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指在循环血量和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心脏3排出的血液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的需要,渐进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4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一(一)基本病因51.原发性心肌损害6(1)心肌病变7(2)心肌代谢障碍82.心脏负荷过重9(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10(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11(二)诱因121.感染呼吸道感染时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132.心律失常143.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等154.血容量增加165.妊娠和分娩176.治疗不当18(三)发病机制191.Frank-Starling机制(心脏定律)202.心肌肥厚213.神经体液机制(1)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SAS)活性增高。
(2)22新钠肽(ANP)和脑钠肽(BNP)改变。
23(四)心脏重构24【临床表现】25(一)左心衰竭26主要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出量降低表现。
271.症状28(1)呼吸困难291)劳力性呼吸困难30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313)端坐呼吸32(2)咳嗽、咳痰、咯血33(3)其他症状342. 体征35(1)肺部体征36(2)心脏体征37(二)右心衰竭38主要为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391.症状402.体征41(1)心脏体征42(2)颈静脉充盈43(3)肝脏肿大44(4)水肿45(5)其他46(二)全心衰竭47左、右心衰竭发热临床表现并存。
48【并发症】491.心律失常502.电解质紊乱513.血栓栓塞5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531.血液、尿液检查542.心钠肽(ANP)和脑钠肽(BNP)553.静脉压升高564.X线检查575.超声心动图58(1)收缩功能以收缩末及舒张末的容量差计算左心室射血分59数(LVEF值)。
正常LVEF值>50%,LVEF值≦40%为收缩期心力衰竭60的诊断标准。
61(2)舒张功能62【诊断和鉴别诊断】63(一)诊断64诊断时需符合以下条件:①存在心力衰竭的症状(运动或休息时);②65有心功能不全的证据(休息时);③对抗心力衰竭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反应。
66(二)鉴别诊断671.支气管哮喘对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治疗有效,对支气管扩张68剂有效。
692.右心衰应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肾源性水肿等疾70病鉴别。
71【治疗】72心力衰竭治疗的目的是:①预防心力衰竭进行性加重;②改善或保持病人的73生活质量;③延长病人的寿命,提高存活率。
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基础病因74和诱因)、改善心力衰竭状态。
75(一)病因治疗761.去除基本病因772.去除诱因78(二)一般治疗791.休息802.控制钠盐813.适当的水分摄入824.其他83(三)药物治疗841.常规药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85剂和洋地黄制剂。
86(1)利尿剂是治疗心衰的药物中唯一可以改善水钠潴留的药物。
871)适应证存在或出现过水钠潴留的心衰病人,利尿剂缓解症状较其他药物88迅速,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缓解肺淤血和周围水肿,但单独使用利尿剂不能保89持心衰病人的长期稳定。
902)常用制剂: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913)合理使用利尿剂①排钾利尿应间歇使用,以使机体电解质有恢复平衡的92过程:而保钾利尿剂起效较慢,作用较弱故宜持续应用。
②排钾与保钾利尿剂93合用时,一般不必补充钾盐;保钾利尿剂不能与钾盐合用。
③根据病情轻重选94择利尿剂,利尿剂应与ACBI或β受体阻滞剂合用,而不能将利尿剂作为心衰的95单一治疗。
④肾功能不全时应选择袢利尿剂,禁用保钾利尿剂。
⑤根据治疗反96应调整剂量。
⑥注意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低镁、和低钠血症。
⑦注97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⑧噻嗪类对脂类代谢、糖代谢均有不良影响,并可引起高98尿酸血症。
99(2) ACEI ACEI可以缓解心衰病人的症状、抑制心脏重塑过程及改善病人100的长期预后。
1011)作用机制1022)适应症 ACEI适用于NYHA心功能I-IV级所有的病人ACEI均是心衰治103疗的基石。
1043)禁忌症①双侧肾动脉狭窄;②血肌酐水平升高(265μmol/L);③高105钾血症(>5.5mmol/L);④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血管神经性水肿、无尿106性肾衰竭或妊娠妇女,绝对禁止用ACEI。
1074)常用制剂1085)不良反应①刺激性干咳②低血压③肾功能恶化④高钾血109(3)β受体阻滞剂1101)作用机制1112)适应症慢性收缩性心衰NYHA心功能Ⅱ、Ⅲ级,病情稳定者。
1123)禁忌症①支气管痉挛性性疾病;②心动过缓(﹤55次/分);③二度及113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未安装心脏起搏器者;④有明显液体潴留,需大量利尿者,114⑤急性心衰;⑥难治性心衰需静脉给药者。
1154)常用制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
116由于β受体阻滞剂具有负性肌力作用,故临床上应用应十分谨慎。
待心衰稳117定后再使用利尿剂、ACEI的基础上应用。
需从小剂量开始。
1185)不良反应①液体潴留及心衰恶化②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③低血119压120(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其主要用于不能忍受AVEI者。
121(5)洋地黄制剂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 -K+ -ATP酶,使内流的钙122离子增多,从而发挥正性肌力作用。
通过兴奋迷走神经降低窦房结自律性,123减慢心率。
它是唯一不增加心衰死亡率的正性肌力药。
1241)适应症中、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病人,对心室率快速的心房颤动病人125特别有效。
