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 第六章 力与运动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第2课时)牛顿第二定律课件 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六章 力与运动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第2课时)牛顿第二定律课件 鲁科版必修1


剪断细线的瞬间,F2 消失,但弹簧尚未收缩,仍保持原来的形 变,即 F1、F1′不变,故 B 球所受的力不变,此时 aB=0,而 A 球的加速度为 aA=mAgm+A F1=(mA+mAmB)g,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 aA=(mA+mAmB)g,方向竖直向下 aB=0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 时变化、同时消失.求解瞬时加速度时应注意以下两个物理模 型. (1)刚性绳模型(细钢丝、细线等):形变的发生和变化过程历时 极短,在物体受力情况改变(如某个力消失)的瞬间,其形变可 随之突变. (2)轻弹簧模型(轻弹簧、橡皮绳、弹性绳等):形变明显,其形 变发生改变所需时间较长,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可看 成是不变的.
第六章 力与运动
第 2 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第六章 力与运动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 实际问题. 2.认识国际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 中的力学单位.
一、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_合__外__力___的大小成正比, 与物体的__质__量__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2.表达式:___F_=__m_a___. 3.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 1 kg 的物体产生 1 m/s2 的 加速度的力规定为 1 N,即 1 N=___1_k_g_·__m_/_s_2___.
(3)瞬时性:加速度与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即同时产生,同时变 化,同时消失. (4)同体性:加速度、合外力和质量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5)独立性:①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 从牛顿第二定律,而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则是每个力单独产生的 加速度的矢量和. ②分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也遵从牛顿第二定 律,即 Fx=max,Fy=may. (6)相对性:加速度 a 是相对于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和匀速 运动的物体)而言的.
二、力学单位制
1.国际单位 (1)基本单位:在力学中有__米__(_m__)___(长度单位)、 ___千__克__(_k_g_)____(质量单位)、___秒__(s_)____(时间单位). (2)导出单位:在力学中利用_物__理__公__式___从三个基本单位导出的 其他单位. 2.意义与作用:用公式计算的时候,所列的等式中就_不__必___ 一一写出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只要在计算结果的__数__据__后面写 出待求量的单位即可.
(1)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理解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 比,与合外力成正比.( ) (2)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 比,加速度越大,合外力就越大.( ) (3)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式是矢量关系式,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外 力的方向决定.( ) 提示:(1)× (2)× (3)√
知识点二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两类基本问题 ①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再结合物体的初始 运动状态,根据运动学公式可以求解物体的位移和速度等,从 而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②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由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 的运动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求出物体受到的合 外力,从而求出物体受到的未知力或与力相关的物理量. (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思维框图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方法 (1)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的分析,把题目中所描 述的物理情境和初始状态弄清楚.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加速度”这个联系力和运动的桥 梁. (3)选用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解析]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无关,选 项 A 错误;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则加速度不为零,选项 B 错误;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选项 C 错误; 在物体所受合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选项 D 正确. [答案] D
牛顿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律瞬时值问题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A 和 mB 的 A、 B 两球用轻弹簧连接,A 球用细线悬挂起来, 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将悬挂 A 球的细线 剪断,分别求出此时 A 和 B 的瞬时加速度?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基本思路为: (1)分析悬挂 A 球的细线剪断前 A 球和 B 球的受力情况; (2)分析剪断细线瞬间有哪些力发生了变化; (3)分析剪断细线后 A 球和 B 球的受力情况;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在力学问题的分析计算中,只能采用国际单位,不能采用其他 单位吗? 提示:国际单位制只是诸多单位制中的一种,实际生活中还有 其他单位制,在力学问题的分析计算中也可根据情况采用其他 单位制,如计算汽车的速度时常用千米/小时.
知识点一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由牛顿第二定律 F 合=ma 可知:只要 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不为零,物体就产生加速度,速度就要 变化,但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与原来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 (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的加速度是力(外因) 和质量(内因)共同影响产生的结果. (2)矢量性: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解析] 由于轻弹簧两端连着小球,小球若要发生一段位移, 需要一定时间,故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与剪断前相同.
先分析细线剪断前 A 球和 B 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A 球受 重力 mAg、弹簧的弹力 F1 及细线的拉力 F2 作用;B 球受重力 mBg、弹簧的弹力 F1′作用,且 F1′=F1=mBg.
对公式 F=ma 的理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成反比 B.物体所受合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C.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作用力中的任意一个的大小成 正比 D.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水 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