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接种门诊的管理与示范接种门诊建设

预防接种门诊的管理与示范接种门诊建设


➢ 应急处置医生应掌握接种异常反应处置要点
二、接种人员资质管理
3. 培训--内容与有效期:
《预防接种单位及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试行)》
第十一条 培训内容应包括:
(一)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国内外发展概况及有关法律、法规; (二)疫苗使用管理; (三)冷链系统管理; (四)预防接种服务; (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事故的报告及处理; (六)接种率和免疫水平监测; (七)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 (八)资料管理; (九)考核与评价; (十)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接种门诊资质管理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复印件存接种门 诊备查)。
2.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文件 2.1集中接种门诊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辖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人 口密度、地理条件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情况,合理设置 预防接种单位(包括乡级集中接种门诊、犬伤暴露处置门 诊和产科接种门诊),指定各接种单位的服务区域、允许 接种疫苗的种类,以文件形式予以确认,报市卫计委备案, 有变动时应及时更新。
冷链设备的有效管理 是疫苗质量的保障
23
24
四、接种门诊的设施
➢ 预检室与AEFI处置室:洗手池、体检器械与急救药品(儿 童检查床、体温计、听诊器、压舌板、儿童血压计、止血带、 氧气袋(瓶)、输液设备和1:1000肾上腺素、10%葡萄糖 水、地塞米松等;
➢ 设置专用急救药品柜/箱,附一览表; ➢ 专人管理,
1、接种者签名应完整,不可只签姓; 2、接种证填写应字迹清楚,不得潦草; 3、接种记录不得涂改
登记所有未录入 客户端的流动儿童
作为疫苗出入库和 月报表报告依据
1、接种门诊工作
接种信息预约
存在问题:
➢ 多采用一次性打 印全程预约
➢ 写在接种证预约 页
➢ 接种记录页铅笔 书写
➢ 口头告知
1、接种门诊工作
对暂时无法调整的不具备 资格人员,目前采用在培 训合格证书上备注“(除 预检、接种岗位)”
《预防接种单位及工作人员 管理办法(试行)》第九条 预防接种单位工作人员“培 训合格证书”有效期三年
二、接种人员资质管理
4. 职责 分工
合理分工 职责明确 密切配合
二、接种人员资质管理
4. 职责 分工
就近原则 工作难易 相对固定
1米处。不考虑表面消毒的房间,可靠顶安装。 ➢照射时间每次30分钟以上,每天监测灯管使用时间、照
射累计时间、使用人签名。 ➢每周用75%酒精棉球擦拭紫外线灯管1次,并做好记录。
使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时,人不得在室内! 注意紫外线灯开关安装位置!
27
紫外灯的安装与使用
➢使用紫外线灯,每半年监测灯管照射强度1次。新 灯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照 射强度不得低于70W/cm2,凡低于70W/cm2者应及时 更换灯管。 ➢紫外线冷光灯管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既累计工 作时间,超过1000小时或接近1000小时或灯管两边发 红,应立即更换灯管。通常累计工作时间达750小时 左右就应更换新管,以确保消毒质量。
➢ 县级疾控中心应主动关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 扩建、改建项目,争取将接种门诊建设纳入其中。
三、接种门诊的场所和环境
1.面积与各室设置
➢ 根据漳州市近三年实践,建议有条件的单位门诊用房使 用面积按服务人口<2万≥150m2,2-5万人≥180m2、6-8 万人≥220m2、9-11万人≥250m2、12万人以上≥300 m2 设置。
等医疗用房直接相邻; ➢接种场所入口的显著位置悬挂接种门诊名
称牌匾,公布开诊时间和咨询电话; ➢地面、墙面材质; ➢温馨、富有童趣。
接种门诊入口
预检区、登记区
候种区
接种室
漳浦深土卫生院
留观区
接种门诊出口
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
芗城 通北 社区 卫生 服务 中心
20
华安县丰山卫生院
四、接种门诊的设施
入客户端 (一、二类疫苗同等要求),保证电子档案、 卡、证信息相符;登记录入信息包括疫苗名称、接种日期、 批号、生产企业、医生签名等必要信息,不得有缺项。 ➢ 短期居住流动儿童接种信息登记
常见问题:
➢ 接种证登记信息不完整/字迹潦草/涂改 ➢ 接种信息未现场录入,导致卡证不符 ➢ 短期居住流动儿童接种信息未登记或部分无登记,导致帐苗不符
取号
预检
登记
接种
留观
五、接种门诊的公示与规章制度
1、上墙公示相关信息
给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在醒目位置张贴,包括接种 流程、一、二类疫苗信息(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 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二类疫苗价格、 家长须知、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等
1、注意公示内容与 公示位置相一致
2、公示内容及时更新
(二)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
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 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及评分标准》:
➢ 接种人员都应具有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证书— 暂时无法调整的无证书或新毕业未取得证书的人员可承担什 么岗位工作?公卫执业医师可否承担预检?
➢ 需经过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培训,考核合格;
一、接种门诊资质管理
2.2 村级接种点 确需设立村级接种点的乡镇卫生院向县卫计局提出
申请,由县卫计局组织免疫规划专业人员对申请的村级 接种点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应限期整改;符合要 求的村级接种点由县卫计局以文件形式予以确认(包括 服务区域、允许接种疫苗的种类),报市卫计委备案。
向社会公布辖区接种单位详细地址、服务区域范围、 服务内容、服务时间、联系电话等信息,方便群众并接 受社会监督。
预防接种门诊的管理与 示范接种门诊建设
主要依据
1.《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2.《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 3.《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4. 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
附件: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及评分标准 5.《预防接种单位及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试行)》 6. 《第一类疫苗使用管理规定(试行)》 7、《全国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等
接种操作和留观
杜绝漏种、重种! 出现差错要及时报告!
⑴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年龄、本次接种疫苗品 种;
⑵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乙 肝、百白破疫苗冻结严禁使用!);
⑶接种部位、消毒方法、接种途径、接种剂量等 操作正确;
⑶接种后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观 30分钟,并在接种室有醒目的留观30分钟告示。
五、接种门诊的公示与规章制度
2、健全规章制度
可擦洗,同时 方便内容更新
五、接种门诊的公示与规章制度
3、运转周期:实行周接种门诊
<2万服务人口 每周接种2次 2-4万服务人口 每周接种3次 5-8万服务人口 每周接种4-5次 >8万服务人口 每周接种6次 ➢ 周末须开展接种服务半天以上
目前仍有部分实行 旬门诊或月门诊
➢ 用房包括预检室(询问、预检、告知)、登记室(登记、 预约)、候诊候种室/区、接种室、观察室/区)、冷链室 及异常反应处置室、接种门诊办公室或资料室、卫生间。
➢ 哺乳室设置?



