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题目最低工资调整对东莞经济的影响系别专业年级学号姓名张三指导老师黎伟2013年月摘要2010年3月18日广东省人社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调高该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并相应提高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超过21.1%,该标准从今年5月1日起执行。
调高最低工资到底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三方面研究。
通过对了解东莞人群的薪金以及劳动成本占企业成本的状况来分析最低工资调整对东莞的企业、居民和经济的总体影响来说明了调整最低工资所带来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最低工资不仅可以缓解贫富矛盾滋生的问题提高广大工人的工资,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而且还缓解了民工荒问题、加速了东莞企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东莞最低工资经济影响目录绪论 (1)一、东莞目前的工资状况 (1)(一)东莞企业各职位的薪金状况 (1)(二)东莞最低工资的人群状况 (3)(三)东莞企业的基本状况 (4)(四)劳动力成本与东莞企业生产成本的关系 (4)二、对居民的影响 (5)(一)提升人民收入,共享发展成果 (5)(二)调整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 (6)(三)缓解了贫富差距 (7)三、对东莞企业的影响 (8)(一)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削弱了一部分企业的竞 (8)(二)有利于吸引更多劳动力来莞工作 (9)(三)迫使了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9)四、对东莞经济总体的影响 (10)(一)有利于东莞经济的稳定发展 (10)(二)加速了东莞企业转型升级 (10)(三)收入增加带动了东莞消费增长 (11)五、总结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最低工资调整对东莞的经济影响金融风暴时期,给我市出口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大量工厂倒闭、裁员致使大量劳动力流失。
随着国家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出台,经济开始复苏。
东莞企业也恢复生机,订单数量也开始增加。
但在此时民工荒的问题更加突出,为解决民工荒的问题,提高最低工资成为吸引外来劳工的最直接的方法。
调整最低工资却给在金融风暴里刚刚恢复过来的企业提高了劳动成本。
为了照顾我市的大部分企业在制定最低工资时应该综合我市的具体情况,分析最低工资的调整带来的影响。
一、东莞目前工资状况(一)东莞企业各职位的薪金状况为了了解东莞企业员工的薪酬状况,列举了名企业HR俱乐部统计了部分企业的部分职位资料表1 一般职员(年总收入)薪资对比分析图(元)资料来源:名企HR经理俱乐部东莞地区薪酬调查报告表2 一般职员(年总收入)薪资对比分析图(元)资料来源:名企HR 经理俱乐部东莞地区薪酬调查报告表3 经理级职员(年总收入)薪资对比(元)资料来源:名企HR 经理俱乐部东莞地区薪酬调查报告由上图表1和表2可知占企业大部分人群的一般职位员工拿着比最低工资高不了多少的人工,而占企业小部分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却拿着一般员工的4到8陪的人工。
(二)东莞最低工资人群状况东莞市的外来人口数量庞大,现有外来人口5009151人。
其中大部分从事着社会和企业的最基层工作为东莞的繁荣发展默默地辛勤劳动。
这群人在东莞各阶层中无疑与最低工资有着最大的关系,以下是部分企业的基层员工的薪金状况。
图1 基础员工(年总收入)薪资对比分析图(元)资料来源:名企HR经理俱乐部东莞地区薪酬调查报告由图1数据可知在闻名世界的工厂东莞市企业的基础工人却拿着最低工资水平的薪金。
由于收入水平较低,有效需求明显不足,消费结构单一。
在吃的方面,他们只能是温饱型;在穿的方面,他们很少买新衣服;在住的方面,很多家庭居住条件不好但却没有力量去改变;对高档消费品,他们不敢问津,不敢奢望。
而刚性支出(食品、教育、居住、社会保障)占消费支出比重偏大,使消费结构不合理、生活质量不高。
他们的社会保障支出偏小,生活难以得到真正保障。
近期部分物价(如水、电、燃料费用)的上涨使低收入人群的负担加重。
本轮物价上涨的大都是维持基本生活必需的商品和服务,对低收入家庭来说,生活必需品的涨价使他们本来仅处于温饱状况的生活更为艰难,粮、油、肉、菜这几类食品是目前涨幅最高的品种,此外,自来水、煤、液化气上的消费属于居民每天都要发生的“刚性”消费范畴,它们的涨价加重了低收入居民家庭的生活负担。
(三)东莞企业的基本状况2008年10月市值高达10亿港元的玩具王国合俊集团突然倒闭,合俊的倒闭无疑成为了东莞在金融风暴的标志性代表,大型企业的垮下来所产生的骨牌效应比中小企业更严重,因为从运输、物流、原材料供应商、酒店业都要一起陪葬。
金融海啸吹袭下,全球经济都难逃漫长的冬季。
占东莞大部分的外贸出来企业面临了巨大危机,企业订单大量减少。
一些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大量裁员,大量劳动力从东莞流失。
而更有甚者如合俊突然倒闭的给当地政府留下头痛的问题的企业不在少数。
2009年春节以来随着国家的刺激政策陆续出现效果,全球经济也开始复苏。
东莞的企业开始看到了春天的曙光,企业订单也渐渐增加。
但是由于东莞当地的外来人口政策和薪金消费水平令许多农民工选择收入更好的江浙地区、或在家就业,东莞对外来人口的魅力正慢慢的减小。
从种种迹象来看,东莞企业家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四)劳动力成本与东莞企业生产成本的关系东莞市闻名世界的“世界工厂”但是在外界眼中东莞的优势只在于低廉的劳动力,实际上许多已外贸为主的东莞企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劳动力成本成为了企业生产成本。
这些企业主要是通过压榨工人工资来赚取利润。
东莞的加工外贸是广东的缩影,我们可以通过一组广东的加工贸易与工资收入的数据了解其中的关系。
图2 广东加工贸易与工资收入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7 当职工、农民收入增加率上升的时候,广东对外贸易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的比例却呈现出下降的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导致广东加工贸易出口的下降。
很多企业是订单生产企业,但是第一单由香港商先拿了,转向内地中介,之后才是广东的这些加工贸易企业,在这过程中,利润己经在这些中间环节被瓜分了,到最后,真正的生产厂家只有较少利润可图了。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赚取利润的加工贸易企业不能继续再在广东获得收益。
