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X项目质量创优策划书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年月日前言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目录目录 (3)第一章:工程概况 (6)第二章:创优目标 (9)第三章: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 (9)3.1组织机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职责分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图纸设计重点、工程重点部位识别 (12)4.1图纸设计重点 (12)4.2工程重点部位识别 (13)4.3进度风险识别 (14)4.4技术风险识别 (15)4.5成本风险识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规范和图集的选择 .. (16)5.1规范的选择 (16)5.2标准图集的选择(行业标准) (16)5.3公司质量图册 (17)第六章:创优资源保障 (17)6.1制度保障 (17)6.1.1项目部质量管理制度 (17)6.1.2对分包过程管理制度 (19)6.2进度保障措施 (20)6.2.1进度计划 (20)6.2.2节点部位进度控制 (20)6.2.3重点部位样板施工控制点 (23)6.3技术保障措施 (24)6.3.1施工方案及专项方案编制计划 (24)6.3.2检测仪器仪表及使用计划(包含送检计划) (24)6.4物资保障 (25)6.4.1物资进场验收 (25)6.4.2物资堆放的保护措施 (25)6.5劳务资源保障 (26)6.5.1队伍的选择 (26)6.5.2 劳务培训计划 (26)第七章:精品工程实施 (26)7.1深化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1深化设计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重点部位深化计划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样板实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重点部位的细部做法 (26)7.4实测实量 (85)7.4.1检验批及验收计划表 (85)7.4.2试验计划表 (86)7.4.3实测实量规范控制要点 (88)7.5质量通病预防 (116)7.6成品保护 (117)7.6.1保护对象识别 (117)7.6.2保护措施 (117)7.6.3常见部位成品保护措施 (119)第八章:项目人员培训计划 (123)第九章:资料管理 (123)9.1工程资料计划分工 (123)9.2文件规范化管理 (126)9.3工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26)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2.1机电安装工程概况第二章:创优目标第三章: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3.1精品工程项目组织架构精品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精品工程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3.2精品项目人员职责第四章:图纸设计重点、工程重点部位识别4.1图纸设计重点4.2工程重点部位识别4.3进度风险识别4.4技术风险识别第五章:规范和图集的选择5.1规范的选择5.2标准图集的选择(行业标准)(为了创优需要,通风工程将列入项目重点控制对象)5.3公司质量图册第六章:创优资源保障6.1制度保障6.1.1项目部质量管理制度6.1.2对分包过程管理制度6.2进度保障措施6.2.1进度计划6.2.2节点部位进度控制6.2.3重点部位样板施工控制点6.3技术保障措施6.3.1施工方案及专项方案编制计划6.3.2检测仪器仪表及使用计划(包含送检计划)6.4物资保障6.4.1物资进场验收6.4.2物资堆放的保护措施物资堆放的保护措施6.5劳务资源保障6.5.1队伍的选择6.5.2 劳务培训计划(按照要求,每周对现场各工序进行培训)第七章:精品工程实施7.1 BIM组织与应用环境7.1.1 BIM应用目标建立全生命周期的BIM服务,基于BIM的全专业深化设计,为整个施工及运维管理提供高效、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此,项目部成立了BIM小组。
7.1.2 团队组织本项目的BIM团队主要由项目管理人员组成,由公司技术总工担任深化设计顾问,在BIM工作的策划和实施阶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由公司技术部(BIM)组建指导小组,指导项目BIM工作。
