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发现我们身边的、引发我们负性情绪并危害身心健康的坏的压力源,并想办法加以管理和调适,让我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现实、道德和法律的框架下更加人性地、幸福地、惬意地生活,并且更好地担当起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
我们今天主要是让脑子工作,这个东西也许不会马上就能拿过去就用,可能需要一个慢慢的过程,压力的形成不是一个方法的问题,它可能是上升到人生观,世界观的问题,希望我今天说的东西能给大家一些影响,触动、就好,什么是压力?(三种不同含义)⏹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压力对人来说是外部的。
⏹指的是一种主观的反映。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压力是紧张或唤醒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应对过程。
⏹压力也可能是人体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反应。
需要会提高人体的自然唤醒水平以达到高水平的活动。
这些身体反应的作用大概支持行为和心理上的应对努力。
压力的重复出现可能导致生理障碍。
您感受到压力了吗?⏹如果你象大多数人那样,处在快节奏、昔时如金的世界中,你肯定渴望平静、祥和与安宁,希望过着简单的日子。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也没有压力。
(李娜、陈晓旭夫妇的皈依佛门.)⏹我们生活在令人兴奋的时代。
科技如此发达,机遇随处可见,竞争无处不在,社会紧密相连,信息急剧膨胀、资讯应接不暇,世界瞬息万变.现代社会唯一不变的现象就是“不断地在变化”。
这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现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在支配着我们的世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现代灾难----压力。
⏹如果你身处一些责任岗位,或身系一个家庭,或者以任何一种方式照顾其他人时,你有可能正在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压力。
在单位,希望我们的效率最大化,在各个新领域占领制高点;在家里,希望我们成为合格的亲密伴侣/称职的子/女和父/母;在社会,又期望我们能做出杰出的贡献。
所有的这些责任和要求已使我们身心疲惫,不堪重负。
⏹人有没有工作本能?⏹什么是本能?⏹所谓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不学而会的,从其本身就可以获得的?吃饭,喝水,工作似本能,类似与本能.⏹女人是怎么逛商店的?乱逛,一个一个的进,也有例外⏹男人是怎么逛商店的?直奔主题,⏹是天生的还是学来的?是模仿的?⏹天生的,集体无意识,人类学家的研究,男人打猎,女人摘果子,各子行为方式,和生物本能不一样的叫似本能,⏹区别:本能的方式是固定的不能改变的,不吃饭光喝水正常人不太可能,似本能是可以改变的,很象本能,做工所需要的能是从哪里来的?⏹不是本能,大量的工作能量是从哪里来的?⏹需要动机不是能量,生理本能,弗的生性本能死破坏本能,是从主要本能迁移来的,提供给工作,本能做了一个变更,把主要的本能移出来,那非本能移进去,给本能价值标准,做了控制,社会的分配,需求能量越多,异化的也就越多,物质的满足,更换人性换取的,⏹弗说:二十一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文明的建设是以牺牲人性为代价的,无可辨的控告也是竖不可摧的捍卫,生存的经济的必需,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人是非人化了,所以压力是操作和训练解决不了的,⏹人类目前最大的两个问题是:自相殘杀,破坏环境,源于人口增长,地球资源有限,这是压力的起源,生存⏹生下来就哭,是因为不安,因为地球资源有限,欲壑难填,人总是希望自己生活的更好,⏹有所依托有所敬畏才可能解决人类生存的问题⏹宗教要和科学并存才会⏹文明是把双刃剑⏹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欲望(欲壑难填,欲望的坑越填越大)和扼制,人是矛盾体…内急?措施:忍一会,出去解决,第三条悄悄的解决,自然属性这是最及时的满足,社会属性⏹最自然的属性也受到社会属性的控制⏹经济的发展和幸福度是成正比的呢?一半的人没提高在有钱这后,⏹文明激化了这一对矛盾,生活水平提高和幸福感不成正比,表现出来的是心理问题增多了,心理问题是一种文明病,钟摆,一边是痛苦一边是厌倦,文明和物质水平是相关的,对于压力和痛苦认识的改变,比一些方法更管用.⏹美国电影发条城,社会有一个总机关,好象是现代的社会,每个人都象一只发条橙,最本能的东西也被控制⏹“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压力”⏹拥有全职工作、抚养小孩、维持婚姻关系——无论是工作或个人生活,处处都显示出巨大的压力。
我们周围的朋友可能在过着忙乱的生活,吸烟、喝酒成瘾,用药量愈来愈强,吞服的药丸愈来愈多,一心所想的就是一天捱过一天。
过去20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变化十分剧烈,未来想必还有更多改变,无怪乎大家开始重新评估如何规划我们的生活,重新改变对均衡生活的看法和活着的目的。
有没有可能好好处理每一件事,而且还能过着优雅从容的生活呢?我相信有。
二)压力的类型(压力的分类)1、正、负压力说:⏹正性压力。
也就是好的压力。
这种压力可以使个体产生一种愉快、满意的体验,是生活更愉快更有趣。
这种压力提供刺激,具有挑战性,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职业的发展负性压力。
也就是坏压力。
这种压力类似于我们所说的烦恼,会让你焦虑易怒,精神沮丧挫折,使个体产生一种不偷快、消极痛苦的体验,还会缩短寿命。
是对一些外在或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压迫反应,会让身心产生不希望的变化。
