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研究综述
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研究综述
1.学生自身的原因
出于招生政策和学习费用的原因,高职院校中来自中低收 入家庭的学生比例要明显高于本科院校。不少高职学生来自农 村,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自经济不是很宽裕的普通劳动者
大地推进了网络文化的迅速传播与发展繁荣,对于网络文化的普 及与扩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电脑动画制作技术、互联网络 等媒介技术使得网络文化的传播不仅跨越地域的约束,同时也跨 越了阶层的限制,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 因此,没有网络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网络文化的发展。然而,过 度依赖媒介技术的网络文化在发展内涵上也往往呈现出单一性和 僵化性,因为“通过制造出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它以一种摹本的 众多性取代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JoJ这时的网络文化已经 成了一种没有艺术意蕴的物质空壳。同时,网络文化又是具有自 身独特词语符号系统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 “无国界”消费文化,就是因为它本身具有“超语言的特殊语 言”,它所使用的语言符号是无国界约束的。这种符号性的文化 真正的社会功能,是表达和沟通人们之间对于自身身份和社会生 活的某种看法,并同时显示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欲望。通俗地说, 与之相关的阶层和群体正是通过其传播和展示的网络文化,向外 界显示其与众不同的身份、地位、品味以及能力等。 (四)网络文化是一种价值解构文化 网络文化由于具有社会大众可复制性的内在特性,从而降 低了人们进入文化的门槛,使文化由过去少数精英对民众的启蒙 式教育变为由公众广泛参与的娱乐狂欢。在网络中,谁是文化英 雄,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偶像,不再有超越的预设标准,而是通过 网上直接投票、计算点击率等广场式民主选择得以产生。大众们 通过颠覆精英、历史传统和各种教科书教导他们的主流价值来推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网络以其迅捷的速度、生 动的形式和浩瀚的容量向人们传递着信息与知识。互联网这种新 型工具的发展和普及,正使当代人步入一个新的“网络时代”。 现在网络不只是一种技术和工具。它已经融入到人类生活之中, 逐渐成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也不再局限于物质活动层面 的外在交往,而是更加倾向于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在交往。正如尼 葛洛庞帝所言:“互联网络用户构成的社区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主 流,其人口结构将越来越接近世界本身的人口结构”。…因此, 互联网无疑将如铁器和机器一样,从最初的一种纯粹的物质性工 具,发展成为一种文化,并创造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21在网络 时代的价值、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呈现出新特点的今天,探讨 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青少年学生行为的影响,分析青少年学生 网络行为的失范的主要表现,提出青少年学生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的原则、内容并探求其教育和实施的途径,已成为青少年学生德 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什么?这是人们在研究网络文化时碰到的第 一个问题。厘清网络文化的真正内涵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网络文化 与青少年学生网络行为之间关系的基础。网络文化一词是从英语 “Cyberspace”翻译而来的,如果直译应为“计算机文化”。它 是由“赛博空间”衍生出来的,是科幻小说家威廉.古布森1984 年在他的小说《神经巫师》创造出来的。学术界普遍认为,网络 文化的概念虽然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应 该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仍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关于“文 化”的界定,学术界至今存在争议;另外,由于互联网发展速度 迅猛,人们还来不及对网络文化做出更深入地思考。即使如此, 许多学者仍从自身对网络文化的理解,以不同的视角对网络文化 的概念作了界定。 李仁武副教授在《试论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一文中提出, 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第四媒 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从广义的角度 理解,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 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31 臧学英在《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一文中对网络文化作了 这样的界定: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 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 它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文化。任何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就必 须改变自己的既有形态,即变革传统的非数字化文化形态。ctl万 俊人则认为,网络文化是由网络经济这一全新的生活方式所引起 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 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 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文化。Is]翁 寒松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一文中关于网络文化的概 念界定是:数字化生存已日益成为我们的主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文化作为折射生活基础的精神世界,其形式和内容自然会发 生某些“变异”。自然要大量地体现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特 征,因而形成带有自身鲜明特征的网络文化,广义地说就是网络 时代的人类文化。[63郭良把网络文化界定为“由于电脑网络的应 用和普及而给人们带来的新的、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及其形成 的观念和行为上的特征”。【7】而李贤民教授和匡文波博士认为, 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 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8.。】以上几种界定,不仅文字 表述上有差异,而且在实质内容上也存在差异,反映了大部分学 者对网络文化的理解是不同的。 结合诸多学者对网络文化内涵的理解.笔者对网络文化的内涵
