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学习目标:1.了解并能举例说明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
2.知道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能举例说明园林、建筑等主要审美特征。
3.树立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的正确的审美观。
学习重难点:重点: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和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
难点: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自然美形成的地理原因。
学习过程:导入: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让我们共同来发现美,欣赏美。
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从总体上可分为哪两大类:自然美和人工美。
(板书)(十分钟完成讲学稿的自主学习部分)学生展示:一、自然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概念: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类型: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学生结合自身体会来吾讲四“美”)A.形象美——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学生总结特征及举例)(1)概念: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地貌的形态美: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雄、奇、险、秀、幽等特征,并有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说。
(3)其他形态美:茫茫大漠、浩渺烟波之旷,如渊深壑、迷离秘洞之奥,原始丛林、广袤荒原之野,也成为自然景观形象美的重要方面。
(图3.1华山之险图3.2峨眉之秀)从图中照片可以看出险、秀体现在哪里:从视觉上“险”的构成成分是:高大、陡崖、窄路、光滑的岩石、稀少的植被等。
构成“秀”则是:深谷、茂盛的植被、生有苔藓的岩石、潺潺的溪流等。
活动: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华山的“险”和峨眉山的“秀”。
(提示:华山之所以险要,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华山为一断块山,断层呈东西向延伸,断层北侧下降,形成渭河平原,南侧上升形成华山。
加上岩石中节理发育,长期受雨水的渗透和侵蚀,逐渐形成了如今华山的层峦叠嶂的雄伟景观。
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林木葱茏,色彩碧翠,山石很少裸露,山体线条柔美、流畅,山明水秀,名山中典型的秀美形象。
)B.色彩美——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
同一地区自然景观的色彩随着一日之内的时间变化,一年之内的季节变化,以及阴晴雨雪等的天气变化也变化万千。
自然景观四季的色彩美表现:春翡、夏翠、秋金、冬银(图3.3北京香山秋色)图片展现了秋天丰富的色彩。
这种植物因季节而呈现的色彩,随观赏距离和光照的不同而变化。
北京香山在深秋季节以“霜重色愈浓”。
(九寨沟的五彩池)C.动态美动与静是相对而言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山为水动,水回山转。
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都使自然景观展示出动态美。
(图3.4庐山三叠泉瀑布)通过图片,庐山三叠泉瀑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美,瀑布经过三级台阶,上下三折而落,一叠如云如絮,喷薄吞吐;二叠萦回作态,珠进玉碎;三叠双管齐下,直下龙潭,总落差达600米。
D.朦胧美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朦胧美展现出一种天地交融、浑然一体、虚无缥缈的景象,创造出“仙境”的意境,使人顿生飘飘欲仙的感觉。
(图3.5烟雨迷蒙的西湖)感受烟雨迷蒙的西湖的朦胧美。
探究活动:分析造成西湖烟雨迷蒙的朦胧美的自然地理原因。
(从5、6月份江淮准静止锋控制的角度理解。
)二、人工美(劳动人民独具匠心)主要类型:古典园林美、古建筑和古遗迹美、民俗风情美、书画艺术美、雕塑艺术美等。
A.古典园林美:基本要素:由山、水、花木、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组合特点:把大自然的美景到有限的空间内B.古建筑美: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民居等。
举例:故宫、赵州桥C、民俗风情美庙会、节日等D、书画、雕塑艺术美等(龙门石窟)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物(人工美),如亭台楼阁、桥梁、寺庙等,本来是为了实用,如半山建亭,是为了游人途中休息,水上架桥是为了方便游览,但建造者按照美的规律,精心设计建造、精心装饰,有的还请著名书画家题写匾额楹联,使之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审美意义。
它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
图3.6城市雕塑、位于兰州城南黄河之滨的巨型雕塑——《黄河母亲》。
三、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和谐美)现今仍保持着原始形态的自然地域已经越来越少了。
古今中外众多的自然景观都留有人工的痕迹。
使这些人工痕迹与自然相映成趣,需要人们从和谐美的角度去巧妙安排。
巩固练习:素能提升我能成功板书设计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一、自然美1.形象美:特征:雄、奇、险、秀、幽、野、奥、旷举例:泰、黄、华、峨眉、青城、大漠等2.色彩美类型:山色、石色、水色、天色、生物色举例:九寨沟的五彩池3.动态美类型:山为水动、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举例:庐山三叠泉瀑布,春翡、夏翠、秋金、冬银4.朦胧美类型: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举例:烟雨迷蒙的西湖二、人工美1.古典园林美2.古建筑美3.民情风俗美4.书画、雕塑艺术美三、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教学反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品诗赏画。
美在其中。
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课标定位:1.了解并能举例说明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
2.知道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能举例说明园林、建筑等主要审美特征。
重、难点:重点: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和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
难点: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自然美形成的地理原因。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美和美。
一、自然美概念: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类型:美、美、美、美等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A.形象美——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1)概念:(2)地貌的形态美: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的形象美感有所不同。
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奇、、、幽等特征,并有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天下险、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说。
(3)其他:茫茫大漠、浩渺烟波之,如渊深壑、迷离秘洞之,原始丛林、广袤荒原之。
B.色彩美——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颜色不同的、、、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
自然景观四季的色彩美表现:春、夏、秋、冬银(欣赏图3.3北京香山秋色“色愈浓”的红叶。
)C.动态美动与静是相对而言的,静中有,中有静。
山为水动,水回山转。
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都使自然景观展示出动态美。
(欣赏图3.4庐山三叠泉瀑布)D.朦胧美烟、、、,以及晨曦、暮霭,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欣赏图3.5烟雨迷蒙的西湖,感受烟雨迷蒙的西湖的朦胧美。
)2、人工美主要类型:美、古建筑和古遗迹美、美、书画艺术美、雕塑艺术美等。
A.B.古典园林美:由、、花木、建筑(桥、亭、廊)四种基本要素组合,我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人工美与自然美合为一体。
C.古建筑美: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民居等。
古建筑美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
C.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如民俗风情美、书画、雕塑艺术美等)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物(人工美),如、桥梁、等,建造者按照美的规律,精心设计建造、精心装饰,有的还请著名书画家题写匾额楹联,具有审美意义。
它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
(欣赏图3.6城市雕塑图《黄河母亲》)素能提升我能成功一、完成表格二、选择:1、黄山天下奇、青城天下幽体现()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2、“船上看山如走马,倏〔Shū〕忽过去数百群”,这是苏东坡泛舟观景所得的()A.形象美 B.色彩美C.动态美 D.朦胧美3、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是指的美景。
()A.形象美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反映了旅游景观的()A.形象美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5、茫茫大漠、浩渺烟波之旷,如渊深壑、迷离秘洞之奥,原始丛林、广袤荒原之野()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6、古典园林之美主要体现在()A.人化自然,自然人化 B、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美C、与自然和谐D、序列组合7.“云雾飘忽、水面烟云”反映了旅游景观的() A.形象美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三、泰山佛光是岱顶奇观。
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光”。
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
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6-8月中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之时。
佛光体现了美课外探究活动:试分析新安县某一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后与他人交流。
(①通过野外采集、拍摄、上网等方式收集资料,如龙潭峡、千唐之斋、青要山等。
②加深学生对景观美的丰富性的理解,加深对家乡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