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高考 动量和能量综合题(单选多选)

新高考 动量和能量综合题(单选多选)

新高考动量和能量综合题(单选多选)1.(2020·北京海淀高三检测)(多选)如图所示,在A、B两物体间有一与物体不连接的轻质弹簧,两物体用轻细线连接在一起并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整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现将细线烧断,在弹簧对两物体施加作用力的整个过程中,设弹簧弹力对A、B物体的冲量大小分别为I A 和I B ,弹簧弹力对A、B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 A 和W B,若A、B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 A>m B·则下面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 I A=IB A . I A <I B D .W A =W B D .W A<W B2.(2020·福州八中高三质检)(多选)质量分别为m1与m2的甲、乙两球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同向运动,已知它们的动量分别是p1-5kg·m/s,p2=7kg·m/s,甲从后面追上乙并发生碰撞,碰后乙球的动量变为8kg.m/s,则甲、乙两球质量m1与m2间的关系可能是A. m1一m2B. 2m1一m2C. 5m1=3m2D.4m1=m23.(2020·保定一中阶段性考试)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合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υ水平射向滑块。

若射向上层滑块,子弹刚好不射出;若射向下层滑块,则子弹整个刚好嵌入滑块,由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A.子弹嵌入两滑块的过程中对滑块的冲量一样多B.子弹嵌人上层滑块的过程中对滑块做的功较多C.子弹嵌入下层滑块的过程中对滑块做的功较多D.子弹嵌入上层滑块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较多4.(2020·河北名校高三联考)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用等长的细线悬于O点,线长为L。

若将A由图示位置静止释放,则B球被碰后第一次速度为零时的高度不可能是A.L/2B.L/4C.L/8D.L/105,(2020·江西十三县联考)(多选)如图所示,一异形轨道由粗糙的水平部分和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部分组成,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如果轨道固定,将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释放,物块恰好停在水平轨道的最左端。

如果轨道不固定,仍将物块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与轨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B.物块与轨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不守恒C.物块仍能停在水平轨道的最左端D.物块将从轨道左端冲出水平轨道6.(2020·福建全能生高三联考)(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停着一辆质量为m1=20kg 的小车A,有一质量为m2=15kg的物块C(可视为质点)静止于小车A的右端,另有一辆质量为m3=25kg的小车B以v=3m/s的速度向右运动。

与小车A发生碰撞,碰撞后连在一起运动(两车相碰时间极短)。

假定物块与小车A、B的动摩擦囚数均为μ=0.2,两车长度相同均为L,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碰撞后A、B车共同的速度为v=1.25m/sB.若物块没有掉卜来,最终物块的速度为v=1.25m/sC.若物块刚好不滑离车A,车长L约为0.52mD.若物块刚好不滑离车B,车长L约为0.52m7.(2020·安顺市高三联考)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静止的物块A 和B,A、B的质量分别为m1=2kg、m2=1kg,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一0.5,现对物块A施加一大小I一40N·S,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使物块A获得一个初速度,t=1s后与物块B发生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很短,A、B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1)求A与B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大小;(2)若物块B的正前方20m处有一危险区域,请通过计算判断碰撞后A、B是否会到达危验区域。

8.(2020·山东省烟台市高三检测)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c=2kg、长度为L=1.8m的平板车C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平板车上表面水平且粗糙,在其最左端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 B=3kg的弹性小物块B、竖直固定、半径R=1.8m的光滑1/4圆弧轨道,其最低点与平板车C的左端等高相切,紧靠在一起。

现有一质量为m A=1kg的弹性小物块A,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滑到轨道底端时与小物块B发生弹性碰撞,当B运动到平板车C的最右端时,B、C恰好相对静止。

小物块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A、B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2)A碰撞后沿圆弧轨道返回,再次下滑到圆弧轨道最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3)B与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9.(2020·江西名校高三大联考)相同材料制成的两个滑块A和B(可看作质点),置于水平地面,质量分别为m A=m,m B=2m,此时二者相距x0,如图甲所示。

现给滑块A一初速度v o,2s后与静止的滑块B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作用时间极短),碰后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1)滑块A全程走过的距离;(2)若在滑块B上安装一轻质弹簧(大小可忽略),如图丙所示,其他条件不变,相碰时作用时间极短且弹簧始终在弹性范围內,求最终滑块A、B相距的距离。

10.(2020·山东九校期末)一个斜坡可简化为两个倾角不同的斜面,某物体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两个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33,两个斜面倾角分别为α=530,β=30°。

