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抓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

抓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

抓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
摘要: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在汉语言文字学习中,怎样才能对汉语言文字进行
准确又广泛的学习与掌握,这不仅是对汉字教育的一种创新发展,同时也是学生
对汉字学习和掌握一种新的尝试。

只有认真地分析文字的特点,掌握其书写规律
才能提高对文字的学习兴趣,也能让更多的学习者去充分的了解汉字的形、义、
音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加其学习记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特点;教学
前言:
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都体现在每一个汉语言文字中,而文字有着自己独特的
特点主要以方块字为主的汉字,每一笔都是文化的沉淀,而汉字的构造又是复杂
多样的,笔画的组合样式也是很繁杂的,这就造成汉字的数量是庞大的,要想对
汉字进行深入的学习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汉字是形、义、音三者结合
的产物,它是“音节”为基础单位的。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汉语言教学中文字是其
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能更好掌握汉字的学习与应用,就需要对
学生加强汉字的用法认知方面的学习,使其能够实现对汉字的识别与阅读书写等
方面的连续性,提高整个教学质量。

一、会意字教学
会意字学习是汉字学习中比较有意思的,它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际例子来
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认知,更加方便学习记忆。

“久未居住的房间,一阵风过后,窗台上落下了许多的灰尘,而这些灰尘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随处可见的,如一个一个的小土粒,这就是‘尘土’”,对于‘尘’的学习就是这种直观性的,上下结构,如小土粒一样的东西,我们就称之为‘尘’,还有一
些‘尘埃、烟尘’等。

除了这以外,还有一些如‘品’字结构的字,这些字的存在让人
觉得有意思的同时却又很形象,比如我们常见的‘森’,木多了就形成了‘林’林多了
就形成了‘森’,是不是很形象?还有许多‘品’字结构的字,不过有些是我们常见的,而有些却是不常见的,比如夏天都爱去吃大排档时,会常见到在其牌子上出现这
三个字,分别是‘犇、鱻、羴’,不过它们只是用了其形象,并不是用其义。

这些
字在实际的生活中,虽然见得多,但是真正知道其义的人却不多,很多人对其读
法都是通过感觉而读的,但是往往真正的读音与人们臆测的读法差别是很大的,
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要掌握真正对的读法,而不能只是凭主观意识去记忆,一旦
错误的意识形成了想要再纠正就变得比较困难,所以从开始就要掌握正确的读写法。

尤其是在象形字与会意字的学习中,尤其需要注重读写方面的学习。

二、形声字教学
在汉字的造字中,形声字是用的最多的一种造字法,也是我们最常见到的一
种文字。

有一首简短歌谣对形声字描述的非常的准确,其主要就是表现了形声字
的几个特点,比如说其声旁主要就是为了让人们指导这个字怎么读,而形旁主要
就是为了让人们理解这个字的意识。

所以老师在进行形声字教学的时候,可以有
效的利用这个特点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其教学的效率。

比如老师在教“健”这个字的时候,学生对字形进行分析,左边是形旁“单立人旁”,右边则是声旁“建”,读音“jian”,然后老师发问“单立人旁”表示什么?那说明
这个字和人的身体有关,所以这个字表示健康,指人的身体。

通过这样的学习可
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识字和读字。

在比如和“女”字旁有关的字,像“妈、娘和婶”等这些字都是形声字,一个“女”字旁,表示都是女性,而另一边,则表示其读音。

《解读》中提出,“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通过分析汉字,我们能够
了解到古代人在生产生活中的信息。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从汉字捕捉到相
应的信息传播给学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拓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教学“筷子”中,“筷”字,通过探析字形便可以了解到,古代人利用竹子制成餐具,表明他
们在很早前就步入了文明时期。

在学习“贼”字中,重点分析“贝”字旁,记载“贝”
在古代作为金钱财富的意思,则“戎”存在战争掠夺之义,将“贝”和“戎”结合到一起,便可以理解成“贼”,等于掠夺金钱的人。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做到举一反三,既提高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在学生学习一个字的时候,
同时还可以认识一些别的字,并能大致知道其意思。

所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可以大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象形字教学
象形字发展历史悠久,是世界最早诞生的文字,该汉字的字体具有形象化和
生动化的特征。

在历史长河中,象形字历经演变发展,但仍然尚未出现较大的改动,还能表示原始的含义,通过纯粹的图形当作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门”字,就可以认为在两旁存在两扇门的形象;而“日”字,框外面宛如太阳的形状,
中间的点仿佛是人们举头看太阳的样子;还有学习“月”字,就好比弯弯的月亮。

上述这些象形字,在初期阶段,一般来自图画中的文字,通过长期的发展演化,
使图画的画面感变弱,但文字代表的意义逐渐强化。

此外,通过此方法创造的汉字,所代表的事物含有类似的形状,使人看见象形字,就能联想到描述的事物。

在构造象形字过程中,使用简单的线条,通过笔画来对描述的物品进行勾画,特
别是在外在特点方面,具有极像性。

当然,象形字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大量的
事物或者抽象化的事物,不能通过简单的线条来进行勾勒。

鉴于此,汉字逐渐发
展成可表述含义的文字。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很多象形字的特征,进行准
确的合理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汉字,并且加深对汉字的印象,提高
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同时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所以在进行汉字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就好像我们的
汉字有多种多样的造字方法一样。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只有寻找到最合适的教学
方法,才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最快的识字和认字,通过各种技巧的介绍,让学生在
乐趣之中,掌握到识字、认字的诀窍。

总结:
汉字是一种美的生命,我们应该让每一个汉字的学习者都能认识到汉字的魅
力所在,进而熟悉它、了解它、热爱它和欣赏它。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宝库,不但数量多,而且可以开发、学习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

抓住汉语言文字自
身的基本特点来进行汉字教学只是众多教育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希望我们可以以
此为契机,研究更多的方法,进一步提升汉字教学的质量、水平和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牟玉华,叶冬连.数字时代大学生汉字书写危机[J].现代大学教育,2012,05:
88-92.
[2]方菲.浅谈汉语言文字的审美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建设,2013,21:17-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