这些企业要不就面临倒闭,要不就只能另谋出路。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原来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广东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使得原来就小的利润空间更小了,这将导致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下降。
二、对居民的影响(一)提升人民收入,共享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采用的是平均分配制度,也正是这样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人们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然而改革开放30年以来,是中国辉煌的30年。
在此期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中,经济体制改革迈的步伐最大,取得的成就也最大。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渐趋完善。
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分配方式实现了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向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分配格局的转变。
我国基本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一部分人凭借对资本、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占有很快富裕起来,快速拉开了收入差距。
许多群众甚至超过全国一半的群众为低消费人群。
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物价指数也在节节高升,对比与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收入在扣除物价增速后,低收入人群的工资增加显的更加微薄。
上调最低工资基数对于一些低收入的家庭无疑是带来了很大的福音,对未来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切实维护低收入人群的利益,提高最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使广大低收入群众能够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果。
(二)调整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东莞是制造业名城,许多企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由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劳动力成本已经占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大部分。
最低工资实施以后,由于成本增加,可能会导致外商投资的转移和撤离,这势必造成工人失业。
1.相比周边发展中国家,中国广阔的市场、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稳定的政治环境,在外资看来恐怕是难以割舍的。
2.东南沿海最低工资的实施和升级中的民工荒,也许会导致外资从该地区撤离。
但是,这种撤离的目的地更可能是中国大陆的中西部地区,没有理由相信投资会必然流出中国大陆。
见表4表4 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是否会使被调企业搬迁资料来源:劳动工资与社会保障—广东最低工资调研与统计测再模型研究3.周边一些小的经济体,比如越南,劳动力价格低廉,招商引资和经济增长的速度令人瞩目。
它会成为我们就业方面的一个威胁吗?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大量国际游资涌入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结果造成这些国家短时期内生产要素的价格猛涨。
可以预料,如果原本投资于中国的资本转而涌人越南等小型经济体,那么在边际水平上,相对于大量的外来投资,劳动力供给会被充分吸收,工资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在不久的将来会变为一种现实。
这一点已经在上个世纪的韩国身上得到了证明。
(三)缓解了贫富差距近几年来,贫富差距成为政府官员、社会公众和专家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由此引发的争论此起彼伏,甚至成为2004-2005年出现的“改革反思热”的重要诱因之一.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54.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
据此看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对于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专家学者尽管论述众多,但观点大同小异,归纳起来主要是:经济转型后的竞争机制导致的优胜劣汰;“效率优先”的市场型分配制度导致收入分配的差异性加大;经济“双重”转型条件下出现的“制度真空”和“双轨体制”,导致一部分人通过权钱交易、各种寻租和腐败等非规范性收入而暴富;地区和个人的素质、条件差异而导致的收入差异;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导致的行业收入差异;国家优先发展城市和东部地区的宏观政策导致的城乡差异和东西部差异;限制过高收入的税收政策和保证低收入者生活的社会保障政策的缺失放任了贫富差距的扩大等等。
低工资导致的高利润是贫富差距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工薪阶层都是低收入者,绝大多数利润占有者都是高收入阶层.国民收入在工资和利润之间的不同分割,将会改变两个阶层的相对收入差距。
提高工资将会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降低工资则会扩大贫富差距。
在马克思看来,工人只能得到相当于其劳动力价值的工资,也就是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工资水平。
不仅如此,马克思认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产生了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一方面作为劳动力的蓄水池,可以保证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运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