服务


人口
理 分
2.3

万,

建设
前仅
45.0 m2, 建设
后达
238.
3m2
三、接种门诊的场所和环境
2、环境 ➢接种门诊不得与普通门诊、病房和放射科
定期自查, 及时更新。
四、接种门诊的设施
➢ 登记室:计算机、打印机、移动硬盘/U盘 ➢ 接种室:
1、注射安全设备(毁形器或截针器、封闭式容器)、污物 桶和生物安全标示回收袋,接种所需的器械(包括接种盘、 注射器、酒精、棉签)等; 2、洗手池、消毒液、 紫外灯等
紫外灯的安装与使用
➢紫外线灯瓦数≥1.5W/平方米 ➢兼有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的双重作用,可安装在桌面上方
二、接种人员资质管理
1.数量
➢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及评分标准》:服务人 口数<2万至少2人,2-8万和>8万至少按1人/万 的比例配备。
➢ 漳州市示范接种门诊标准:
服务人口数<2万 2-4万 5-8万 >8万
3人 1.3人/万 1.1人/万 1人/万
二、接种人员资质管理
2. 资质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第二十一条 接 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接种门诊资质管理
3.规范化接种门诊的验收与复核
3.1 依据《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 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
3.2 已验收的规范化门诊,按上述标准每3年复核。 3.3 新建、改建、扩建接种门诊进行改造、提升。
复核/验收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应反馈接种单位并督促整改; 普遍存在或需卫生行政部门协调解决的,应上报卫计局。
1、接种门诊工作
医疗废弃物收集与处置
➢ 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统一回收:协议书、缴费票 据复印件
➢ 自行回收处置:处置方法及其管理制度 ➢ 交接记录
4、流动儿童管理
流出儿童
流动 儿童
家长主动告知
接种人员应告知家长 到流出地继续接种
逾期未种、定期整理 内卡核实发现
三、接种门诊的场所和环境
➢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及评分标准》规定: 门诊用房总使用面积标准分别为不少于40m2(服务人口数<2 万)、 60m2 (2-8万)和80m2 (>8万)
➢ 按上述准设置的接种门诊多为2-3室,候诊区和留观区共用, 且多设在狭窄的过道或走廊,普遍存在门诊拥挤、接种环境 差、服务质量低、留观时间不达标等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