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成功因素法
只偏重企業目前經營作業程序的支援(What Is): 對於企業未來應該規劃的走向則較少考慮,例
如BPR與e化轉型較不重視。
沒有考慮到主管的認知。
太過龐大複雜:常常流於瑣碎、資訊超載、彈 性不大,當時空改變的幅度較大時,往往於完
成後只能束諸高閣,無法落實。
36-15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社會技術理論觀點
T:技術面觀點的績效考量 S:行為面觀點的績效考量 TS:技術 行為的績效考量
36-4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11.1 資訊系統發展團隊(1/4)
負責整個資訊系統的發展工作 組成
企業組織的高階主管 專業的資訊人員 代表功能單位的使用者
36-5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每一個群集可能可以被規劃為一個資訊系統
36-12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IBM的企業系統規劃方法論
BSP的特質
由上而下規劃法。 企業整體規劃概念。 以支援企業基本作業為目標。 資料導向。
36-13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BSP的優點
規劃架構完整而深入,包括需求架構、IS架構、 資料架構等。
新資訊系統對組織的衝擊為何?
組織有計畫的改造?
企業要避免引進新資訊系統時在「技術」 上成功,卻失敗在「社會或政治」的問 題上
36-2
企業資訊系統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社會技術模式(Socio-Technical Model)
T1 S1 TS1 T2 S2 TS2 T3 S3 TS3
資訊系統發展團隊(2/4)
36-6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資訊系統發展團隊(3/4)
企業策略規劃小組
由高階主管所組成 負責策略規劃、監督審查IS發展策略與企業策略的
適配度 高階主管的教育、溝通
CEO的支持
資訊指導委員會
直接負責資訊系統發展的委員會 扮演開發資訊系統守門員的角色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學習目標
了解資訊發展團隊的組成 了解資訊系統的發展和組織改造之間的
關係 了解資訊系統發展的過程 了解資訊系統開發過程中變動管理的相
關議題 了解影響資訊系統成敗的因素
36-1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前言
新資訊系統的引進不只是引進一些新的 電腦硬體或軟體而已
涵蓋不完整。 變動性大。 結構性低。 只重視目前問題。 方法論不完整
36-19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11.3 資訊系統發展和組織再造
新的資訊系統可以當成是一種「組織再 造的工具」
資訊科技對企業組織的影響(依照其影響 程度區分)
業務自動化 工作流程合理化 企業程序再工程 企業商業領域的改變
關鍵成功因素法(續)
CSF的特質
個人異同。 項目有限。 因時而異。 因產業別、企業特質、外在因素、時間等不
同,而有不同的CSF。 決策支援導向。 可行性高。
36-17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CSF運用在SISP的制定
財務經理的 CSF
行銷經理的 CSF
人事經理的 CSF
生產經理的 CSF
首要工作:確定組織的資訊需求
36-10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SISP (續)
目的與預期效益
避免資訊氾濫或匱乏 配合甚至是促成組織策略 善加利用資訊資源 整合獨立、不同時間開發之系統
方法論分為兩類
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中而外 衝擊與協調
主流方法:
企業系統規劃(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 關鍵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
11.2.2 關鍵成功因素
何謂CSF
不能出錯的事。 達成績效的保證。 影響成敗的事件。 衡量成敗的指標。
確認企業的關鍵成功因素,就可以作為建置重 點資訊系統的依據
主要方法:訪談高階主管 強調企業經營的「關鍵成功因素」而非企業的
「經營活動」
36-16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清楚定義出整個企業的資訊架構,清楚的IS整 體架構藍圖。
有利於將來各系統間的整合及配合(Fit)架構。 資料導向的架構,較具穩定性。 以企業需求與程序而非以技術觀點來規劃系統,
較容易滿足對企業經營的需求。
36-14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BSP的缺點
工程規模巨大,非常耗時。
成本高。
總經理的 CSF
定義全公司 的CSF
所有人員求 有衝突 得一致觀點
全公司的 CSF
定義出資訊需求與支 援主管的DSS
利用CSF排定資訊系 統開發的優先順序
36-18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CSF的優、缺點點
優點
成本低、利用率高。 支援高層。 可檢視經營策略。 資訊簡潔性。
缺點
資訊分析/設計師
負責資訊系統實際的建置工作
36-8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資訊系統開發的生命週期模式
策略 規劃
系統 分析
系統 維護
系統 評估
系統 設計
系統 編碼 與測 試
系統轉換 與上線
36-9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資訊系統規劃(SISP)
根據企業策略,規劃資訊需求架構,並 以此規劃整體資訊系統架構,與資料管 理模式;然後再決定IT基礎設施,並依 據對企業存活的重要性,決定系統開發 專案的優先順序與時程,而後據以配置 資訊資源。
資訊需求的整合、挑選方案、審議使用者提案、審核訓 練計畫
36-7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資訊系統發展團隊(4/4)
資訊專案管理小組
由資深的資訊和使用者單位經理級人員所組 成
負責特定資訊系統的開發、督導和專案管理
資訊專案發展小組
負責資訊系統實際的建置工作 由資訊人員、使用者、專業技術人員組成
36-11
企業資訊系統-第十一章
11.2.1 企業系統規劃
IBM公司在1960年代提出的一套方法 主要精神
確認企業資訊需求的方法,必須從充分檢視 「企業活動」著手
訪談各管理階層以了解其資訊需求 利用群組分析(cluster analysis)或類似關係
分析(affinity analysis)進行資料分析與歸 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