C.莱斯利.查尔斯的压力四类型⏹预期压力:它由未来某种因素引起,换句话说就是一种担心。
担心数不尽的压力的可能性,担心某事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
(解决方法----计划)⏹情景压力:它是一种当前的压力。
指马上的威胁、挑战或骚动。
如学生临考,学校的临检等(解决方法—呼吸)⏹长期压力:经常会保持一段时间,往往起源于一些无法控制的可怕经历:如失去亲朋好友、疾病、事故或一次外伤;也可以是由一个紧张的人际关系或“不行”的工作境遇所引起。
典型特征:你无法逃避压力因素的影响。
⏹残余压力:它是过去的一种压力。
表明我们不愿意或不能释放过去的伤痛或痛苦回忆。
是你对无法改写的历史、不能改变的过去、或不能做的事情按照自己的期望发生的一次妥协。
(解决的办法:一切顺其自然好了)。
现代十大压力排行榜⏹ 1 个人财务⏹ 2 职业压力⏹ 3 责任太多⏹ 4 婚姻⏹ 5 健康⏹ 6 小孩⏹7 孤独⏹8 性⏹9 亲戚⏹10 邻居压力源之外源、内源说外源压力:(1)、生活、工作环境改变(2)、生命不同阶段的压力*内在因素:人格特质与认知态度(1)、压力型人格特质(2)、对压力事件的认知态度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引发的压力:(一)丧偶。
(二)离婚、分居、結婚、怀孕、生子。
(三)搬家、转学。
(四)換工作、升迁、失业、退休。
(五)财务狀況改变、负债。
(六)夫妻、亲子人际关系恶化。
(七)度假、过年、杰出成就。
(八)。
生命阶段性的压力小孩的照顾与教养的压力。
选择配偶与建立家庭的压力。
与姻亲沟通相处的压力。
家庭经济分担的压力。
生涯规划发展的压力。
(工作压力)晚年退休的压力。
长辈的安养与照顾的压力。
莘莘学子的学习压力。
現代家庭中的困惑沒空陪子女(中央台的广告)不重视或过份重视亲子关系以物质、保姆或老人代替自己对孩子期望过高控制管束过严过份爱护偏重学科成绩,忽略心理发展家庭冲突沟通与互动方式的僵化权利争斗欠缺解決冲突的能力关心的表达:关怀与控制(父母的爱是以牺牲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为代价)將希望交給下一代(让子女来替自己完成未尽的事业或理想)我们会…有不同意見争执冷战打架过分关心孩子啊! 孩子!气愤沮丧討厌难教頑皮自責关系恶化把自己气坏却沒法把孩子教好压力源:客观存在的压力的来源,分两类:急性压力创伤性事件,慢性压力日常烦扰,这是最普遍的,我们没有工作本能学习本能,压力是与生俱来的,⏹和三个因素有关⏹压力源:客观存在的压力的来源,分两类:急性压力创伤性事件,慢性压力日常烦扰,这是最普遍的,我们没有工作本能学习本能,压力是与生俱来的,⏹压力应对⏹个体差异⏹我们要做的是,在压力之下健康.压力源怎么变成的压力?⏹同样的压力不一样的结果有自杀的有没事的?⏹认识的不同,压力源造成的后果就不同,取决于你怎么看⏹庄子的gu盒而歌, 老婆死了为什么不哭?庄子说开始我也很难过,但转念一想她终于可以和四季而行了,终于可以安稳的待着了,你难过是你占在你的立场上而说的,占在她的立场上不是那样的,你觉得人家可怜,其实人家可能别有福地,你看看人家走的人有一个回来的吗?(且不说他的逻辑对不对,对于丧失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科学只能研究生前的事,不能研究生后的事,反正庄子是这样说的,四十一岁的美国妇人死了,丈夫却很高兴,信仰的不同,面对生离死别的时候,压力是不同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压力管理就是从认识上讲的,是内动,思想运动.改变对压力的感觉是改变人们对于压力的看法.提高健康水平⏹意义治疗.⏹个别差异.三种人格类型.A成就高,冠心病相关高,易激reB随遇而安⏹C癌症人格,攻击向内,生闷气,不说,⏹面对的压力是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与压力的关系造成压力的思考方式(认知态度)⏹二分法、全有/全无的思考方式⏹忽略或贬低好的結果⏹灾难化--假定最坏的情況就要发生⏹标签化—当你犯了错后,你可能告訴自己「我真是个白痴、无能」。
⏹个人化与自责—将与自己无关的事件认为与自己有关,特別是针对失败的事件,认为是自己造成的。
⏹。
自动思维与行为、情感、心理生理反应的关系核心信念(我能力有限)|中间信念(如果我不能完全理解| 这些事说明我反应迟钝)情景——自动思维——反映(读书)——(太难我永远——情感不能理解这些)(忧伤)——行为(合上书)——生理反应(头痛、腹部不适)反事实思维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由Kahnemman提出以来,引起西方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反事实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心理活动,与情绪的关系非常密切,也日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生活中的事例(以学生考试失败为例):当学生考试失败了会自动产生“如果我平时学习再努力一些,那么我就会通过这次考试了”、“如果我昨晚不熬夜,我今天的思维会更清晰一些,可能就不会考砸了”等的思维方式。
⏹给个定义好吗?像左边同学的这种“如果……那么……”的思维方式,即在心理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而建构一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就是反事实思维。
研究和讨论反事实思维有什么意义呀?⏹反事实思维方式常常伴随着情绪反应:如或痛苦或高兴或后悔等情绪的发生。
⏹反事实思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普遍存在,而且是人类社会认知功能的基本特征。
⏹研究反事实思维,认清其与情绪的关系,可以帮助人们寻求一种积极调节自身情绪的合理的方法。
(意义之一)反事实思维方向对情绪的影响(一)⏹上行反事实思维:是指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往往是负性事件或不理想的结果),设想如果改变过去行为的状态,将可能会出现一个好的结果,而不是现在的坏结果。
⏹一般说来,碰到负性事件,人们常设想事情本开可以更好一些,这是反事实思维往往会自动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