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费下载】西方文学自测题库及参考答案 19世纪1

【免费下载】西方文学自测题库及参考答案 19世纪1

西方文学自测题及参考答案第六章19世纪文学(一)一、单项选择题1.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是(B)。

A.海德堡浪漫派 B.耶拿派 C.湖畔派 D.“自然派”2.1805年左右,德国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了《隐士报》形成的文学流派是(C)。

A.耶拿派 B.湖畔派 C.海德堡浪漫派 D.“自然派”3.德国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名称,并且系统的阐述了前期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作家是(B)。

A.格林兄弟 B.施莱格尔兄弟 C.诺瓦利斯 D.蒂克4.海涅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的论著是(B)。

A.《<克伦威尔>序言》 B.《论浪漫派》 C.《拉辛和莎士比亚》 D.《拉奥孔》5.海涅的早期代表作是(B)。

A.《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 B.《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C.《论浪漫派》 D.《罗曼采罗》6.英国“湖畔派”中成就最高的诗人是(A)A.华兹华斯 B.柯勒律治 C.骚塞 D.司各特7.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B)。

A.拜伦 B.雪莱 C.济慈 D.华兹华斯8.首先体现雪来“预言”的长诗是(A)。

A.《麦布女王》 B.《伊斯兰起义》 C.《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D.《西风颂》9.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西风颂》,这首诗的作者是(B)。

A.拜伦 B.雪莱 C.济慈 D.华兹华斯10.司各特是19世纪前30年英国最主要的作家之一。

1833年司各特的去世标志着(B)。

A.英国浪漫主义的开始 B.英国浪漫主义的结束C.英国现实主义的开始 D.英国现实主义的结束11.《傲慢与偏见》的作家是(D)。

A.司各特 B.济慈 C.哈代 D.奥斯丁12.标志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最后胜利的是剧作《欧那尼》的演出.这部剧作的作者是(C)。

A.拜伦 B.雪莱 C.雨果 D.席勒13.《阿达拉》和《勒内》两部中篇小说的作者是(C)。

A.拉马丁 B.维尼 C.夏多布里昂 D.大仲马14.法国文学中第一个“世纪病”的形象是(B)。

A.欧那尼 B.勒内 C.夏克塔斯 D.黛尔菲娜15.被成为法国的“莎士比亚”,写有自传体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的作家是(C)。

A.乔治·桑 B.拉马丁 C.缪塞 D.雨果16.法国浪漫派的领袖是(C)。

A.夏多布里昂 B.乔治·桑 C.雨果 D.缪塞17.《基督山伯爵》的作者是(B)。

A.司各特 B.大仲马 C.小仲马 D.缪塞18.具有空想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康素爱罗》和《安吉堡的磨工》的作者是(A)。

A.乔治·桑 B.小仲马 C.雨果 D.缪塞19.乔治·桑的代表作是(B)。

A.《安蒂亚娜》 B.《康素埃洛》 C.《安吉堡的磨工》 D.《魔沼》20.《茶花女》的作者是(D)。

A.蒂克 B.大仲马 C.乔治·桑 D.小仲马21.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抒情诗人、俄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人是(C)。

A.普希金 B.莱蒙托夫 C.茹科夫斯基 D.雷列耶夫22.对杀害普希金的凶犯,对炮制这样一个谋杀活动的沙皇政府发出了强烈的抗议的诗篇《诗人之死》的作者是(D)。

A.茹科夫斯基 B.雷列耶夫 C.果戈里 D.莱蒙托夫23.被誉为“俄国第一部社会心理小说”的作品是(C)。

A.《死魂灵》 B.《安娜·卡列尼娜》 C.《当代英雄》 D.《被侮辱与被损害的》24.美国建国后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作家,有“美国文学之父”之称的作家是(B)。

A.欧·亨利 B.华盛顿·欧文 C.惠特曼 D.库柏25.被誉为“美国的华尔特·司各特”,擅长在冒险故事中引入历史的细节的美国作家是(D)。

A.华盛顿·欧文 B.马克·土温 C.惠特曼 D.库柏26.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唯美倾向的作家、被誉为西方现代派远祖的作家是(C)。

A.华盛顿·欧文 B.库柏 C.爱伦·坡 D.霍桑27.爱默生的代表作是(A)。

A.《散文集》 B.《失窃的信》 C.《红字》 D.《探路者》28.霍桑是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D)。

A.《重讲一遍的故事》 B.《古屋青苔》 C.《玉石雕像》 D.《红字》29.《红字》的主人公是(A)。

A.海涅特·白兰 B.纳蒂·班波 C.瑞普·凡·温克尔 D.毕巧林30.《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到顶峰的产物,其作者是(D)。