1262)禁忌症①洋地黄过量或中毒;②肥厚性心肌病;③二度或高度房室传127导阻滞;④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⑤重度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并发肺水肿128者;⑥急性心肌梗死。
1293)抑制剂的选择地高辛、毛花苷C,为静脉注射制剂,适用于急性心130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时,特别适用于伴快速心室率房颤的心衰病人。
1314)洋地黄中毒的表现和处理132影响洋地黄中毒的因素133洋地黄中毒的表现134洋地黄中毒的处理1353.其他药物136(1)血管扩张剂1371)硝酸酯类 2)钙离子拮抗剂 3)硝普钠138(2)环腺苷酸依赖性正性肌力药1391)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3)钙增敏剂140(3)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141(四)其他治疗142血管重建、起搏器和置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血液超滤、心脏移植、心143脏再同步治疗。
1441452.急性心力衰竭146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导致心肌收缩力短时间内明显减低,致使心147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
分为急148性左心衰竭和急性右心衰竭。
149(一)病因1501.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1512.急性容量负荷过重1523.急性机械性阻塞或心脏压力负荷过重1534.严重心律失常1545.急性心室舒张受限1556.其他156(二)发病机制157临床表现:急性肺水肿,①突发极度的气急和焦虑;②咳嗽,咳粉红158色泡沫痰,③呼吸加快,大汗,皮肤冰冷,苍白,发绀。
④双肺布满湿罗159音和哮鸣音,⑤P2亢进,可闻及S3(第三心音)。
160【治疗】161分为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和新发的急性心衰,前者主要是控制和消除162诱因,治疗措施与慢性心衰基本相同,将用药途径由口服改为静脉应用即163可;后者多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治疗重点包括处理原发病、采用快速作164用的药物、必要时应用辅助机械装置和外科手术治疗。
165(一)体位166(二)高流量氧气吸入167鼻导管高流量(6-8L/min)吸氧,吸氧时可使用抗泡沫剂168(三)药物治疗1691.吗啡吗啡是治疗急性肺水肿极为有效的措施1702.利尿剂呋塞米20-40mg稀释后可静脉注射1713.血管扩张剂①硝酸甘油②硝普钠1724.洋地黄制剂可给予毛花苷C0.4mg,加入25%葡萄糖20ml内缓173慢静脉注射(5min) 2小时后用可再用0.2-0.4mg。
适用于心房颤动伴174快速心室率或原有心脏增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但重度二尖瓣狭窄175伴窦性心律者慎用。
1765.氨茶碱1776.糖皮质激素178179一、心力衰竭的定义180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心脏工作能力减损,引起心排血量降低,最后导181致静脉系统淤血及动脉系统灌注不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几乎所有的心脏疾病182发展到终末阶段都会出现心力衰竭。
183著名的心脏病学专家让•沃德教授曾说过,心力衰竭是心脏病医生治疗的最后184大战场。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提升,更多的患者从急性185心肌梗死后存活下来,使得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186二、心力衰竭的病因187心力衰竭的病因最常见的是冠心病,有统计显示冠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大约188为 45.6% 。
心脏瓣膜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以及老年退化性心脏瓣膜病,高189血压导致的心力衰竭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统计显示,由高血压导致的心力衰竭190占 12.9% 。
还有一些特定类型的心肌病或者是一些特定病因的心肌病,如酒精191类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等因素导致的心力衰竭。
192三、循环系统的血液循环途径193血液循环包括肺循环和体循环。
肺循环是血液从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在肺194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经过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体循环是从肺静脉流入左心195房氧和的血液进一步流入左心室,泵入主动脉,给全身的各个系统和脏器来供196血,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
197四、心力衰竭临床表现198心力衰竭根据部位不同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身衰竭。
199左心衰竭是指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发生的心力衰竭,临床上最常见。
左心衰200竭会导致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单纯的右心衰竭较少见,主要见于肺源201性心脏病和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右心衰时会导致体循环淤血的一系列表现。
左202右心同时受累会导致全心衰竭,出现体循环淤血、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203(一)左心衰竭2041 、左心衰的症状205左心衰后出现肺淤血,导致肺生命力下降,同时肺下壁充血浮肿,血浆和红206细胞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导致肺泡毛细血管膜丰厚性下降、影像过程延长,207影响气体交换,出现呼吸困难。
因此左心衰的病人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208困难,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
209( 1 )劳力性呼吸困难210早期表现为劳力性的呼吸困难。
患者在重体力活动时出现明显的气短,休息211后自行减轻。
主要原因是体力活动时肌肉进行竭力性收缩产生肌肉泵作用,促212进静脉回流,导致体循环回心血量增加,使更多的血液流入肺循环,导致肺淤213血加重。
214另外在体力活动时肌体的耗氧增加、心率加快,导致舒张期的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