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沥青性质试验应在72h 内完成。
2、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按针入度试验项将其划分为五个标号。
3、沥青密度试验温度为15℃。
4、试验测得沥青软化点为81.4℃,试验结果应记为81℃。
5、用标准粘度计测沥青粘度时,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的粘度越大。
6、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越小。
7、沥青的软化点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越低。
8、沥青的针入度指数是一种评价沥青感温性的指标。
9、沥青粘稠性越高,说明沥青标号越低。
10、沥青的针入度越高,说明该沥青更适应环境温度较低的要求。
11、试验温度是影响沥青针入度测定结果的因素之一。
12、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将变小。
13、评价沥青老化性能的试验方法是加热质量损失试验。
14、石油沥青老化后,其软化点较原沥青将升高。
15、沥青针入度试验可用于测定粘稠沥青、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
16、在针入度、延度不变的情况下,石油沥青的软化点越低,应用性能越差。
17、当沥青温度升高时,沥青的粘度减小。
18、当沥青温度升高时,沥青流动度增大。
19、沥青针入度试验,其标准试验条件温度为25℃。
20、沥青延度试验,拉伸速度控制在5cm±0.25cm/min。
21、标号为AH-90的沥青,其针入度为80-100。
(0.1mm)22、道路石油沥青的溶解度(三氯乙烯)应不小于99%。
23、道路用液体石油沥青蒸馏后残留物的延度(25℃)应大于60。
[5cm/min(cm)]24、国家标准建筑石油沥青有3个牌号。
25、沥青针入度试验标准针的直径为1.0~1.02mm。
26、延度是测定沥青塑性变形的能力。
27、比较而言,针入度越大时,说明沥青的品质相对较差。
28、沥青延度试验结果分别118、120、126,则延度为>100。
29、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按针入度划分石油沥青的标号。
30、沥青的延度要在规定的温度和拉伸速度下测定,非经注明,规定的温度为25℃或15℃。
拉伸速度为5cm/min。
31、我国现行试验规程规定,沥青含蜡量采用蒸馏法测定。
32、沥青相对密度是指25℃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的比值。
33、国产沥青的特点是含蜡量高。
34、沥青材料的老化试验,对重交通量路用石油沥青,应进行薄膜加热试验。
35、非经注明,测定沥青密度的标准温度为25℃。
36、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的蜡含量不大于3%。
37、道路液体石油沥青的粘度(C25.5)应小于20(S)。
38、沥青与石料的低温粘结性试验,非经注明,试验温度应为-18℃。
39、可用闪点、燃点指标表征沥青材料的使用安全性。
40、若取来的沥青试验含有水分时,首先应放入烘箱,在8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加热,至沥青全部熔化后供脱水用。
41、为防止沥青老化应向试验结果,沥青试样在灌模过程中,若试验冷却,反复加热不得超过2 次。
42、我国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划分的,90号沥青的针入度要求范围为80-100(0.1mm)。
43、针入度范围在50~149之间的沥青,同一试样三次针入度平行试验结果极差的允许差值为4(0.1mm)。
44、同一沥青试样针入度试验要求3次平行试验。
45、制备沥青针入度试样时,应将沥青注入盛样皿中,若采用小盛样皿,在15~20℃室温中冷却1~1.5h,然后再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槽中1~1.5h。
46、测定同一试样沥青软化点,应平行试验2次。
47、制备沥青延度试样需要使用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现行试验规程建议的配制比例为甘油与滑石粉的质量比为2:1。
48、制备沥青延度试样时,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仔细注入8字形试模中,在室温中冷却30~40min后,置于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保持30 min,然后取出刮平试样表面。
49、测定沥青延度,应将制备好的沥青试件连同底板移入规定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槽中恒温1~1.5h。
50、如沥青延度3个测定结果中,有1个以上的测定值小于100cm时,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则取3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
51、沥青薄膜加热试验后,残留物的全部试验必须在加热后72h内完成。
52、黏稠石油沥青的密度试验过程中,将准备好的热熔沥青试样仔细注入比重瓶中,加入高度约至瓶高的2/3。
53、黏稠石油沥青的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要求为0.003g/cm³。
54、闪点指标表征沥青材料的使用安全性。
55、目前使用效果比较好的热塑性弹性体类改性沥青为SBS改性沥青。
56、沥青25℃条件下针入度试验,要求标准针及附件总质量为100g。
57、沥青环球法软化点试验,要求加热起始温度为5℃。
58、测定沥青10℃条件下的延度,应选择5cm/min的拉伸速度。
59、沥青密度试验温度为15℃。
60、某沥青软化点实测结果为55.4℃,试验结果应记作55.5℃。
61、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中,沥青质对沥青的热稳定性、流变性和黏性有很大的影响。
