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生注意感知和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中小学生注意感知和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注意的品质
4、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自觉主动地把注意由一 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上。 判断:注意的转移就是注意的分散(对还是错?) 影响因素:



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 转移就越困难。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 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 个人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
材料分析题

小学二年级的王老师热情且热爱教育工作,她想给学 生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以使学生能够快乐 地学习。于是她对班级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 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 窗台撒还摆上了花草和植物,教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第二节 中小学生感知的发展与教育

上面有100个数字,请按顺序找出连续的15个数字来。如 21-35,14-28,33-47等,根据找到15个连续数字的时间来 判断你的注意力水平。 测试:找76-90。 你能用30-40秒时间找到,说明你注意力优秀,大约只有5% 的人能达到这个水平; 你能用40-90秒时间找到,说明你注意力正常; 如果你要用90-150秒,或者更长时间才能找到,说明你的 注意力较差,或说你是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人,需要加强 这方面的训练。
上面列出了20-69的50个数字,你试着用最短的时间找到3 个连续的数字。 如果你能在15秒内找到3个连续的数字,说明你的注意力水 平优秀; 如果你能在30秒内找到3个连续的数字,说明你的注意力水 平正常; 如果你要用60秒以上才能找到,说明你的注意力较差,还 需努力。
三、中小学生注意能力的培 养
有预定目的、 需要一定意志 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
如阅读时,自觉将注意力指向文章的
内容。当遇到困难时,人们通过意志努 力,使注意力坚持在所要集中和指向的 内容上。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 注意形式。只有人才具有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兼具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它与一定的目的、任务相联系,类似于有意注意, 但是又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因此又类似于无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的通常表现: 喜欢上某件事情,并沉浸其中。 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有意注意转化的条件: 兴趣与自动化水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感觉剥夺】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55名
自愿被试者分别孤单一人地关闭在几乎隔音的
(四)注意的种类
(一)根据注意时有无预定目的,是否需意志 努力
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
事先没有预定 的目的,也不 需要付出意志 努力的注意
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对那些强烈的、 新颖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的意识指向和集中, 往往是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产生的。 如,一些人正在谈话,忽然远处传来一声巨响, 大家都停下谈话,转头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三)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范围)
个体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主观因素:如个体经验、情绪等。
客观因素:如刺激物排列的特点等。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注意的品质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所持续的时间。 客观因素: 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复杂、变化) 主观因素: 人的积极性(态度积极,有浓厚兴趣) 人的身体状况(失眠、疲劳、生病——健康)
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初中生:能较好地完成教师安排的感知任务,能在没 有教师监督或指导的情况下,主动地排除其他刺激的 干扰,将注意力集中于预定的活动,但初中生在观察 时往往事先需要成人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被动性;
高中生:有较高的自觉性,能主动制订观察计划,有 意识地进行集中持久的观察,并能对观察活动进行自 我监控。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 指向性 集中性
指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 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 象
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特定 的对象上并深入下去
(二)注意的功能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
调节与 监督功能

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7 9
5
3
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1、限定完成学习任务的期限 2、养成注意重点的习惯 3、加强意志锻炼 4、节奏分明的学习与休息 5、运用特殊方法,训练注意力 (舒尔特方格法)
四、注意规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三)两种注意转化规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注意的品质

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 7~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 10~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 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 的注意稳定性。
注意的品质
3、注意的分配 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注意分配的条件: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很 熟练,或者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 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有密切关系。
注意的种类
类型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目的性 意志努力 无 有 有 不需要 需要 不需要
性质 低级、 自发的 高级、 自觉的
例如 窗外的歌声 学习、听课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最高级、 电脑打字 自觉性 “盲打”, 程度很 打毛衣不用 强 看
二、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1、目的性不断提高 2、内容逐步深化 3、品质逐步改善 (1)广度逐渐扩大 (2)稳定性逐步增强 (3)分配能力 (4)转移能力
1 23 17 10
18 4 6 15
24 8 13 25
12 22 3 7
5 16 9 11
21
2
19
14
20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找每张图表上的数 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 正常成年人的时间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 到十几秒。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