7.1.3 应用措施为解决高层复杂机电专业深化设计难题,本项目BIM小组探索出了一条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开工后,由施工单位搭建BIM平台,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建立各专业模型,校核无误后对各专业进行综合排布,结合现场实际对原设计中不合理处予以消除,并绘制管道联合支架。
随后组织各单位对深化设计成果进行联合评审,BIM团队针对评审提出的合理建议进行完善。
若无异议,由甲方代表签字,送递至设计XX区进行确认,并出图作为深化设计后的施工图纸。
该流程可简单概括为6个步骤:建立模型、系统校核、综合排布、支架设计、联合评审、出图施工,如图3所示。
7.2.1 BIM技术在精品工程创建中的作用7.2.1.1 机电深化设计本项目的BIM的深化设计应用主要有以下6个部分:(1)该流程可简单概括为:建立模型、系统校核、综合排布、支架设计、联合评审、出图施工。
项目部根据综合管线排布,下发给分包的支架的大样图7.2.1.1 机电深化出图BIM深化设计完成后,需要将各专业的图纸导出成CAD格式,用于指导现场施工:管道支架深化图综合支架平面图第八章精品工程的实施8.3重点部位的细部做法8.1屋面部分8.1.1雨水斗安装1、工艺方法依据图集09S302雨水斗选用及安装图集进行深化,然后根据土建屋面做法预留孔洞,土建结构施工完毕后,根据深化的尺寸进行雨水斗的安装,安装完毕后做好成品保护。
2、控制要点①明确土建屋面的详细做法,注意坡向,坡度;屋面雨水盖板表面光滑安装位置平整、居中、油漆、标识字体大小合适、排布均匀、雨水斗篦子安装与地板砖勾缝协调一致、外形清晰美观。
②确保土建的装饰分隔线在雨水口中心线交叉。
3、质量要求①雨水斗应该固定在承重结构上。
雨水斗边缘与屋面相连接处应严密不漏。
②雨水斗篦子面要与建筑完成面平齐。
4、亮点展示侧排雨水斗安装详图侧排雨水斗安装完成效果图直排雨水斗安装效果图8.1.2出屋面管道安装1、工艺方法根据给排水施工图以及建筑图纸,确定管道坐标、预留孔洞是否正确,确定无误后,进行刚性防水套管的预埋和管道安装。
2、控制要点①防水密封严密。
②刚性防水套管安装正确,封堵规范。
(细部做法严格参照图集02S404)3、质量要求①在上人屋面,通气管口出屋面2m,并做防雷接地。
②在不上人屋面,通气管高度高出屋面300mm,并且应大于当地最大积雪厚度,顶端应装设风帽。
③通气管道接地扁钢方向;扁钢油漆斜条纹涂刷,标识牌安装对称,高度一致,管道与支墩颜色一致,管道及扁钢油漆鲜艳分明,管道刷油漆前处理光滑接地扁钢与通气管制作安装紧密、美观;油漆后表面无污染、螺杆丝头安装有圆头不锈钢螺母。
4、亮点展示出屋面管道根部处理详图出屋面排水通气管道安装出屋面的管道,进行防雷接地,扁钢的弧度与管道紧密连接,屋面接地管道跨接接地标志清楚,扁钢连接使用不锈钢圆头螺帽。
8.1.3风机风机接地1、工艺方法1.1 风机电源线、预留接地本项目风机由其他单位施工,在基础施工之前确定风机的方位,用10mm2的铜芯线做接地连接。
亮点展示风机的电源线及接地做法屋面风机的整体效果8.1.4避雷带安装(1)工艺方法核实安装位置、避雷针底座螺孔尺寸,检查预埋螺栓露出基础面高度是否符合规定;使避雷针三根主筋相互对准,直到调直为止;对称放置2根连接圆钢(加强筋),焊接避雷针钢筋架之间的连接圆钢,并做好防腐;避雷针就位后应及时拧紧底座螺栓,并施加防松措施;清理避雷针基础面及底座上的杂物,并用水冲洗干净;用混凝土抹帽,顶部呈球面状,以能覆盖基础螺栓为宜。
(2)控制要点整体垂直度、金属表面防腐层、圆钢规格及焊接质量(3)质量要求①建筑物柱顶的两根主筋用φ10的镀锌圆钢跨接,使引下线超过女儿墙顶②屋面用金属栏杆做避雷带,应有明显的过度焊接。
若采用焊接,焊缝应饱满无遗漏,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应完整。
③防雷接地做完以后按照规范要求做接地电阻测试。
(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拐弯角大样图扁钢搭接处刷黄绿相间漆补偿伸缩大样图钢爬梯接地极防雷接地托架的细部做法(用10mm2的多股软铜线做接地跨接,用不锈钢圆头螺帽固定)8.2管井部分8.2.1综合排布1、工艺方法按照管线综合排布的原则与水暖施工图纸的相关要求进行深化设计,管道支架采用由槽钢焊接而成的联合支架。
2、控制要点①管道标高、支架形式。
(详见综合排布图)②排布合理;满足使用及功能要求,便于检修。
支架颜色:颜色面漆使用孔雀蓝(宝塔山),底漆使用铁红(宝塔山)。
3、质量要求①管井管道排布美观,整齐,支架标高一致。
②管道井套管居中固定,封堵良好,套管端面光滑,美观。
4、亮点展示管井管道综合排布CAD图管井管道综合排布三维图井管道底部细部处理(细部管道承重支架标准做法做法弄成不锈钢)支架的倒角做法(所有支架综合支架的整体效果(实物)倒45度圆角)--(实物)8.1.2套管安装1、工艺方法按照管道管径及所穿楼板厚度加工套管(套管直径比保温管外径大1号,比非保温管外径大2号)。
套管顶部高出楼板装饰面20mm,有防水要求的高出50mm。
套管安装前对套管内壁进行防腐处理,将套管套入管道,固定调直,使套管居中固定,同时保证套管下部与楼面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