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编制说明

陕西省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编制说明

《陕西省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编制说明目录1 新《标准》制定的背景2 制定新《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1黄河流域(陕西段)在陕西经济和环境保护地位突出2.2 黄河流域(陕西段)水污染严重2.3 流域水环境容量处于危机状态,纳污总量已超过水环境承载力2.3 以重化工业为主,传统工业比重大的区域特点造成的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污染问题突出2.4 流域饮用水源面临污染威胁,饮用水安全存在潜在威胁2.5原有标准不能满足节能减排和环境管理的需要3.制定新《标准》的意义和作用3.1为实现节能减排和流域治理目标提供保证3.2 促进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污染集中控制3.3 推进产业结构性污染的治理3.4 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和人体健康3.5 强化流域治理的法制观念3.6 为陕西经济发展保留一定的环境容量4. 新《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和指标的说明4.1 新《标准》对污水排放去向作了哪些规定为什么排放标准不与功能区挂钩4.2新《标准》规定了哪些指标为什么只规定了19种指标4.3新《标准》与国家标准相比严在什么地方为什么4.4新《标准》中对污水处理厂排水进行了哪些规定对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有哪些规定为什么要适当提高排入污水的浓度标准4.6新《标准》中对其它污水的排放进行了哪些规定4.7 新《标准》对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作了哪些规定排水量是如何确定的4.8 新《标准》执行时间段的划分是如何考虑的5 新《标准》的可行性和效益分析5.1 执行新《标准》是否可行可行性的程度有多大5.2 新《标准》的执行将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或效益5.3受新《标准》影响的现有企业出路何在1 . 任务来源和《标准》制定的背景“十五”期间,陕西省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局部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十一五”期间是陕西国民经济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随着我省开展“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和“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陕西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预计陕西省黄河流域的关中和陕北地区GDP总值年均增长率将达11%以上,将会需要更多的水资源,产生更大的污水排放量,进一步加大水环境压力。

陕西水污染防治不仅需要还历史旧账,还需控制新的污染源。

同时国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的强制约束性指标。

陕西省政府在《陕西省环境保护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10%以上的强制约束性指标,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10.1%,控制到31.5万吨;氨氮排放量控制到2.2万吨;国家《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陕西在2010年将黄河流域(陕西段)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26.2万吨。

在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双重压力下,陕西省水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

陕西省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制约的主要矛盾,通过环境治理优化经济增长,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修复,为陕西的快速发展腾出更大的环境容量、更多的发展空间,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快速发展的目标。

陕西省地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仅有《渭河水系(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61-224-2006)。

该标准颁布于1996年,2006年进行了修订。

十几年来,该《标准》为渭河流域(陕西段)的水污染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渭河水系(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仅对污染因子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挥发酚(Ar-OH) 、石油类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做了特别规定。

标准中有些指标已不能满足陕西省的水环境管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的实际需要,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污染防治的进程,不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行环境法律、法规的重要技术依据,在环境保护执法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第十八条的要求,“要健全和完善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环境基准,努力使环境标准与环保目标相衔接”。

国家环保部周生贤部长指出,“要抓紧修改和完善现行法规标准,力争通过5-10年努力,形成覆盖环境保护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法规标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200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时首次提出,“要提高重点流域水污染物的国家排放标准”。

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未来以陕西为龙头的西北地区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同时,陕西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目标,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地表水国控断面达Ⅴ类水质标准以上的比例大于75%;渭河干流断面消灭劣Ⅴ类水质,入黄断面达到Ⅳ类标准;汉江出境水质控制在Ⅱ类标准(丹江Ⅲ类)以内;嘉陵江、无定河、延河基本达到地表水功能区划标准的要求。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将是陕西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键时期。

为了适应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

满足建设生态省和治理地表水污染的目标要求,弥补现行地方标准的不足,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改善陕西的水环境质量,制订新的《陕西省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势在必行。

2 制定新《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陕西省的环境状况有四个特点:一是城市人口密度高;二是重化工业比重大;三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四是环境容量比较小,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主要表现在:2.1黄河流域(陕西段)在陕西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地位突出2.1.1 流域自然、社会和经济概况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其中陕北高原和关中平原属黄河流域,详见陕西省地形地貌图。

流域内有关中5市1区、陕北2市和陕南1县,即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榆林、延安市,杨凌示范区和商洛市的洛南县。

根据2007年统计数据,流域内人口2939.3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8.42%。

