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咬伤的护理

动物咬伤的护理

动物咬伤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被动物咬伤的时间、部位、咬伤创面情况,患者的抵抗力、免疫力。

2、症状和体征发病初起时伤口周围麻木、疼痛,逐渐扩散到整个肢体;继之出现发热、烦躁、乏力、恐水、怕风、咽喉痉挛;最后导致瘫痪、昏迷、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有利齿造成的伤口深而窄,有无出血,伤口周围组织水肿。

二、护理措施
1、预防和控制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⑴保持病室安静;避免风、光、声的刺激;避免水的刺激,适当遮蔽输液装置。

专人护理,各种检查、治疗及护理尽量集中进行,或在应用镇静药后进行。

一旦发生痉挛,立即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等。

⑵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

2、局部处理: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伤口,伤口较浅可用 2%碘酊和 75%乙醇消毒包扎;伤口较深需立即彻底清创,用大量生理盐水、0.1%苯扎溴胺或 3%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冲洗,伤口不予缝合或包扎,以利引流。

早期患肢下垂,保持伤口清洁和引流通畅。

3、预防感染,及时全身治疗:①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并观察效果。

严格执行接触性隔离制度,接触患者时穿隔离衣、戴口罩和手套。

②于伤后当日、3、7、1
4、28 日各注射 1 次狂犬病疫苗,严
重者可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可联合使用干扰素,以增强保护效果。

4、补液和营养支持:发作期多流汗、流涎和不能饮水,常呈缺水状态,需静脉输液,补充能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可采用鼻饲饮食。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宣传狂犬病的预防措施,加强对动物的管理。

2、教育儿童不要接近、抚摸或挑逗猫、犬等动物,以防发生意外。

3、宣传被犬或其他动物咬伤后,尽早彻底进行伤口处理及注射狂犬病疫苗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注意事项
若儿童被犬抓伤但伤痕不明显,或被犬添有破损的皮肤,或与病犬有密切接触者,应尽早注射狂犬病疫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