的阐述和深入、具体的剖析。

本文着重分析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以及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及文化渗透的主要方式与特点。

过去一般泛用广义的帝国主义概念,这一概念实际上包括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本文采用更为确切的资本—帝国主义概念。

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问题有人曾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还有人甚至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

这些人往往还以马克思论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和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提法,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

那么如何用理论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去看待这个历史问题?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论断呢?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殖民主义的历史。

15世纪,西方冒险家远渡重洋的环球旅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主要是通过海盗式的土地、财物掠夺、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

而在西方实现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资产阶级要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推动了西方列强向世界急剧扩张,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殖民主义者运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其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投资场所。

而在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瓜分世界的狂潮出现,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由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世界的更完整的体系。

可见,殖民主义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压迫包括印度和中国在内的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血与火的历史”。

我们再来读读马克思的几段话,领会其精神和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