其中非农业人口889.12万人,占全省非农业总人口的85.29%;农业人口2050.18万人,占全省乡村总人口的75.78%。

2007年流域内GDP为4771.03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87.29%;地方财政收入为298.99亿元,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94.07%。

流域社会经济状况详见附表 2.1-1。

图1 陕西省地形地貌图附表3.1-1 陕西省黄河流域社会经济汇总表指标地市陕西省黄河流域西安市铜川1、人口(万人)3748.002893.82830.54 83.其中:城镇人口(万人)1042.49 889.12353.85 40.其中:乡村人口(万人)2705.51 2050.18476.69 43.2、地方财政收入(亿元)317.84 298.99112.92 6.3、GDP(亿元)5465.79 4771.031763.73 102增长(%)14.60 15.0614.7015.4、农业生产总值(亿元)592.63 442.782.517.增长(%) 5.0 4.8 4.5 4.5、工业生产增加值(亿元)2544.42 2309.65596.60 51.2.1.2水环境概况1.水系特点陕西省河流水系分布以秦岭为界,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秦岭以南为长江水系,详见图2陕西省水系图。

图2 陕西省水系图全省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4266条,其中黄河流域2494条,详见表2.1-2。

表2.1-2: 陕西黄河流域主要河流统计表单位:条流域面积(km2)流域名称10~5050~100100~500500~10001000~50005000~1000010000以上总条数窟野河20 10 13 0 2 0 0 45 无定河273 36 42 2 5 1 1 360 延河164 19 19 2 1 1 0 206 渭河353 65 62 9 8 0 1 498 泾河130 19 19 2 4 0 1 175 北洛河437 76 56 8 2 1 1 581 南洛河61 4 14 1 1 0 0 81黄河干流为陕西省和山西省的界河,省境内总长715.6公里,流经秦晋峡谷,龙门以下,进入关中、汾河谷地。

陕西是黄河流域支流最为稠密的地区,主要支流有渭河、窟野河、无定河、延河、南洛河等5条大河。

渭河为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乌鼠山,由宝鸡凤阁岭入陕,横穿关中平原,在潼关县港口注入黄河,区内流长502公里,在陕西境内流域面积 6.75万平方公里(含泾河、洛河)。

无定河是陕北第一条大河,流经榆林五县,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境内河长442公里,流域面积2.1万平方公里。

延河是陕北第二条大河,发源于靖边县,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志丹、安塞、宝塔区、延长四县(区),于延长县注入黄河,全长286公里,流域面积7725平方公里。

窟野河是陕北风沙防护区的一条大河,主流位于神木县境内,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境内河长159公里,流域面积4865平方公里。

秃尾河主流位于神木县境内,与窟野河平行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全长140公里,流域面积3294平方公里。

南洛河属于伊洛河水系,发源于蓝天县,经洛南县进入河南省,于洛阳注入黄河。

境内河长129公里,流域面积3145平方公里。

渭河两岸支流发育不对称。

南岸支流源于秦岭北坡,支流多,流程较短,大都自南向北流,与渭河干流构成典型的梳状水系,主要有石头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尤河等;北岸支流少而长,主要有泾河、洛河、千河等。

北洛河和泾河因其流域面积大,水沙来量多,汇入地点离渭河口接近,多把它们作为独立水系研究,常与渭河干流并列。

北洛河发源于定边县,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志丹、甘泉、富县、洛川、黄陵、宜君、澄城、白水、蒲城、大荔至三河口入渭河,全长680公里,流域面积24552平方公里。

泾河发源于宁夏泾源县,由长武县进入陕西境内,流经咸阳、宝鸡、西安市的12县,于高陵县注入渭河,境内河长275公里,流域面积9236平方公里。

陕西省境内湖泊很少,仅在长城沿线风沙区有海子300多个,水面面积共90平方公里。

最大的湖泊是神木县的红碱淖,水面面积近67平方公里,水深约8—10米。

2.水资源及其特点⑴水资源量比较贫乏陕西省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425.75亿立方米,地下水天然资源量161.11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重复量后,水资源总量445.0亿立方米,其中黄河流域水资源量为123.8亿立方米。

陕西省2004年全年供水量为12.3亿立方米,其中黄河流域供水量为10.1亿立方米。

按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量计算,黄河流域(陕西段)人均水资源量为436.8立方米,远低于全省人均1340立方米水资源量,更低于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水资源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