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发展的观点
• 2.比较运动和静止
运 动 静 止 静止指的是两种情形: 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 含 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 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 义 物的变化和过程 区 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 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别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 属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 、无条件的,因而是绝 性 的,因而是相对的 对的
联 系
• 角度分析 • (1)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两月内三 次降低存贷款利率,是根据变化了的客观 情况适时作出的。2010年要更加注重推 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 力和动力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2)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客观性,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 的联系中把握事物。2010年要保持宏观 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 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体 现了联系的客观性。会议要求,想方设法 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体现了发展、 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 (5)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 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是事 物质量互变规律的重要内容。 • (6)发展的趋势、道路和途径:新事物必 然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新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发展的 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2.列表比较运动、变化、发展
运 动 变 化 发 展
• 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 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 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 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 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 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 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 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 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 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课时
发展的观点
• 漫画讽刺了什 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 【提示】 漫画讽刺 了只顾眼前,不顾长 远的做法。启示我们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 题,发展经济要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
• 【自我校对】 ①变化和过程 ②不显著 的运动 ③运动 ④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⑤物质 ⑥主体 ⑦无条件的、绝对的 ⑧有条件的、相对的 ⑨自然界 ⑩人类 社会 ⑪人的认识 ⑫新事物的产生和旧 事物的灭亡 ⑬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 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⑭同客观规律 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 ⑮是否符合客 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 展前途 ⑯变化发展 ⑰阶段和地位 ⑱ 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 【答案】 C • 【解题思路】 该诗句体现了运动是物质 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C正确。运动是 无条件的,A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 观实在性,B错误;材料不涉及运动与静 止的关系,D与题意不符。
•
• • • • • •
(2008年上海单科共同部分,14)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 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 不移易。”这说明 ( )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答案】 B 【解题思路】 材料中的“无不改”“无 不积”“无不迁”等都体现了事物是变化 发展的道理。与四个选项相对照,正确答
•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 2010年经济工作,是根据国际国内的现 实情况出发的。国家运用财政和税收国债 等经济杠杆,刺激经济发展,并鼓励出口 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体现了主观符合客观。
•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 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这 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我们认 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我国政府根 据经济运行的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 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 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 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 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 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体现了 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
• 3.图示变化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请做考题4~5。
•
(2010年济宁模拟)我国清末思想 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 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一观点说明 ( )
• A.法、势、事例、风气都是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 B.客观事物随着人们认识上的变化而发 生改变 • C.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 D.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 【答案】 C
• 胡锦涛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 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2010年经济工 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主要任务。会 议强调,做好2010年经济工作,重点要 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大,真正把保 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 转变中谋发展。会议强调,2010年是实 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明年 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 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 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 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提
• (3)如何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 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最重要的 是坚持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勇于和善于进 行创新。要坚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 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 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 3.学会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坚持创造性思维,就不能固守书本,受前 人现成结论的束缚,而要敢于打破常规, 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 请做考题6~7。
•
• • • • •
(2010年南京模拟)神舟五号载着 杨利伟,载着全国人民的期望,飞向太空, 之后某些人感慨道:“早知今日,何必当 初呢?为什么在此前还要发射四座飞船呢? 多浪费啊!”在你看来此种观点的错误在 于( ) A.没有坚持与时俱进,没有创新精神 B.不懂得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 C.没有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 的过程 D.不懂得新事物也是有缺点的 【答案】 C
区 别
含 义 宇宙中一切事物 不 的变化和过程 同
事物数量的增减 和性质的根本改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变,它侧重于强 ,强调具有前进性 调运动中所发生 、上升性的变化 的状态乃至性质变化的 揭示了事物运动变 化所包含的趋向性 不 总体性质和趋势 同 联 系 运动引起变化,变化有前进的,也有后退的,而发展是 指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进步的变化
• A.不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认为事物的 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 B.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陷入了唯心 主义的泥潭 • C.忽视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实践活 动缺乏目的性 • D.违背了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的要求 • 【答案】 D
• 生活素材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 话。
• 2.与时俱进 • (1)与时俱进的含义。 •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 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 体现时代性,是与时俱进的最鲜明的标志; 把握规律性,是与时俱进的最本质的要求; 富于创造性,是与时俱进最生动的体现。
• (2)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的必要 性。 •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是我们党坚持先 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 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新情况、新问题、 新矛盾、新经验层出不穷。
• (3)发展的基本条件:联系是事物变化发 展的基本条件,事物失去了联系就不能发 展,孤立的事物不仅是不存在的,也是不 能发展的。 • (4)发展的原因和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原因和动力。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 本原因(或叫根本动力),是根据,是第一 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是第二位的原因。
•
(2010年成都模拟)赫拉克利特说: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而他的 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 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在你看来( ) • A.前者正确,他承认事物是绝对运动 的。后者错误,他认为事物是绝对静止的 • B.前者正确,他承认事物有相对静止。 后者错误,他认为事物只有绝对运动
•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怎样用发展的观 点看问题。事物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看问题不能割断 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不能用今天的成熟去 否定昨天的幼稚。 同样不能用神舟五号 的成功去否定前四次飞行的必要性。题目 观点错在没有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 过程。
• 1.要有创新精神 • (1)创新,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 (2)创新的重要性:没有创新,就没有人 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 • (3)创新精神要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 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来。 • (4)创新精神的哲学依据: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C.前者错误,他认为运动是相对的。后 者正确,他认为事物运动是绝对的 • D.前者错误,他认为静止是绝对的。后 者正确,他认为事物运动是相对的 • 【答案】 B
• 1.系统地把握发展的观点 • (1)发展的含义:就是指新事物的产生、 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 (2)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 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 亡。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发展。因为变 化包括量变和质变,发展是事物的质变, 不是量变;事物质变中有向上的、前进的, 也有向下的、倒退的。为此要具体分析, 不能把一切质变都看成是发展。
第一,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 状态;第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 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