万方数据
・144・
借力思政教育,互相渗透ge.舍-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索
O张科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起步较晚,出于学生、家程教育、高职院校等多方面的原因,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着多方面亟待改普 的现状。通过借力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百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两者功能上的相关性、内容上的互通性和教学效果上的互扑性,能有效拓展职业 生涯规划教育影响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l职业生涯规划教育i思想政治教育
兵,没有付诸行动的愿望和措施。虽然参加过暑期社会实践和某
些课程的社会实践,但大多属“被组织、被实践”型,缺乏自主 意识,实践效果不理想。相当多的就业创业的有效方法和熟练技 巧都要靠实践获得与掌握,学生却因为疏于实践而错失。以至于
写简历时,千人一面,没有特色,内容单簿,缺乏素材;和心仪
在日常教学中,不少高职学生毫不掩饰地表示梦想着毕业后 希望立刻进入大城市、大企业工作.享受着高收入、高福利的待 遇,一些有志于自主创业学生天真地表示要在未来几年内快速致 富,成为大款。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学生对于富裕生活和体面职 业的诉求,但必须指出,相当多的此类梦想华丽而缺乏理性,且 对于金钱、地位看的过重,对于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等基本 要素缺乏客观的评价,暴露出高职学生的职业目标过于理想化、 功利化.职业观、道德观有待引导的问题。“马上想要得到”的 想法很美好,但“凭什么得到”、“怎样得到”、“能否得到” 的问题均欠认真考虑。 (2划的核心。但是在目标定位上,目前 却存在两类误区。罗曼・罗兰说: “人生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 有明确的目标。”一种观点认为,既然自己已经来到高职院校接 受职业教育,那么今后所从事的职业种类和就业岗位已很明确具
化的内涵之后,非常有必要分析其特征。
(一)网络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 在传统社会,消费与文化是相对分离的,人的情感需求和终 极关怀通常是在消费活动以外,通过特定的仪式获得的。在网络 社会里,人的心理需求、社会期望和宗教性的关怀均被压缩、还 原为经济的行为,即消费。作为经济行为的消费从来没有像今天 这样承载着它原本无法完成的任务,它要通过一个具体的购买、 饮食、穿着、工具传达消费者设定给它的多重意义。商品变成了 符号,消费活动就是一种创造符号和消费符号的过程. 当今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主导文化是消费文化。艺术和文 化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进入了一个广泛扩张和泛化的过程,并迅 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形成了网络消费文化。网 络消费文化是由互联网延伸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网络技术和生 活的融合是网络消费文化的基础。它是一种现代工商业社会条件 下的消费性文化,是当代消费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以符号消费 作为目的的文化,它往往看重的只是“现在”。网络文化产品所 具有的这种重视“现在”的品性不是提升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动 力,而是满足欲望的一种消费品。网络技术将商品的真实功效和 附加意义一起地呈现给购买者,集文字、图画、音乐于一身的多 媒体效果将购买者置于一个垂涎欲滴的消费境地,虚拟享用、消 费梦幻油然而生。 (二)网络文化是一种娱乐消遭性文化 在信息网络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娱乐性成了 生活的重要特征。借助现代网络技术的强大传播力量,网络文化 的娱乐性己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通过现代网络媒体 传播,任何新闻事件都可以快速地辐射到媒体所能覆盖的全部范 围,并且迅速使之转化为可消费的文化产品而从中牟利。在这种 普遍性的资讯消费和生产中,各界明星人物(政治明星、商业明 星、演艺明星、文化明星、体育明星等)的个人隐私,便成了最 大的消费品。“新闻狗仔队”也就应运而生。 在“让我们娱乐至死吧”的进程中,有两个重要的事件:第 一件是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几乎全世界的网民都 在关注着同一根拉链,同一条内裤。政治危机性的事件迅速转化 为公共社会的娱乐性新闻。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显然与美 国政治制度及其相关的权力分配等因素有关,但对于其他国度的 人来说,它就纯粹变成了一桩与性爱有关的丑闻,仅此而己。在 这一丑闻的传播过程中,人们并未分担美国政治制度的利益或危 机,却分享了隐私窥探和绯闻所带来的快乐。第二件是好莱坞巨 星阿诺施瓦辛格当选美国加州州长。其实,阿诺施瓦辛格的施政 理念与其演艺明星身份并没有必然联系,他也不至于将施政当成 一场演出。但施瓦辛格的当选,依然与其演艺明星身份的影响力 密切相关,从而将政治娱乐化的行为推向了极端。所有这些事件 都是在信息网络对新闻的快速、即时传播下发生的。信息网络技 术使文化“娱乐至死”。 (三)网络文化是一种媒介符号性文化 网络技术的进步是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网络的发展极
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其特 点研究综述
。王玉娥 重庆教育学院
【摘要】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