A.爱伦·坡 B.爱默生 C.霍桑 D.惠特曼31.1813年——1816年完成一组《东方叙事诗》,声誉遍及欧洲的英国诗人是(B)。

A.雪莱 B.拜伦C.济慈 D.司各特32.拜伦的一部未完成的长篇讽刺叙事诗(或称诗体小说)是(C)。

A.《曼弗雷德》 B.《该隐》C.《唐·璜》 D.《恰尔德·哈罗德游记》33.雨果晚年描写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是(C)。

A.《悲惨世界》 B.《海上劳工》 C.《九三年》 D.《笑面人》34.《巴黎圣母院》的女主人公是(C)。

A.芳汀 B.玛塞特 C.爱斯梅拉达尔 D.圣母35.“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点出自雨果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是(D)。

A.《悲惨世界》 B.《巴黎圣母院》 C.《海上劳工》 D.《九三年》36.俄国浪漫主义的重要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B)。

A.茹科夫斯基 B.普希金 C.别林斯基 D.涅克拉索夫37.开俄国文学抒写小人物命运之先河的作品是(A)。

A.《驿站长》 B.《上尉的女儿》 C.《高加索的俘虏》 D.《叶甫盖尼·奥涅金》38.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石是(D)。

A.《死魂灵》 B.《当代英雄》 C.《上尉的女儿》 D.《叶甫盖尼·奥涅金》39.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的人”典型是(C)。

A.毕巧林 B.罗亭 C.奥涅金 D.奥勃洛摩夫40.《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被普希金称为“我可爱的理想”的人物是(D)。

A.奥涅金 B.连斯基 C.奥尔伽 D.达吉雅娜二、多项选择题1.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是( ABCDE)。

A.英国工业革命 B.法国大革命C.思想领域的浪漫主义思潮 D.18世纪文学传统E.对古典主义的反抗2.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有(ABCD)。

A. 强烈的主观色彩B.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C. 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喜欢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D. 注重艺术效果E. 注重细节描写4.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所谓“湖畔派”三诗人。

他们是(ACD)。

A.华兹华斯 B.拜伦C.柯勒律治 D.骚塞 E.雪莱5.雨果的长篇小说主要有(ACD)。

A.《海上劳工》 B.《黄昏之歌》C.《悲惨的世界》 D.《巴黎圣母院》 E.《光和影》6.《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有(BCD)。

A.冉阿让 B.爱斯梅拉尔达C.伽西莫多 D.克洛德 E.芳汀7.《悲惨的世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ABCDE)。

A.对贫苦人民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B.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揭露和控诉C.谴责了资产阶级法律的残酷D.热情歌颂了共和党人的英勇斗争精神E.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8.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的”的普希金的两部作品是(BC)。

A.《强盗兄弟》 B.《上尉的女儿》C.《叶甫盖尼·奥涅金》 D.《驿站长》 E.《茨冈》三、专用术语解释1.浪漫主义文学2.“世纪病”3.“多余人”4.“湖畔派”5.“拜伦式英雄”6.“美丑对照原则”四、理解简答题1.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草叶集》的思想内容及“草叶”。

3.《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和“美丑对照原则”的表现。

4.《悲惨世界》的创作目的、思想内容和主题。

五、综合论述题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条件。

2.《唐·璜》中唐·璜形象分析。

3.《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表现。

第六章19世纪文学(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B 4.B 5.B 6.A 7.B 8.A 9.B 10.B 11.D 12.C 13.C 14.B 15.C 16.C17.B 18.A 19.B 20.D 21.C 22.D23.C 24.B 25.D 26.C 27.A 28.D 29.A 30.D 31.B32.C 33.C 34.C 35.D 36.B 37.A 38.D 39.C 40.D二、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CD 3.ABC 4. ACD 5.ACD 6.BCD 7.ABCDE 8.BC三、专用术语解释1.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古已有之。

作为文学思潮,则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

这一时期是欧洲社会人的精神和个性解放时期。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局面,以及启蒙思想的破灭,使人们处于惶惶与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形成为一股潮流。

浪漫主义即是这股潮流的文学折射。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强烈的主观色彩;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喜欢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注重艺术效果。

2.“世纪病”: 18世纪后半期在大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丧失了一切的贵族青年,在现实生活里找不到自己的地位,从而产生了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阴暗的心理和郁郁寡欢的情怀。

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的中篇小说《勒内》的同名主人公,生性孤僻、忧郁,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整日在冥思遐想中排遣他的忧郁,在孤独的漂泊中消磨着年轻人的生命。

这是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世纪病”的形象。

3.“多余人”指俄国文学中一批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这些人的性格和气质远远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但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在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所以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同时又非常脆弱。

他们希望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这个社会彻底决裂。

所以他们不会与社会正面对抗,其生活态度往往是消极的逃避,成为“多余人”。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典型。

4.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三人都在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而且都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都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来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

5.拜伦《东方叙事诗》中的主人公都是侠骨柔情的硬汉,不论是海盗还是异教徒、被放逐者,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这些主人公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6.“美丑对照原则”是法国作家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所提出的创作与审美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大自然中美与丑并存,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恶善并存,黑暗光明相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