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pt课件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pt课件
.
28
.
29
.
30
.
31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要点
• 进针角度不宜过大过深,否则会损伤肺尖
或刺伤动脉
• 穿刺未成功,则原路退针,不可横向探查,
以免针尖割伤血管壁造成大出血
• 右手持穿刺针,保持针尖斜面向足侧,针
干与皮肤平面呈15-25°,针尖指向胸骨上 凹
• 诀窍:尽量保持穿刺针与胸壁呈水平位,
贴近锁骨后缘进针,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并 发症;进针时可用左手拇指向下按压皮肤, 可以轻松避开锁骨
.
32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并发症
• 穿刺困难,反复穿刺者 • 穿刺后同侧呼吸音降低或呼吸困难 • 术后需上呼吸机者,穿刺成功后应做胸透
或拍片
• 置管不宜过深,右侧不超过15cm,左侧不
超过19cm,过深易发生房颤
.
33
股静脉穿刺术
解剖特点
• 股静脉为髂外静脉的延续,
在大腿根部腹股沟韧带下方 与股动脉同行于股血管鞘内, 位于动脉的内侧,在腹股沟 韧带下1.5-2cm处有大隐静脉 汇入。由于此处股动脉搏动 容易触及,定位标志明确, 与之伴行的股静脉直径较粗 大,因此行股静脉穿刺容易 成功。
.
26
锁骨下静脉解剖结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7
锁骨下路
• 病人上肢垂于体侧外展,保持锁骨略向前,使锁
肋间隙张开以便于进针,右肩部可略垫高(也可 不垫),头低位15~30°。锁骨中、内1/3交界处, 锁骨下方约1cm为进针点,针尖向内轻度向头端 指向锁骨胸骨端的后上缘前进,进针角度为 30~40度,深2.5~3cm。若未刺得静脉,可退针 至皮下,使针尖指向喉结方向进针。在穿刺过程 中尽量保持穿刺针与胸壁呈水平位、贴近锁骨后 缘。
.
24
颈内静脉置管要点
• 误入颈总动脉,则回血鲜红,呈喷射状,
应立即拔除并压迫5分钟,避免形成血肿
• 穿刺点不要离开三角区 • 开始时可用细针试穿,定好位,多次强刺
激会引起血管痉挛
.
25
锁骨下静脉穿刺法
• 解剖:较浅表粗大,常处于充盈状态,有
颈固有筋膜固定不易塌陷,有颈内静脉与 锁骨下静脉相交处的静脉角,选右侧较安 全,静脉角后0.5cm为肺尖,易刺破胸膜和 肺组织
.
16
穿刺法
.
17
定位 胸锁乳突肌三角的顶端作为穿刺点 约在环状软骨水平,颈动脉外侧 针干与皮肤呈45°角,直指同侧乳头
.
18
前路穿刺法
1、平卧,头略偏向对侧,操作者的左手
中、示指在中线旁开约3cm于胸锁乳突肌 前缘向内推开颈动脉。
2、确定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进针,针干
与皮肤(冠状面)呈30°~ 45°角,针尖 指向同侧乳头或锁骨中、内1/3交界处前 进,常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后面进入静脉。
.
8
.
9
大 静 脉 解 剖 图
.
10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
11
颈内静脉解剖
• 颈内静脉起始于颅底,
在颈动脉鞘内下行于颈 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的外 侧,至胸锁关节的后方 于锁骨下静脉汇合无名 静脉入上腔静脉。
.
12
.
13
.
14
.
15
右侧颈内静脉优于左侧
a. RIJV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 b. 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 c. 右侧无胸导管
中心静脉置管术
成武县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陈明新
.
1
中心静脉置管
• 经皮肤直接自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
脉和股静脉等进行穿刺,沿血管走向直至腔静 脉的插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与右心 房连接处,即右心耳处
• 我们常用的穿刺路径:锁骨下、颈内、股静脉、
外周(PICC)
.
2
适应证
1.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
19
中路穿刺法
1、胸锁乳突肌下端胸
骨头和锁骨头与锁骨 上缘组成一个三角, 称胸锁乳突肌角,颈 内静脉正好位于此三 角的中心位置。
.
20
中路穿刺法
• 2、在三角形的
顶端处约离锁骨 上缘2 ~ 3cm横 指作为进针点。
• 或先触摸颈动脉,
把它压向内侧, 在颈动脉的外侧 约0.5cm且与喉 结平齐处作为穿 刺点。
2. 长期输液治疗
3. 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休克,四肢血管塌陷, 脆弱又需大量快速补液
4. 胃肠外营养治疗
5. 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
6. 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
.
3
● 禁忌证
* 广泛上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 穿刺部位有感染 * 凝血功能障碍 * 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者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
穿剌,以免误伤动脉,引起局部巨大血肿,血气 胸者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剌
标 3、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4、体位
– 锁骨下静脉穿刺需要垫肩 – 颈内静脉穿刺需要平卧甚至头低脚高位 – 股静脉需要平卧
.
6
如何选择穿刺部位
并发症
气胸(%) 血胸(%) 感染(‰) 血栓形成(‰) 误穿动脉(%)
颈内静脉 <0.1-0.2
NA 8.6 1.2-3
3
不同穿刺部位 锁骨下静脉 1.5-3.1 0.4-0.6 4 0-13 0.5
股静脉 NA NA
15.3 8-34 6.25
异位风险
低风险 (穿过右心房, 至下腔静脉)
高风险 (上行至颈内
静脉,甚至 穿至对侧锁 骨下静脉)
.
极低风险 (腰静脉丛)
7
准备材料
• 中心静脉穿刺包 • 无菌手套、口罩、帽子、手术衣 • 碘伏、2%利多卡因、肝素钠、生理盐
水
• 5ml注射器、肝素帽、无菌敷料
.
21
中路穿刺法
• 3、针干与皮肤呈30°角,与中线平行直接
指向尾端。若试探未成功,针尖向外偏斜 5°~10°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的后缘, 常能成功。
.
22
中路穿刺法
.
23
中路穿刺法
• 遇有肥胖、小儿以及全麻后病人,胸锁乳突肌标
志常不清楚,作颈内静脉穿刺定点会有一定困难。
• 此时可利用锁骨内侧端上缘的小切迹作为骨性标
志(此切迹就是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附着点)颈 内静脉正好经此而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穿刺 时以左手拇指按压,以确认此切迹,在其上方约 1~1.5cm处进针(此处进针又称为低位进针点), 针干与中线平行,针尖指向足端,一般进针2~3cm 即可进入颈内静脉。若未成功再将针退至皮下, 略向外侧偏斜进针常可成功。
.
4
中心静脉置管优点
• 减少多次外周穿刺的痛苦,一次置入可维持一周
至一月;
• 对躁动者易固定、不易脱管,可避免外周输液局
部外渗肿胀;
• 避免发生外周静脉输入高浓度药液引起静脉炎; • 失血、脱水时,外周静脉塌陷,不易穿刺成功,
而中心静脉较容易
.
5
准备工作
1、谈话签字,详细告知风险及并发症 2、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感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