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崇德尚礼 礼仪育德 刘小镌

崇德尚礼 礼仪育德 刘小镌

礼仪育德,崇德尚礼,推进儒雅校园的创建——太白县黄凤山小学礼仪教育纪实刘小镌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

在平时的工作中,班主任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立足班级,强化文明礼仪规范1.从举止步态抓起,塑造优美姿态从“站姿、坐姿、行姿”起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站、坐、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俗话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因此,训练学生的“站、坐、行”等行为动作时,就要提出明确的要求:站立的时候要像青松一样端正挺拔、精神饱满;端坐时要端正稳重;走路时要步态平稳、轻快、有节奏,犹如风行水上,轻盈而稳重。

然后,在上课、做作业、阅读时常常提醒,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不断巩固,逐步使之内化为一种习惯。

2.从只字片语着手,培文明养礼仪习惯从“十三字”开始,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日常“礼貌”用语,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你我关系的重要纽带,是维持良好人际的基础。

然而学会尊重应从说话客气、礼貌待人做起。

中国是礼仪之邦,《三字经》中讲到:“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

”小学生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有“请、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这十三个字。

要让学生会用这些礼貌用语就要让学生知道:如与别人见面时要说声“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得到别人关心、帮助、支持时要说“谢谢”;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

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该回话“没关系”、“别客气”等,要使学生掌握好这些礼貌用语,就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比如当有同学来迟了,他为了进到自己的座位,不是有礼貌地叫同学让开,而是粗着嗓子,不耐烦地喊着:“让开,让开。

”还有同学在座位的走道相当窄的情况下,竟然踩上别人的座位走过去。

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没有立即批评他们,而是寻找身边有好习惯的同学,及时地表扬了他的言行,要大家向他学习,学习他礼貌待人的好习惯,以及这些好习惯所带来的好处。

说这些赞扬话时我的眼睛总是看着那些行为不礼貌的学生,让他们通过同被表扬同学的比较,明白自己的行为不好。

后来,那迟到与不礼貌的同学逐渐会说:“请让一下”;那踩着别人座位的同学主动把桌椅摆好;对于这些同学在言行举止上的小小而又明显的进步,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及时地给予大加赞赏。

我赞赏他们的言行时,常常是这样说的:“张晓伟真能干”;“比昨天有进步”;“真有礼貌”;“你真行”等等。

3.从小事做起,培养团结友爱精神中国有句古语:“同心成玉,协力成金”。

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团结友爱的强大力量。

学校是充满友爱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

团结友爱,要从小事做起。

我常常这样教育学生,当遇见老师时主动问好,与老师、同学交往中要多用礼貌用语,当老师、同学生病时,你问候一声;当同桌忘带课本时,你把自己的书移到课桌中间;当同学摔倒时,你扶起他;当同学不认真听课,你提醒他一下;当同学之间有了矛盾,应从自身找不足;在学习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要主动上前帮助,要学会尊重人、信任人、不揭人短、不给别人起绰号,不猜忌人,坦诚待人;宽容人,如果别人误伤自己或错怪了自己,不能得理不饶人,要允许人家改正错误。

4、从细处入手,崇尚文明礼仪。

中华民族有着“文明礼仪之邦”的美誉,但先人的成就却掩盖不了后人存在的缺陷。

人们都知道,时下的小学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头肉。

由于孩子们成长的家庭条件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诸如在日常生活中不讲礼貌、举止不端、出口成脏、粗话成串、恶语伤人;课堂上不听教育、顶撞老师;路上碰见老师不打招呼,对撞而过,犹如陌生人一般等不良言行,成为一些学生习以为常的不良习惯,乃至让一些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发生扭曲,为人处事的能力低下,人际关系紧张。

学生中的这些问题,折射出了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盲区——文明礼仪教育抓得不力,重视不够。

二、立足实际,狠抓文明礼仪长效机制的创建:1、共同浇灌文明礼仪之花针对上述存在的这些问题,为改变学生中的不良现象,摒弃陋习,把学生培养成为崇德尚礼、礼貌待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校以“文明礼仪教育”为突破口,以摒弃陋习,握手文明为主题,“以五重五养成”为教育为宗旨,以“四先”(学习先进集体、谢罪先进集体、文明礼仪先进集体、自我管理先进集体)、“八星”(文明之星、纪律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卫生之星、文体之星、节约之星)、四争先(我的小床最漂亮、文明用餐好孩子、珍惜粮食好孩子、我是笑脸娃娃)为抓手,以文明礼仪操比赛、文明礼仪用语、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园礼仪、课堂礼仪、家庭礼仪等为主要内容,以礼仪课堂为日常工作(每周周一班会课),把文明礼貌教育当着一件大事来抓,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狠抓文明礼仪系列教育,拓宽文明礼仪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强化学生文明礼貌素养,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开辟了一片学校德育的新天地。

我校小学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也不是靠一天、两天的简单说教就形成起来的,而是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大兴“崇德尚礼”之风,精心培养教育的结果;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结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新模式;校园里盛开出的文明礼仪花。

