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内涵研究综述

关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内涵研究综述

关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内涵研究综述【中文摘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和有效措施。

目前,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是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看法。

本文将对循环经济的历史由来发展、概实,及对国内循环经济内涵研究给以综述,井尝试从循环经济遵循的规律、循环经济的特殊属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生态经济”的关系几个方面展开简评。

【关键词】循环经济、历史由来、理论发展、内涵综述、内涵简评【正文】全球环境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各国学者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进行了探讨,对循环经济的研究给予高度重视1998年,我国学者对循环经济开始关注井进行研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循环经济一词也成为2005年中国经济关键词。

不过遗憾的是,对循环经济的内涵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看法。

鉴于此,本文对国内循环经济内涵研究给以综述,井尝试进行评价,给出自已的见解。

一、循环经济的历史由来与理论发展概况早在1904年,俄罗斯思想家В.Н.维尔纳茨基就明确提出,将来人类为了在地球上生存,不仅要为社会的命运负责,而且也要为整个生物圈的命运负责,因为在那时生物圈的发展将要由人类的活动决定。

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和向全球的普及,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形势日趋严峻,作为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和探索客观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在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E•波尔丁指出,地球如果像宇宙飞船一样,用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并留下废弃物,那么,到资源用尽、飞船舱内充斥垃圾的时候,地球也会如宇宙飞船一样最终毁灭。

如果地球免于因资源枯竭而毁灭的命运,就必须用“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航天员经济”)取代“牛仔经济”(“牧童经济”),对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第一,人与自然界应该是双向互动关系;第二,采取新的生态生产方式,把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最小化;第三,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观念,形成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

进而,波尔丁引入循环经济概念以实现他对经济发展的设想,他提出,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和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

1968年4月,罗马俱乐部提出人类经济增长的极限问题。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第三章专门写了《人均资源利用》,说明资源循环问题。

循环经济也拓展了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撰写的总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专门写了《公共资源管理》,探讨通过管理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再生和循环问题。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研究给循环经济赋予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

在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种对策也相继出现,比较著名的有罗马俱乐部的“零增长理论”、戴利的“稳态经济理论”、库普斯的“资源高价理论”和“消费限制理论”、柯尔姆的“环境使用税理论”,以及托宾等人的“福利经济指标体系理论”等。

二、我国对循环经济内涵观点综述循环经济,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但是,Circular Economy、Recycle Economy、Circulate Economy、Circling Economy这些英文名称的中文翻译都叫做循环经济,可见,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本质和内涵的界定还是有差异的。

目前,国内对循环经济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1、段宁的观点。

段宁在《循环经济的自然科学草础理沦》一文中给出循环经济内涵:“循环经济是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增长目的、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和环境为物质基础,以减量、再用和循环为行为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建设的高效协调的经济形态”。

段宁认为给出循环经济的内涵“既要考虑循环经济的总体发展目的、它和其它事物都具备的共性、以及它要遵循的一般客观规律,还要考虑只有它具有的特殊属性,即循环经济的唯一属性。

后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准确识别循环经济的唯一属性,才能将它与其它事物区分开来”2、吴季松的观点。

吴季松在《正确理解循环经济的内涵》一文中认为:“循环经济的理念是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密切相关的。

……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粗放链式经济,转变为依附于自然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的集约闭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的最高境界,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

3、马凯的观点。

马凯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4、曲格平的观点。

曲格平在《循环经济,;环境保护》一文中指出,“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5、谢振华的观点。

解振华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文中指出,“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 }J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6、钱易的观点。

钱易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指出,“所谓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

它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经济模式;以彻底改变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直线、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既包含了工业\农业等生产方式的彻底变化,还涵盖了消费方式和服务部门运行方式的变化”7、诸大建的观点。

诸大建在《用科学发展观看待循环经济》一文中,对循环经济的内涵给予界定:“从一般的物质意义上看,循环经济一词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刑经济(<closin}loop mate-rials econany>的简称从人类的发展意义上看,循环经济则是把经济、社会和环境整合起来的一种体现统筹发展思想的新经济”8、苏杨和周宏春的观点。

苏杨和周宏春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文中认为,“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其次,循环经济才谈得上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

我国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的首位目标是节约资源”9、王益恒的观点。

王益垣在《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初步思考》一文中指出,循环经济包括广义循环经济和狭义循环经济两种界定。

广义的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

是以高素质劳动力、高级的产业结构、低污染的环境质量以及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等来保障民期持续的经济增长及其结构优化。

它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这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

狭义循环经济强调经济,;自然环境之问的协调发展。

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10、左铁墉的观点。

左铁墉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循环型社会》一文中指出,“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11、齐建国的观点。

齐建国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卜理论与实践探索》一文中指出,“循环经济是针对持续的经济增民对资源和环境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指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12、徐嵩龄的观点。

徐嵩三龄在《为循环经济定位》一文中认为,“对‘循环经济’定义,可采用一种质朴而实用的表述:‘以循环为技术基础的经济活动”,文中认为“‘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经济’三者呈后者包含前者的嵌套关系”,“把循环经济看作‘清洁生产’、‘生态经济’是对循环经济概念的泛化”。

“在当前循环经济热中,有一些提法值得警惕。

如: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增民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循环经济必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高形式’,是‘21世纪的理想经济模式’。

这些提法,严格地说,并不恰当。

……根据中国的经济—环境现实状况,‘生态经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关系,可以这样安排:就经济一社会层面而言,‘生态经济’的提法较为恰当;就经济活动层面而言,‘清洁生产’的提法较为贴切;就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发展方向而言,‘循环经济’的提法最有前途。

……它应诞生、成长于‘清洁生产’、‘生态经济’的大环境下”三、循环经济内涵研究简评关于循环经济内涵的讨论.,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各专家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全面广泛,有的还涉及到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主体等。

简略归结一下,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大致有这么三种:一是段宁的从循环经济的特殊属性考虑所给的理解;一是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关系角度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认为是一种生态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一种新的技术范式或是科技、经济和社会三者整合的经济:三是徐高龄认为是以循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

这几种看法中有交叉,也有矛盾。

(一)循环经济遵循的规律不管是这三种循环经济内涵理解的哪种,都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即循环经济内涵涉及的规律问题。

经济规律、生态规律、技术规律究竟哪个起主导作用,或是哪两个,或份者并重,这对循环经济内涵的理解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若把循环经济看作一个系统,这个问题是体现系统内诸要素本质联系的问题。

按照规律发生作用的不同,这些学者关于循环经济内涵的理解有这么四种情况。

其一是生态学规律起主导作用,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其一是经济学规律起主导作用,用经济规律进行生态环保;其三是经济规律和生态学规律同等都起作用,把自然、资源和环境三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其四是技术规律起主导作用,把循环经济看作技术范式的革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