图象中,v、a、s、t、E、E k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路程、时间、机械能和动能,下列图象可能正确的是11.(多选)(2020·德州一模)如图所示, 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拉着立方体小盒子在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小盒子里装了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小球的大小略小于盒子,A、C两点分别为水平直径的左端和右端;B、D两点分别为竖直直径的下端和上端。

当小盒子运动至D点时,小球与小盒子的四个壁间恰好无相互作用力。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运动至A点时,对小盒子下壁的压力为零B.小球运动至C点时,对小盒子右壁的压力为2mgC.小球运动至C点时,对小盒子下壁的压力为mgD.小球运动至B点时,对小盒子下壁的压力为6mg12.(2020·永州二模)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的斜面体,其斜面倾角α=30°、斜面长x=1.6m,底端与长木板B上表面等高,B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与斜面接触但不粘连,斜面底端与B 的上表面接触处平滑连接。

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A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最终A刚好未从B上滑下。

已知A、B的质量均为1kg,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34,A与B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最终速度为0B.B的长度为0.4mC.A在B上滑动过程中,A、B系统所产生的内能为1JD.A在B上滑动过程中,A、B系统所产生的内能为2J13.(2020·朝阳区4月测试)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轻滑轮两侧,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和1.5m,开始时细绳伸直,用手托着物体A使弹簧处于原长且A与地面的距离为h,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

放手后物体A下落,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大小为v,此时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mg hB.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mgh+ 12mv 2 C.此时物体B 的加速度大小为12g,方向竖直向下 D.此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小为12g,方向竖直向上14.(2020·金华十校4月模拟)如图所示,BC 是高处的一个平台,BC 右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r=0.2m 的四分之一细圆管CD,管口D 端正下方一根劲度系数为k=100N/m 的轻弹簧直立于水平地面上,弹簧下端固定,上端恰好与管口D 端平齐。

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在水平地面上的A 点斜向上抛出,恰好从B 点沿水平方向进入高处平台,A 、B 间的水平距离为X AB =1.2m,小球质量m=1kg.已知平台离地面的高度为h=0.8m,小球与B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球进入管口C 端时,它对上管壁有10N 的作用力,通过CD 后,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弹性势能E p =0.5J 。

若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求(1)小球通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vc;(2)平台BC 的长度L;(3)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的最大动能E km 。

15.(2020·蚌埠教学质检)图a 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质量为m 1=50kg 的甲站在地面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 2=5kg 的竖直竹竿,竿上有一质量为m 3=45kg 的乙可视为质点,乙从竿的顶端A 恰好下滑到竿的末端B,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b 所示,g 取10m/s 2,求:(1)竿AB的长度(2)整个下滑过程中,竿对乙所做的功;(3)1~3s内甲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16.(2020·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鼓形轮的半径为R,可绕固定的光滑水平轴O转动。

在轮上沿相互垂直的直径方向固定四根直杆,杆上分别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球与O的距离均为2R。

在轮上绕有长绳,绳上悬挂着质量为M的重物。

重物由静止下落,带动鼓形轮转动。

重物落地后鼓形轮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为ω。

绳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忽略鼓形轮、直杆和长绳的质量,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1)重物落地后,小球线速度的大小v;(2)重物落地后一小球转到水平位置A,此时该球受到杆的作用力的大小F(3)重物下落的高度h。

17.(2020·衡水中学一调)如图所示,半圆形光滑轨道竖直固定且与水平地面相切于A点,半径R=0.1m,其右侧定水平距离处固定一个斜面体。

斜面C端离地高度h=0.15m,E端固定一轻弹簧,原长为DE,斜面CD段粗糙而DE段光滑。

现给一质量为0.1kg的小物块(可看做质点)一个水平初速度,从A处进入圆轨道,离开最高点B后恰能落到斜面顶端C处,且速度方向恰平行于斜面,物块沿斜面下滑压缩弹簧后又沿斜面向上返回,第次恰能返回到最高点C。

物块与斜面CD段的动摩擦因数μ=36,斜面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物块碰撞弹簧的机械能损失。

(1) 物块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大?(2) CD 间距离L 为多少米?(3)小物块在粗糙斜面CD 段上能滑行的总路程s 为多长?18.如图所示,AB 为半径R=0.8m 的14光滑圆弧轨道,下端B 恰好与小车右端平滑对接,小车质量M=3kg,车长L=2.06m,现有一质量m=1kg 的滑块,由轨道顶端无初速释放,滑到B 端后冲上小车,已知地面光滑,滑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当车运行了1.5s 时,车被地面装置锁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