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委会分布式光伏发电可行性实施报告

村委会分布式光伏发电可行性实施报告

村委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目录 (2)1 概述 (3)1.1 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编制依据 (3)1.3 地理位置 (4)1.4 投资主体 (4)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2.1 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 (4)2.2 地区环境保护 (5)3 项目任务与规模 (5)4 太阳能资源 (5)4.1 太阳能资源分析 (5)4.2 太阳能资源初步评价 (6)5 网架结构和电力负荷 (6)5.1 电力负荷现状 (6)5.2.电站厂址选择 (6)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7)6.1 光伏组件选择 (7)6.2 光伏阵列的运行方式设计 (8)6.3 逆变器选型 (9)6.4 光伏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 (12)6.5 年上网电量估算 (15)7 电气 (16)7.1 电气一次 (16)7.2 电气二次 (18)7.3 计量 (20)8施工组织设计 (20)8.1 施工条件 (20)8.2 工程项目实施的轮廓进度 (21)9环境影响评价 (21)9.1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 (21)9.2 运行期的环境影响 (21)9.3 环境效益 (22)10 节能降耗 (22)11 投资估算与经济分析 (23)11.1 投资估算 (23)11.2 经济技术分析 (24)12 结论和建议 (25)12.1 主要结论 (25)12.2 社会效益 (26)13项目汇总表 (28)1 概述1.2 编制依据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以及规程和规。

1.3 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X省孝义市X,东经111°、北纬36°56′,年日照数在1500-2000小时,年辐射总量达到5016-5852MJ/㎡,太阳能资源较好,属于三类光伏发电区域。

由于交通运输等条件较好,并网接入条件优越,可以建设屋顶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

1.4 投资主体本项目由XX有限责任公司兴建。

X鼎扬电力装修服务注册资金500万元,具有国家专业资质,是一家专业以水力、电力、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电力设施维护、电力使用技术咨询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专业致力于水电工程;始终坚持发扬"诚信、创新、沟通"为企业宗旨,以"技术、服务"为立业之本的团体精神,本着“安全第一、服务第一、诚信第一、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奉行“客户至上、诚信为本”的原则不断扩大规模,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安装、调试、培训、维护一站式服务体系。

X电力建设领域主要是以电力能源为主。

“十二五”期间,鼎扬电力逐步向节能环保领域拓展,着力发展太阳能发电。

“十三五”期间,公司将大力拓展在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建设。

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1 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我国政府已将光伏产业发展作为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纳入了国家能源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中。

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了政府和社会在光伏发电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鼓励光伏产业发展,支持光伏发电并网,优惠上网电价和全社会分摊费用,并在贷款、税收等诸多方面给光伏产业种种优惠。

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

修改后的可再生可能源法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该决定将于2010 年4 月1 日起施行。

本项目采用光伏发电技术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符合能源产业政策发展方向。

《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区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298号)为契机,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形成整体规模优势和示推广效应。

依托X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利用建筑物空间资源,发挥削峰填谷作用。

通过利用学校的建筑物屋顶,积极开发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低压端并网自发自用项目。

2.2 地区环境保护光伏系统应用是发展光伏产业的目的所在,它的应用情况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标志着当地政府对能源及环境的认识水平。

该电站的建成每年可减排一定数量的CO2,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保压力。

3 项目任务与规模本工程建设于X委楼顶屋面上。

项目总装机容量是50KWp, 25年年均发电量约为200万kWh。

采用多晶硅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分别铺设在X委的楼顶上,可铺设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屋顶总面积约为320平方米。

4 太阳能资源4.1 太阳能资源分析项目所在地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 5852MJ/m²/a,属我国第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域,但从气象部门获得的太阳能总辐射量是水平面上的,实际光伏组件在安装时通常会有一定的倾角以尽可能多的捕捉太阳能。

混凝土屋顶选择南向倾角32度。

1、吕梁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为5852 MJ/m2左右,即1444kW·h/m2左右;近7年(2008~2015年),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偏低,为5101.8 MJ/m2,即1417.2kW·h/m2。

该地区的年日照时数为3000 h左右,年日照百分率为63%左右,太阳能资源处于全省前列。

2、太阳能资源以春季和夏季较好、冬季最差为主要特征。

其中,5月份太阳辐射最强,可达到620 MJ/m2左右,12月份辐射最弱,为206 MJ/m2左右。

春、夏、秋、冬四季总辐射量分别约占年总辐射量的31.31%、33.25%、21.01%和14.43%左右。

3、从日平均状况看,10~15时的太阳辐射较强,可占全天辐射量的53%左右,是最佳太阳能资源利用时段,12时前后辐射最强。

4、日照时数以7.5 h左右的天数最多,全年可达到60天左右,占14%以上;6.1~12.0h区间的天数较多,总天数为250天以上,可占全年的69%,年可利用率较高。

综上所述,孝义市太阳能资源丰富,属X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可以开展太阳能发电利用项目。

4.2 太阳能资源初步评价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好,由于交通运输等条件较好,并网接入条件优越,可以建设屋顶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

