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科学技术社会规范及运行

10科学技术社会规范及运行


科学组织形式
正式组织:有正式的规章制度和按程序产 生的权力机构。如学会、科学组织机构等
○ 学会是科学共同体诸种形式中人员最为广泛的 社会外在组织形式。它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职 业科学家团体。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学会 在历史上是从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成立后才开 始形成的。学会的主要任务是学术交流。在现 代国家里,各种学会也是政府领导科学技术的 智囊团和思想库,是促进社会科技事业发展的 有组织的力量。
哲学家 为科学而
传统
科学
工匠 科学就是 传统 解决问题
近代化
内圣
外 王
独立性(Originality)
科学是对未知世界的发现,科学研究成果总 应该是新颖的。一项科学研究没有给人类的 科学知识大厦增添新内容,则无所谓贡献于 科学。
独立性或创造性理应成为一种习性或规范。但是, 获得它的条件过于苛刻,它需要在漫长的历史中 养成。
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 也没有合法调序选出的领导机构。
常见的两种非正式组织:
学派 无形学院
学派
学派没有规章制度和权力机构
学派是由一些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学术 思想的人组成的,他们保持着密切的 学术联系与科研合作关系,并有公认 的学术权威为自己的带头人。学派具 有内聚性、整体性、传统性和排它性 等特征。
学派的作用:
○学派保护新思想,有助于它们 的的生存和发展。
○学派有助于学术争鸣,开展学 术批评,排除错误,发展真理。
无形学院
○ “无形学院”一词是科学史家对英国皇家学会 前身的活动形式的称呼。
○ 一批对科学感兴趣的人,其中包括教授、医生、 神学家等,从1644年起定期聚会,讨论一些自 然科学问题。他们自称它为无形学院。1648年 因为伦敦战局不稳,活动的中心从伦敦转移到牛 津。1660年,因政局趋于稳定,活动中心又转 回到伦敦。随着无形学院的队伍扩大,在1660 年的一次集会上,宣布正式成立一个促进物理— —数学实验知识的学院。不久经国王批准,这学 院变成以促进自然科学知识为宗旨的皇家学会。
权力与知识有何关系?
F·培根早就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power)”。
法国学者福柯在“知识就是力量”的基础上, 进一步补充认为,知识既是力量的工具,又 是力量的结果。
力量的结果是指知识因力量而得以增长。
的原因(异化为异 己的力量)。
科学社会中的权力
权力作为社会的基础关系,同样 也出现在科学活动之中,主要来 源于:
思想传统(世界观与信念的约束力) 权威(个人的影响力) 行为规范(教育与科研规范规训权力) 组织中的政治关系(学术委员会的权
力)
科学成为信息社会权力的主要来源
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权力的 转移》中提出,随着社会技术形态 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 的顺序发展,社会权力基础的重点 也从武力转移到财富,再迁移至知 识。
10.2 科学家角色与科学组织
科学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与 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 义务和行为模式。它是对于处于特定地位上 人们行为的期待,也是社会组织或群体的基 础。
古代并没有出现科学家角色,当时主要有哲 学家、医生和占星家等。
科学家一词出现于1831年,由惠威尔创立。
宽容的精神:在批判他人的同时,同样需要 平和地接受他人的批评;要容忍不同学术观 点的存在。0
无形学院的特点
(1)无形学院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学科, 学术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都对某一研究 感兴趣。
(2)学科际的无形学院具有很强的创造 性作用,是新学科的起点。
(3)无形学院代表着复杂的和易变的研 究与交流的 前沿。他们产生的知识在更 大的共同体内检验。
10.3 科学家的精神气质
精神气质(ethos)按意思翻译 为社会精神特质。社会精神特 质指一种特定的人、民族、文 化或社会活动所特有的性情、 气质、个性或基本的价值。
10.1 科学的权力维度
社会体制实质上是稳定权力结 构的展现。
稳定的 权力
体制化
展现权力的 社会体制
什么是权力(power)?
过程论的定义:权力是预期效果 的产生。(罗素:《权力论》)
能力论的定义:“权力是某些人 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 ([美]丹尼斯·朗:《权力论》)
什么是预期效果:让其他人做他 们不想做而“我”相做的事情。
科学正式组织的作用:
正式组织是当代多数国家科学社会建制的主要 组成,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形式。
正式组织是社会科学技术活动的主要载体。 正式组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社会力量。 随着科技正式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的提升,
科学技术工作者通过正式组织对社会的影响逐 渐加大,并成为主要的社会群体之一。
相反的习性也可能受传统的庇护。有教养的模仿、 优雅的转述和富有自豪感的引进,正在关于“创 新”的天吼声中养成另一种文化品质。
怀疑主义(Scepticism)
科学家们怀疑一切。对于科学知识,无论 是新的还是旧的,都应该持续地仔细检查 可能的事实错误或论证的矛盾。
批判的精神:对已有的知识保持有条件的怀 疑态度;
普遍性(Universalism)
科学知识不存在特殊权益的根源。
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发现成果
和理论论证应该根据它们内在的 价值来衡量,不管提出者的国籍、 民族、宗教、阶级、年龄或科学 上的地位是什么。
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
为科学而科学,科学家进行研究和提供成 果时,除了促进知识以外,不应该有其它 动机。他们在接受或排斥任何具体科学思 想时, 应该不计个人利益。
学术科学的精神气质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于 1942年首先提出了一套学 术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包括五条规范(CUDOS)。
公有性(Communism)
这一规范要求研究者不占有和垄断科学成 果。原则上科学成果属于全人类。因为科 学成果是不同时代的智慧累积的结果,而 且还是同时代不个体思想交流的结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