2、竭力开设文明礼仪新课堂:近年来,我校在全校18个班中开设了礼仪课程(每周周一班会课),其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文明礼仪知识,掌握文明礼仪操守、养成文明习惯、提升道德修养、明白做人道理、树立文明礼仪意识。

礼仪课的开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一是没有专业教师;二是没有教材;三是学校从来没有开过这门课,不知学生喜欢不喜欢,家长满意不满意。

加之有的同志认识上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认为抓好统考学科才是重头戏,硬道理,教礼仪课这样的“豆芽学科”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召开了动员会,阐明了开设礼仪课的目的、意义、要求和作法,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认识。

学校首先从教师配备入手,在全校全体教师中选派了思想素质好、沟通能力强的18名班主任教师作礼仪课教师,并召集他们进行上岗培训。

为解决教材问题,大家互相交流、查找资料,最后确定了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黄凤山小学生仪礼仪常识守则》、《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为校本教材。

为了开展教研,互通信息、促进教学,学校还成立了礼仪教研组。

由于使用教材都一样,老师们便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方法。

每位老师还分别上了一堂公开课,并认真开展评课,以达到相互学习目的尽管老师们都从未上过这门课,但他们都以饱满的热情辛勤耕耘着这块“试验由”。

老师们根据礼仪课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课堂时间分为两段:前半段时间由老师传授理论知识;后半段时间由学生参与活动,将所学知识以小品、模仿等形式进行现场表演,并由学生评委进行打分,作出点评。

3、注重在活动中践行文明礼仪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懂得了仪态仪表、交谈交往、校园、家庭邻里、社会公共、涉外、赛场等礼仪知识。

学校除了上好第一课堂外,还开辟了第二课堂:举办了文明礼仪知识讲座,让学生从大量鲜活有趣的案例中体会到礼仪在为人处事中的奥妙之处;开展了“文明礼仪在我身边”的有奖征文比赛活动,让学生文明礼仪情感得到了升华;举办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激发出学生对礼仪知识的全面了解;开展了文明礼仪操比赛,让学生在展示活动的过程中,感悟文明礼仪的博大精深之处:开展了“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之星”、“美德少年”等评比表彰活动,激励了先进,也鞭策了后进;设立“文明礼仪示范岗”,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开展“文明礼仪风采展评”活动,把文明礼仪搬上舞台,让学生受到文明礼仪的艺术感染。

4、全力组建文明礼仪队伍为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展示学校礼仪教育成果,学校还组建了由30多名学生组成的“仪仗队”,并统一购置了服装。

让其参与学校的外事、庆典、颁奖等各种大型活动。

同学们以端庄得体的仪表,动听、优雅的语言、站姿、手势等礼节,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三、崇德尚礼,推进儒雅校园的创建我校紧紧围绕“诵读国学经典,创建德润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这一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系列化教育活动,为学生践行规范行为、自主学习、自主生活、崇尚美德、崇尚文明、放飞梦想搭建平台,改变了传统的评价体系,促使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获得成功的体验,有效的强化了养成教育的目的。

1、诵读国学经典,创建书香校园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瑰丽的珍宝,对铸就学生品格、激励志向、丰富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学校深入开展中华诗文诵读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为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诵读经典,传承国学,启迪学生智慧,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我们精选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寓言、古诗、成语故事配图打印在墙上,让学生利用一切课余时间通过诵、演、唱等形式感受中华经典,使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国学魅力,培养高尚情操,为其终生发展奠基。

2、诵读国学经典,践行行为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引导孩子学会做人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学会规范的日常行为规范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我校一直认为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自幼训练,少年养成。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将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定为规范教育活动月,以“诵读国学经典,践行行为规范,收获性格人生”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注重突出五个方面的养成教育(品德养成、知识养成、行为养成、个性养成、能力养成),致力推进争做“校园八星”活动的看展,(文明之星、纪律之星、学习之星、文明礼仪之星、安全之星、卫生之星、文体之星、节约之星),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性格。

3、诵读国学经典,承传良好家风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家规,是一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

家风代表的是一家人的精神面貌、品格修养和处事原则。

好的家风含有同心协力、相互体谅、相互扶持等因素,推而广之到人际关系上,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诵读经典,嗮我家风”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手抄报、黑板报、征文等主题班会,使学生知晓了家风家训,愿意自觉传承好家训、好家风。

这一活动的开展,在学生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并不断萌芽、向上、向前发展个体家庭、民族的传统风尚。

4、诵读国学经典,崇尚绿色环保深入贯彻落实环保基本国策,进一步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改善环境质量,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是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校结合实际面向全校师生,广泛地开展了绿色环保活动、进行了环保基础教育、宣传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激发广大师生热爱家乡、美化校园的崇高热情,开展了“诵读经典美文,创建绿色校园”活动,在此活动当中,我们通过不同的形式,以绿色环保活动目标与实现效果相结合,以绿色环保与教材知识相结合,以绿色环保与文明校园相结合,认真扎实的开展了环保教育活动,有效的促使了学生环保意识,有力的推动了文明校园、绿色校园的创建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