光伏电站角度的选取采用“四季均衡,保证弱季”的原则。

本项目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按最佳倾角32°的方式安装在楼顶屋面上,系统年平均峰值日照时间为4.5小时,年日照总量为1600小时。

5 网架结构和电力负荷5.1 电力负荷现状X委配电服务围年最大用电负荷为千瓦,最小用电负荷为千瓦。

配电区输电电压为10/0.4千伏,变电站容载比为1.25。

变压器台,其中有台,总容量万千伏安。

5.2.电站厂址选择X委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拟选址在X现有的建筑物楼顶上建设太阳能电站,在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同时节省了土地资源。

根据光伏电站的区域面积、太阳能资源特征、安装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形条件,结合气象站的相关资料等,同时考虑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可行性,初步规划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建设地点完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建设,经实际考察,无遮挡现象,具有以下特点:(1)富集的太阳光照资源,保证很高的发电量;(2)靠近主干电网,以减少新增输电线路的投资;(3)主干电网的线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基本不改造的情况下有能力输送光伏电站的电力;(4)离用电负荷近,以减少输电损失;(5)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生活条件;(6)能产生附加的经济、生态效益,有助于抵消部分电价成本;(7)良好的示性,国家电网启动分布式光伏发电支持政策。

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6.1 光伏组件选择6.1.1主要性能、参数及配置6.1.1.1 主要性能光伏组件为室外安装发电设备,是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要求具有非常好的耐侯性,能在室外严酷的环境下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同时具有高的转换效率。

本工程采用 245Wp 组件。

6.1.1.2 设备主要参数表6.1 太阳电池组件技术参数注:上述组件功率标称在标准测试条件(STC)下:1000W/m2、太阳电池温度 25℃6.2 光伏阵列的运行方式设计6.2.1 光伏电站的运行方式选择本项目计划于X委楼顶安装面铺设光伏发电系统,楼顶可铺设电池板面积约为320平方米,可安装太阳能电池板50kWp,装机容量约50MW。

本工程按照“就近并网、本地消耗、低损高效”的原则,以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式进行建设。

每个发电单元光伏组件通三相并网逆变器直接并入三相低压交流电网(AC380V,50Hz),通过交流配电线路给当地负荷供电,最后以 10kV电压等级就近接入,实现并网。

由于分布式电源容量不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最大负荷的25%,所有光伏发电自发自用。

为了减少光伏阵列到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及方便日后维护,建议配置光伏阵列汇流箱,该汇流箱可直接安装在电池支架上,汇流箱的输出经直流线缆接至配电房直流配电柜,经直流配电后接至并网逆变器,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经交流配电柜接至防逆流控制柜,输出0.4KV,50Hz三相交流电源,实现用户侧并网发电功能。

6.2.2 倾角的确定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X本地太阳辐射资源情况,保持原有建筑风格,村委顶屋面采用32度倾角布置。

6.3 逆变器选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计量装置及配电系统组成。

太阳能能量通过光伏组件转换为直流电力,在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正弦波电流,一部分给当地负载供电,剩余电力馈入电网,兆伏新能源生产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根据天气变化自动启停及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功能。

当系统出现异常时可以使逆变器自动停止工作并安全与系统脱离。

逆变器的控制选用电压型电流控制方式,输出基波功率因数大于等于97.8%,电流各次谐波不得大于3%。

图6-2 ZEVERSOLAR逆变器外观图逆变器具有以下特点:和谐电网•零电压穿越功能•有功功率连续可调(0~100%)功能•无功功率可调,功率因数围超前0.9至滞后0.9高效发电•含变压器最高转换效率达97.0%•高精度电能计量装置方案灵活• 25℃~+55℃可连续满功率运行•适用高海拔恶劣环境,可长期连续、可靠运行•加热除湿功能(可选)其主要技术参数列于下表:表6-2 ZEVERSOLAR并网逆变器性能参数表选择使用的阳光电源的 ZEVERSOLAR电站型光伏逆变器;转换效率高达98.7%;户型、户外型、集装箱型产品设计;适用于大中型电站项目,具有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符合各项并网要求、发电量高、可靠稳定的特点。

图6-3 ZEVERSOLAR逆变器外观图其主要技术参数列于下表:表6-3 ZEVERSOLAR并网逆变器性能参数表型号 ZEVERSOLAR 输入数据最大直流输入功率(W)17kWp直流输入电压围,MPPT(V)450-820允许最大直流输入电压(V)900允许最大直流输入电流(A)130输出数据额定交流输出功率(W)50kW额定电网电压 (V) 440Vac最大交流输出电流(A)80电网工作频率围(Hz)50/60功率因数0.95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3%效率最大效率(%)96.6%欧洲效率(%)95.7%保护功能过/欠压保护,过/欠频保护,防孤岛效应保护,过流保护,防反放电保护,极性反接保护,过载保护,过温保护防护等级及环境条件6.4 光伏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6.4.1 光伏方阵容量以X委为例进行设计,楼顶并网发电系统将采用分布式并网的设计方案,单台并网逆变器装机容量为50KW,容量50kW的太阳能电站通过1台 ZEVERSOLAR 并网逆变器接入 0.4kV 交流电网实现并网发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