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幸福的语文教师
德昌县巴洞九年制学校李明德
摘要:语文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基础是上好自己的语文课。
好的语文课是学生喜欢的,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上的语文呢?只有依靠语文科的特征,凸显课堂魅力,设计好每一堂课,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多向名师学习,锤炼出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让学生逐步喜欢上你的语文课,从而作一个幸福的语文教师
关键词:幸福教师效率质量
怎样做一个幸福的语文教师?那就是要做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既能够有高的教学效率,又要让学生喜欢你,还要能品尝出语文教学的醇美,在教学历程中获得身心的愉悦。
其关键是要借助课堂的载体展现教师的魅力,让学生喜欢你上的课,主动融入课堂,师生合作演奏一首首愉悦的课堂教学之歌。
下面将自己在三十几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感受作一个总结,请同行斧正。
一、突显凸显语文的课堂魅力,尽量将语文课上得朴实无华。
遵循语文课的规律,抓住语文课堂的根本-----语言和文字魅力,让学生在享受语言文字的美妙中喜爱语文。
最精彩的语文课是朴实无华的!目前有一种倾向就是把简单的语文课搞复杂了,语文课上得五花八门,美其名曰“创新教育”、“新课改”。
其实语文课就应该简简单单,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比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句诗,四十个学生就会四十幅不同的美妙画面,老师只需要让学生通过读读读背背,在背读中感悟,在简单交流,效果就很好了,何必要按老师的意愿去创设画面,甚至做一个PPt呢?所以,语文课最精妙之处就是朴实无华,只要要真正做到朴实无华,就是突显语文的课堂魅力。
今天信息技术虽然已经走进语文课堂,但朴实无华的语文课堂,仍然象傲雪的梅花那样,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不容置疑,合理的运用一些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能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形象感,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要制作大量的课件,或设计一些精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
因为,语文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内涵,决定了语文课堂要体现原生态,要给学生留下大量的想象空间,她不能刻意包装,更不需要作秀,很多时候就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
嘴,简简单单的,读读书,写写字,背背课文。
就像李镇西老师在“《语文建设》访谈录”中说的那样“我主张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多读,多写,多背。
”“语文学习其实就这么简单。
”表面看来,这跟传统的一贯模式差不多,但只要老师把功夫做足了,能在课堂上展示魅力,语文课就会很成功。
成功的语文课首先要突显课堂的魅力。
李镇西如是说:课堂的魅力,其实就是教师个人的魅力:激情,机智,亲和力,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到了这个境界,哪怕满堂灌,也是“新课改。
(李镇西的博客,/s/blog_54c61efa0102e974.html)。
比如对这样一首古诗:“草埔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的教学,我在上课时,就做过这样的对比:第一个班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个PPT课件,把图像、音乐、动画、朗读融入一体,每句诗又设计了与意境相融合的画面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兴趣很高,师生的配合也很好,自认为是很成功的一堂课;另一个班我就采用普通的上法,简单的读读背背,阅读思考,学生凭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联想,用他们理解的来诠释诗歌,老师作了适当的引导和评判,并随机插入一些相关的趣味性知识,学生有时默默无声,但从表情看他们也学有所得。
一节课下来学生几乎都能背诵,还能比较准确的阐述诗意,后来还在作文中看到过几次学生对这首古诗诗句的引用,但用多媒体的这个班,又多化了一个早读的时间,学生才基本达到要求。
课后我就思考这个问题,语文课要怎样上才让学生喜欢,进而取得好的效果?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光芒四射呢?经过反复的实践思考,似有所得:突显课堂魅力,让语文课朴质无华,返璞归真。
二、多学习,特别是向名家学习,形成学生喜爱的风格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对于名师们所执教的优质课,我们完全可以照着学。
比如堪称一代名师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等等,这些大师们的课都有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只要认真学习体悟,他们的很多优点都可以为我借鉴,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久而久之,融会贯通以后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特别是在互联网络充斥生活的今天,向名家学习尤为方便,点几下鼠标,就可以学习名师们的课堂实录了。
当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后,再根据学情进行语文教学,那么自己的语文
课堂要想不魅力四射都不可能,还怕学生不喜欢自己的语文课吗?语文老师能让每堂课学生都倾心,师生都能不自禁的“舞之”“蹈之”,这样课堂效果会不好吗?做这样的语文老师会不幸福吗?
三、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让每一堂语文课都出彩。
1、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文化修养。
凡是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他们的文化修养都很高。
虽不能说学贯古今,但至少能旁征博引,很好地驾驭课堂。
过去经常听父辈们讲,家乡(凉山州德昌县巴洞乡)在民国年间办私学的时候,有一位西昌礼州来的胡肇修老师,由于他传统文化的功底很深,知识广博,对天文、地理、易经、数术、绘画、书法、中医、民俗都很有研究,所以给学生们讲课从深一点的《古文观止》、《左转》等到蒙学的《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课程,都堂堂出彩,学生们听得如醉如痴,甚至街坊上的乡绅都来旁听,大家对他简直是到了崇拜的地步,几十年后,老一代在街坊上摆龙门阵,只要一提到胡肇修老师,场面就热闹,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凡是听过他讲课学生都津津有味的回忆当时的情形,这一直传为家乡的美谈。
由此可见,要上好语文课就必须要多读书,多学习,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教师只有将读书学习视为提高自身生命质量的源泉,只有静下心来快乐地学习,自觉地提高,这样才既利于自身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一点自己在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也有深刻的体验,绝非虚语。
2、语文老师基本功必须扎实
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就要像武术家一样,要基本功过硬,否则再好的拳术都是舞蹈,在搏击场上都会败得很惨。
过硬的基本功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根据自己的体会,一般而言语文老师应具备如项基本功:
(1)、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俗谚:言教不如身教,在训练学生的同时,老师如果能以自己这些过硬的基本功去感染学生,学生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学习语文的扎实功底。
(2)、要有广博的知识,诸如音乐、绘画、书法、历史、地理、甚至数理化等方面的知识。
在课堂上才能够随机应变,左右逢源,该歌唱时就歌唱,该画画时就画画……情由景生,景随情出,信手拈来。
这样,不仅渲染了课堂气氛,还
可以充实课堂教学,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堂要有感情,更要有激情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有意注意是短暂的,他们的学习兴趣极易转移,身心也会产生疲倦。
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有激情,以充满魅力的教学手段和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去刺激和感染学生。
切忌带着情绪去上课,只有用激情去激励学生读书、去思考,让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品尝到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甜头,他们才会喜欢语文课。
五、应用直观的板书结构,增强教学效果
板书是进行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有了黑板和粉笔,可以根据讲课的内容的需要写、画出内容或图形。
完整的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小结的提纲,是学生复习的依据,也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讲课的重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期的19课《草船借箭》,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板书设计]
--起因:嫉妒设计陷害
---准备:识鲁肃借助帮忙
啸天象----以雾为障-神机妙算机智过人
经过知曹操---逼寨受箭
识地理---顺水行船
结果:叹服---我真比不上他
该板书设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文章标题、完整的内容和严谨的结构,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重点,且语言“语精字妙”。
加上线条简练而不歪曲,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所以我们在设计板书时,一定要使自己的板书真正成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以便学生学得轻松,并渐渐喜欢听语文课了总之,要语文教师的幸福感只要在成功的语文教学中才能品尝得到,当然,这也不是一年两年,一蹴而就就能体会得到的,我们语文老师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博览群书,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用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去上语文课,同时还要不断地探索,经常地总结,用智慧去打造魅力四射的语文课堂,从而做义个快乐的语文教师。
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