62、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中,蜡在低温结晶析出,降低沥青的低温延展能力。
63、由于沥青没有明确的固化点和液化点,通常将规定试验条件下其硬化点和滴落点之间温度间隔的0.8721定义作沥青软化点。
64、针入度指数指标既可以反映沥青的感温性,又可以划分沥青的胶体结构。
65、为兼顾沥青高温和低温的要求,一般宜选用针入度指数PI为-1~+1的沥青作为路用沥青。
66、针入度指数PI为-2~+2的沥青属于溶-凝胶型结构。
67、我国10号建筑石油沥青的延度要求为不小于1.5(cm)。
68、我国30号建筑石油沥青的延度要求为不小于2.5(cm)。
69、我国40号建筑石油沥青的延度要求为不小于3.5(cm)。
70、我国10号建筑石油沥青的软化点要求为不低于95℃。
71、我国30号建筑石油沥青的软化点要求为不低于75℃。
72、我国40号建筑石油沥青的软化点要求为不低于60℃。
73、我国10号建筑石油沥青25℃时针入度的要求范围为10~25(0.1mm)。
74、我国30号建筑石油沥青25℃时针入度的要求范围为26~35(0.1mm)。
75、我国40号建筑石油沥青25℃时针入度的要求范围为36~50(0.1mm)。
76、我国10号建筑石油沥青5℃时针入度的要求范围为不小于3(0.1mm)。
77、我国30号建筑石油沥青5℃时针入度的要求范围为不小于6(0.1mm)。
78、我国40号建筑石油沥青5℃时针入度的要求范围为不小于6(0.1mm)。
79、软化点试验中,同一操作者,对同一样品重复测定两个结果之差不大于1.2℃。
80、软化点试验中,同一试样,两个实验室各自提供的试验结果之差不超过2.0℃。
81、70号道路石油沥青25℃时针入度的要求为60~80(0.1mm)。
82、70号道路石油沥青15℃时延度的要求为不小于100(cm)。
83、SBS I-D改性沥青25℃时针入度要求为40~60。
84、SBS I-D改性沥青5℃时延度要求为20。
85、SBS I-D改性沥青软化点要求为不小于60℃。
86、延度试验水浴时水浴温度变化应不大于0.1℃。
87、延度试验水浴时试件浸入水中深度不得小于10(cm)。
88、延度试验水浴时水浴内搁架距水浴底部不得小于5cm。
89、延度试验中,同一操作者在同一实验室使用同一实验仪器对在不同试件同一样品进行试验得到的结果不超过平均值的10%。
90、延度试验中,不同操作者在不同实验室用相同类型的仪器在对同一样品进行试验得到的结果不超过平均值的20%。
91、延度试验中,加热样品时,石油沥青加热温度不超过预计石油沥青软化点90℃。
92、延度试验中,加热样品时,煤焦油沥青加热温度不超过煤焦油沥青预计软化点60℃。
93、延度试验中,将样品倒入试模后,应让试件在空气中冷却30~40min。
94、在做沥青延度试验时,试件距水面不得小于2.5cm。
95、石油沥青不属于天然沥青。
(湖沥青、岩石沥青、海底沥青属于天然沥青。
)96、一般将石油沥青划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四个主要组分。
97、黏稠沥青或因体沥青进行沥青性质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不少于1.5kg。
98、液体沥青进行沥青性质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不少于1L。
99、沥青乳液进行沥青性质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不少于4L。
100、沥青老化后,针入度将变小。
101、沥青老化后,软化点将变大。
102、现在通行的评价沥青在拌合过程中热老化程度的试验方法是薄膜烘箱试验。
103、现在通行的评价沥青在拌合过程中热老化程度的试验方法是旋转式薄膜烘箱试验。
104、沥青在一定温度和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又不形裂的能力说明其具有较大的塑性。
105、在蜡质量与含蜡量关系图上,若三个点恰好在一斜率为正的直线上,已知蜡质量为0.05g和0.10g 时,含蜡量依次为1.5%和2.5%,该沥青的含蜡量为 2.0%。
106、沥青针入度试验属于条件粘度试验,其条件为温度、时间、针的质量。
107、目前,国内外测定沥青蜡含量的方法很多,但我国标准规定的是蒸馏法。
108、沥青针入度的单位为“°”,1°= 0.1 mm。
109、由不同人,在各自实验室使用各自的仪器,按规定的操作规程对同一材料进行的试验结果之间的误差应用再现性误差判定。
110、用蜡质量与蜡含量关系图确定沥青的含蜡量,关系直线方向正确的应该是正值。
111、沥青材料老化后其质量将有的沥青减小,有的增加。
112、通常软化点较高的沥青,则其热稳定性较好。
(含蜡量高的沥青除外)113、软化点试验,升温速度过慢,软化点测值偏小。
114、对较软沥青来说软化点试验,起始温度速度较高时,软化点测值偏小。
115、沥青针入度较大,说明沥青标号较高,粘稠性较小,适宜用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地区。
116、非经证明,沥青密度试验标准温度为15℃。
117、沥青相对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的比值。
118、沥青黏稠性越高,说明沥青标号较低,针入度较小。
(高温时不易软化,更适合我国南方地区)119、沥青针入度越高,说明该沥青黏稠程度越小,标号越高,更适应环境温度较低的要求。
120、延度较大的沥青,则其塑性较好。
121、做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的试验时,所用滤筛的孔径是1.18mm。
122、评价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耐老化性能,我国规定以采用RTFOT为准。
(旋转薄膜烘箱)123、沥青加热脱水后灌制试模时,如温度下降可适当加热,但反复加热次数不得超过2次。
124、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当软化点高于80℃时,应采用甘油作为加热介质。
125、在蜡质量与含蜡量关系图上,若三个点恰好在一斜率为正的直线上,已知蜡质量为0.05g和0.10g 时,含蜡量依次为1.5%和2.5%,该沥青含蜡量为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