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储备资产 外汇储备

国际储备资产 外汇储备

一国官方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流动性资产。

其数量多少体现了一国国际清偿能力的强弱。

一国的国际储备资产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等。

国际储备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因此,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该国的储备需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般来说,一国国际储备需求与其国际收支逆差呈正方向变化,逆差出现的频率越高,数额越大,对国际储备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另一方面,一国国际储备需求与其国际收支顺差呈反方向变化在,一国若出现持续性顺差,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相应地逐渐减少。

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平衡,则国际储备维持正常状况即可。

多数发展中国家因受经济结构不平衡、经济政策失当以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国际收支出现逆差,迫使它们提高国际储备需求水平。

外汇储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即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该国出口商品不能收到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资源产生的对外债权,是出口国对进口国的商业信用。

外汇储备的积累将使出口企业的成本开支无法弥补而倒闭破产。

同时大量持有纸币形态的外汇储备,给外汇发行国通过通货膨胀逃脱债务打开了方便之门,会形成持汇国巨额的汇兑损失而导致银行破产。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

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

中国外汇储备组成中国外汇储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巨额贸易顺差;二是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大幅增加;三是外国贷款的持续增多;四是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热钱”流入(估计2008年年初已超过500亿美元,2009年年初超过1000亿美元)。

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

四,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外汇储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

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

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

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编辑本段代价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该国国际收支逆差,抵御金融风暴,稳定该国外汇储备汇率以及维持该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

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1.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

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2.带来利差损失。

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

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更大。

另外,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该国的储备资产将严重缩水。

3.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

中国每年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中国又持有大约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

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4.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

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

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5.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

外汇储备过多会使中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

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

这对中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6.加速热钱流入,引发或加速该国的通货膨胀。

7.大量囤积外汇,会引起国内有形经济资源的流失,无论是出口创汇还是发行本国货币购买外汇,都会形成对本国有形经济资源的购买能力,造成国内有形经济资源的流失。

8.推高本国货币的通货膨胀,资源的流失和大量发行本国货币所换来得外汇如果不能实现购买,则会推动国内通货膨胀的持续上扬。

9.迫使国内生产企业和银行系统倒闭,出口创汇不能回购资源,在国内以发行本国货币虚增企业利润来实现,实质上是生产企业的出口成本以通货膨胀消化,长期运做,使所有生产企业总体上收不抵支,使这些企业所持有的生产资料转化为外汇储备的货币形态,造成倒闭,而以企业经济赢利为基础而生存的银行也会因企业的倒闭使放出的贷款不能收回而发生倒闭。

10.使中央银行产生巨额的汇兑损失,由于这些损失需要通过本国货币的无保证发行获得,由工商企业和银行系统消化,迫使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吸收民间资本公担,我国大批国企和国有独资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就是因为企业无法独立承担央行大量囤积外汇产生的汇兑损失,不得不吸收民间资金共担损失以苟延残喘。

实质上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本质属于国有独资制造企业和银行的变相破产形式。

11.给外汇发行国通过大量发行钞票,稀释其货币购买力,掠夺持汇国的财富以逃避债务创造条件。

这是形成我国中央银行的汇兑损失的主要原因。

12.蒸发本国货币的积蓄,大量通货膨胀本身是中央银行稀释本国货币购买力的表现,但中央银行在稀释购买力时没有补贴持币人等比的新增货币,从而是百姓财富蒸发。

13.蚂蚁搬家式的将本国货币的发行准备移出国外,造成本国货币主权的丧失。

大量发行本国货币购买外汇,是以所谓的单向等价交换为特征实现,即使用本国货币购买外汇,而外汇发行国将换得的人民币购买我国商品输入其国家,销售后补足外汇的发行准备,回笼该国货币买削其债务。

