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牙周病的检查 (2)PPT讲稿
牙周病的检查 (2)PPT讲稿
•观察并记录软垢和菌斑的量及分布。检查的结果可用菌斑指数来表示,
记录于牙周检查表。
•菌斑结果的记录也可用于菌斑控制记录卡,每个牙分为4个面记录,每
个牙面菌斑有或无,然后计算有菌斑牙面的百分率。
•菌斑百分率=有菌斑的牙面数
/受检牙面×100%
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
Silness和Loe 菌斑指数,目测加探查的方法,主要记录龈缘附近 菌斑厚度和量,而不单纯看菌斑的分布范围,缺点:主观性,作 为临床科研检查时,最好由同位检查者完成。
• 菌斑 • 软垢 • 牙石 • 色渍沉着
牙菌斑检查
直接观察法
牙菌斑染色法
• 直接观察法:通过肉眼或用口镜反观察,
或使用探针尖的侧面划过牙面,来判断牙 面及龈缘附近的菌斑和软垢量。菌斑量少 时薄而无色,应使用气枪将牙面吹干后仔 细观察。
牙菌斑染色法:用菌斑显示液(碱性品红)对牙菌斑进行染色, 易于观察。
记分标准DI-S:0=牙面上无软垢 1=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 2=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与2/3之间 3=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 CI-S: 0=龈上、龈下无牙石 1=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 2=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在牙面1/3与2/3之间,或牙颈部有 散在龈下牙石 3=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或牙颈部有连续而 厚的龈下牙石
Quigley-Hein 菌斑指数,菌斑显示剂显示菌斑在牙面上分布的部位和范 围,较客观。
Silness和Löe的菌斑指数及记分方法 记分标准
0=龈缘区无菌斑 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易见, 若用探针尖
的侧面可刮出菌斑
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 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
根据菌斑显示剂染色的范围判定菌斑指数(Quigley-Hein法) 记分标准
牙周病的检查 (2)课件
• 1、病史收集 • 掌握:系统病史、口腔病史、牙周病史收集内容。 • 2、牙周组织检查 • 掌握:口腔卫生状况的检查和记录,牙龈状况的检查和记录,牙周袋
和牙松动度的检查,根分叉的检查方法。
• 熟悉:各种牙周检查指标(菌斑指数、简化口腔卫生指数、牙龈指数
探诊出血)的意义及分级。
0=牙面无菌斑 1=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 2=牙颈部连续窄带状菌斑宽度不超过1mm 3=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1mm,但少于牙面1/3 4=菌斑覆盖面积至少占牙面1/3,但不超过2/3 5=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2/3或2/3以上
菌斑的检查主要靠菌斑染色,菌斑指数的的大小,是手术时机 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Eg.既往糖尿病史5年,药物控制,空腹血糖6.0mmol/l
个人史
• 口腔卫生习惯:
– 刷牙习惯、方法、工具、牙膏、牙线、漱口剂, 每天的次数等
• 抽烟史
女性还应包括月经史、是否怀孕等
二、牙周组织检查
• 口腔卫生状况检查 • 牙龈状况 • 牙周探针 • 牙松动度
口腔卫生状况 Oral Hygiene Status
②改良出血指数
• 用牙周探针轻探入龈沟或袋底,取出探针
30秒后,观察有无牙龈出血及其出血量。
③探诊出血
•探针后有无出血,记录为BOP阳性或阴性 •牙龈有无炎症的较客观指标 •探龈缘法和探袋底法 •过大的探诊压力可使BOP阳性位点增加 •如果BOP阳性位点比例很高,则表明炎症并
一、病史收集
1、主诉 2、现病史 3、既往史
牙周既往史 口腔病既往史 全身系统病史 4、个人史 5、家族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诉 chief complaint
• 格式:部位+症状/体征+时间 • 常见主诉:
牙龈出血、咀嚼无力 、牙齿间隙增大、牙齿松动、 口腔异味 Eg.“左侧后牙区”+“牙龈出血”+“半年”
• 3、合与咬合功能的检查 • 熟悉:正中合早接触及合干扰的概念及检查方法;合创伤的临床指征 • 了解:食物嵌塞的检查。 • 4、X线片检查 • 掌握:正常牙周组织的X线像、牙周炎时的X线像。 • 5、牙周病历的特点及要求 • 掌握:牙周系统病历的书写。 • 6、牙周炎的辅助诊断方法 • 了解:牙周微生物及龈沟液的检查。
既往史 past medical history
• 既往牙周病史:
– 是否患过牙周病,是否明确诊断,类型。病程长短,是否 经过诊治
• 既往口腔病史:
– 黏膜病,牙体牙髓疾病,外伤,肿瘤,正畸等
• 既往全身系统病史:
– 急慢性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心血管疾 病、糖尿病、乙肝、艾滋等传染病、药物过敏史、外伤手 术史
• 治疗计划的制定、治疗内容和拟采取的措施
顺序等需要立足于正确的诊断
• 诊断就是接诊患者,发现问题,找出原因,
提出可以解决或减轻该问题的治疗计划的一 个过程
• 诊断是一个个体化认知的过程
对诊断医生的要求
• 知识 • 兴趣 • 直觉 • 好奇心 • 耐心 • 判断力
会问 会听 会看 会探 会触 会判断
20个字以内,忌用专业术语
现病史 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 疾病的起病、发生、发展、演变、诱发因
素、伴随症状、诊疗经过
• 常见伴随症状: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移位、
食物嵌塞、口腔异味、牙龈肿痛溢脓、
• 需与主诉相呼应
• Eg.患者“半年”来出现“左侧后牙区”刷牙“牙龈
出血”,偶有咬硬物出血,伴有食物嵌塞及口腔异味, 无明显牙齿松动移位及牙龈肿胀溢脓,未行治疗,自 觉症状渐加重,为求治来诊。自发病来体重情况~
简化的口腔卫生指数(simplified oral hygiene index, OHI-S),
包括软垢指数(DI)和牙石指数(CI)
只检查六个牙(16、11、26、31的唇颊面,36、46舌 面)
客观、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广泛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简化口腔卫生指数(Greene和Vermillion指出)
牙龈的检查:
(1)、牙龈炎症 包括牙龈的颜色、形态、质地和出血情况: 应用指数记分法可以客观准确地判断 ①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l963年 提出、1967年修订 ②改良出血指数(bleeing index,BI) ③探诊出血(bleding on probing,BOP)
①牙龈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