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地名

古代地名

古代地名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相看两不忘,只有【敬亭山】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7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8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
9总为浮云能敝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1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1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14愿解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16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1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2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2【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23【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归
24自言家住【云南】北,知是遗尘几世孙
2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6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27【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2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9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3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3【青海】长云晴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34【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3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3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7【襄阳】好风曰,留醉与山翁
3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40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一、忍无可忍级
汝南——驻马店。

袁绍“吾乃汝南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
琅琊——临沂(诸葛亮的故乡);
九原——包头(吕布的故乡);
常山——石家庄(赵云的故乡);
幽州——保定(张飞的故乡)……
二、仰天长笑级
1. 兰陵——枣庄。

“兰陵美酒郁金香”,“兰陵美酒夜光杯”,“兰陵笑笑生”,兰陵王。

2. 庐州——合肥~~是包拯、李鸿章等人的故里。

三、扼腕长叹级
1. 徽州——黄山。

2. 长安——西安。

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取“长治久安”之意。

“买花载酒入长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长相思,在长安”……多少人的唐朝梦是从这个名字延伸出去的?现在改成了西安,原谅我,只能想到西安肉夹馍了……
3. 云中——托克托。

是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 宣武区、崇文区——西城区、东城区。

四、差点感觉级
1. 渝州——重庆。

“思君不见下渝州”
2. 琴川——常熟。

3. 永嘉——温州。

永嘉太守谢灵运。

4. 颛臾——平邑。

《季氏将伐颛臾》里面的那个国家,以祭祀蒙山为主要任务。

5. 沔阳——仙桃。

古时兵家必争之地,属于古“云梦泽”,是着名的水乡湿地。

1986年,默默地变成了“仙桃市”。

6. 庐陵——吉安。

“庐陵欧阳修”。

此外,它还是文天祥的故乡。

7. 平阳/尧都——临汾。

平阳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大司马卫青、将军霍去病的家乡,汉武帝的姐姐因嫁于平阳侯故称平阳公主。

8、河东——运城。

是的,就是“柳河东”那个地方。

9、云中——大同(是不是很眼熟?是的,除了托克托,他们也叫过云中)。

你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幽云十六州,里面的云就是这里啊。

幽大十六州……
10、金陵——南京。

南京十二钗、登南京凤凰台……
11、广陵——扬州。

《广陵散》,一曲广陵天下知啊!
12、当涂——马鞍山。

李白仙逝的地方
13、会稽——绍兴。

14、崇安——武夷山。

15、月港——漳州。

16、夷陵——宜昌。

“山至此而夷,水至此而陵”
17、葭县——佳县。

据说是怕大家不会读……嘤嘤嘤,你还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啊!还有,鄠县——户县;鄜州改成富县(啊
啊啊啊!就是“今夜鄜州月”的那个地
方啊)
18、盩厔——周至。

盩厔,在古文里,山环曰盩,水曲曰厔,山环水绕,是为盩厔。

也就是说这个地名是因有山有水而得来。


19、建宁/槠洲——株洲。

汉末时孙权在此设建宁县,意喻“建安宁边境”之意,所以又名“建宁”。

叫槠洲是因为这里多有沙洲与槠树之故。

20、漾泉——阳泉。

漾泉,因“有泉五处,终年涌漾,泽润一方,故称漾泉”
21、长平——高平。

长平之战。

22、澶渊——濮阳。

襄公十二年晋齐诸侯会盟的地方,也是宋辽澶渊之盟的地方~
23、醴泉——礼泉。

“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出自《礼记》。

24、广济——武穴。

广济天下。

25、均州——丹江口。

26、郧阳——十堰。

27、襄阳——襄樊——襄阳。

28、江陵——荆州。

“千里江陵一日还”
29、武陵——常德。

《桃花源记》
30、张垣——张家口。

31、应城,现在叫平顶山。

32、奉天/盛京——沈阳。

33、朝歌——淇县。

《封神榜》
34、陈仓/凤翔——宝鸡。

暗度陈仓
35、桐丘——扶沟。

36、锦西——葫芦岛~~
浔阳——九江。

“浔阳江头夜送客”
1、海洲府——连云港。

2、沙洲——张家港。

3、婺州——金华。

4、赢牟——莱芜。

5、嘉应——梅州。

6、登州——烟台。

7、榆次——晋中。

8、毗陵——常州。

“此外无过醉,毗陵何限春”
9、京口——镇江
10、上党——长治。

“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
11、骈邑——临朐。

北京:蓟、渔阳、涿郡、范阳、幽州、中都、大都、北平
洛阳:洛邑、洛阳、东都
开封:大梁、东京、汴州、开封
南京:石头城、建业、建康、金陵、集庆、应天、江宁、天京银川:兴庆
西安:镐、长安、西都、西京
杭州:钱塘、临安
九江:浔阳、江州
南昌:豫章、洪州、隆兴
吉安:庐陵、吉州
宜春:袁州
赣州:虔州
合肥:庐州
扬州:广陵、维扬、淮扬
咸阳:渭城
太原(并州)
武汉(江夏)
广州(南海)
开封(大梁,汴梁)
成都(蜀)
重庆(巴)
邯郸(大名府)
大同(云州)
荆州(郢)
淄博(临淄)
延安(凤翔)
吴忠(灵州)
银川(兴庆)
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江左: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
江右:即今江西。

清魏禧《日录·杂说》:“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何也?曰: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

”也有学者认为,江西位于江南地区西部,江右一称应该来自传统中国“东为左,西为右”的文化观念。

南北朝时,当时人习惯以江
右称呼西晋(统治地域主要在长江北面),也可指江北。

以江左指代东晋(统治地域主要在长江南面),也可指江南。

汉中:古汉中,即今陕西省汉中市,二千余年未易其名,未移其地,位处汉水中上游。

汉中城南门外就是汉水,“汉”的本意就是:银河!
三秦:楚汉战争时,项羽大封诸侯。

其中将刘邦封汉王,辖陕南及巴、蜀之地。

为防刘邦势力扩张,牵制刘邦,他又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

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变化,即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

三吴:三国吴韦昭有《三吴郡国志》,其书久佚,所指“三吴”不徉。

从《二国志》、《晋书》中有关记载看来,当从《水经注》的吴郡、吴兴、吴会为三吴,《通典》、《元和郡县志》的吴郡、吴兴、丹阳为三吴,二说比较符合原意。

唐梁载言《十道四蕃志》以吴郡、吴兴、义兴为三吴。

按义兴始置于晋,则三国时不应已有三吴之称。

至于宋税安礼《历代地理指掌图》以苏、常、湖三州为三吴,明周祁《名义考》以苏州为东吴、润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那更是后起之说。

——《辞海》
1.地名。

晋指吴兴、吴郡、会稽。

2.地名。

唐指吴兴、吴郡、丹阳。

3.地名。

宋指苏州、常州、湖州。

4.泛指长江下游一带。

河北---直隶
江苏+安徽-----江南
开封---汴梁
武汉---夏口
锦西——葫芦岛
1994年10月,锦西更名为葫芦岛。

在此之前,锦西作为东北的重要宝地,战国时属燕,元代并入锦州,1985年设锦西市,因地处锦县西部,故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