而本国因囤积外汇不能回笼资源,造成大量无准备的货币发行,从而丧失对本国货币的节制,任其通货膨胀,这意味着本国货币主权的丧失。

编辑本段管理外汇储备管理的原则外汇储备管理的原则如下:1,保持外汇储备的货币多元化,以分散汇率变动的风险;2,根据进口商品、劳务和其它支付需要,确定各种货币的数量、期限结构以及各种货币资产在储备中的比例;3,在确定储备货币资产的形式时,既要考虑储备资产的收益率,也要考虑流动性、灵活性和安全性;4,密切注意储备货币汇率的变化,及时或不定期调整不同币种储备资产的比例。

外汇储备管理原则归纳国家外汇储备的管理原则可以归纳为“安全、灵活、保值、增值”。

第一位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保值和增值才有基础。

但由于储备资产是支付工具,应该随时能变现,因此必须具有灵活性,这两者缺一不可。

这里所说的安全,不仅是货币汇率、利率风险的防范,更重要的是变现、流通、兑换风险的防范。

因此,为减少储备资产风险,在考虑对外支付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手段,把储备当作金融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

在保值的基础上,不仅要获取基本利息的收益,还要努力争取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实现储备资产的增值。

编辑本段经营原则各国政府管理和经营外汇储备,一般都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个原则。

安全性是指外汇储备应存放在政治稳定、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和信誉高的银行,并时刻注意这些国家和银行的政治和经营动向;要选择风险小、币值相对稳定的币种,并密切注视这些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和经济状况,预测汇率的走势,及时调整币种结构,减少汇率和利率风险;还要投资于比较安全的信用工具,如信誉高的国家债券,或由国家担保的机构债券等。

流动性是指保证外汇储备能随时兑现和用于支付,并做到以最低成本实现兑付。

各国在安排外汇资产时,应根据该国对一定时间内外汇收支状况的预测,并考虑应付突发事件,合理安排投资的期限组合。

现金和国库券流动性较强,其次是中期国库券、长期公债。

盈利性是指在保证安全和流动的前提下,通过对市场走势的分析预测,确定科学的投资组合,抓住市场机会,进行资产投资和交易,使储备资产增值。

但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不可能完全兼得。

一般高风险才能有高收益,盈利大的资产必然安全性差,而安全性、流动性强的资产必然盈利低。

所以,各国在经营外汇储备时,往往各有侧重。

比如富国多重视流动性,以随时干预外汇市场或用于对外支付,小国和资源贫乏国家多看重价值增值和财富积累。

一般来说,应尽可能兼顾这三项原则,采用投资组合的策略,“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实行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经营,降低风险,实现增值。

编辑本段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国的外汇储备作为国家资产,由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部分实际业务操作由中国银行进行。

1. 币种构成最近,据中国外汇管理部门人士透露,中国外汇储备中币种结构比重为美元65%,欧元26%,英镑5%,日元3%左右,与全球情况基本一致。

2. 外汇储备结构原因之所以中国的外汇储备结构以美元资产为主,有以下几方面历史和国际金融理论原因:1.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济活动要以国内经济为主,虽然美国占国际贸易的比例很大,但是与美国庞大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仍然比例很低,远远低于日本、德国、瑞士的相应指标,后者三国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外向型的,其货币价值容易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干扰而大幅波动,不利于保值;2.除美国外,日本、德国、瑞士的央行拒绝其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扮演更重要的作用;3.美元是历史形成的国际支付手段、交易中介、价值储藏手段;4.国际贸易中三分之二以美元结算;5.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批发交易绝大多数以美元交易,各国央行的金融操作也是主要采用美元;6.各大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资产;7.国际银团贷款和国际债券市场的绝大多数交易都是美元或美元债券。

3. 储备成本由于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中美元资产较多,在2000年之后的美元大跌过程中,中国外汇储备在账面上贬值严重。

2003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账面损失约200亿美元,2004年上半年账面损失约400亿。

4. 流动性风险“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特别强调安全性和流动性,这决定了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国际市场上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中国的外汇不是拿着一些外国的现钞放在那里,而是买了外国的一些高收益、低风险、非常安全的债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