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测量控制点的建立

施工测量控制点的建立

施工测量控制点的建立
一、工程平面控制
土方开挖前,要作好工程测量控制,根据工程场地实际情况,采用主轴线控制法,测设和作好建筑位置控制桩。

本工程设立加密控制网,控制网内每根导线长不超过30m,因此本工程利用建筑的周边轴线设置控制桩点并按每根导线长不超过30m加密控制点,控制点设在地面控制桩上。

二、工程标高控制
在轴线控制点处建立标高控制点,导线边长必须小于30m,以控制和引测建筑物标高,并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

实际测设时,应用精度不低于S3级水准仪。

±0.000以上标高引测,主要是沿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等向上竖直进行。

水准标高应由三处向上引测,以便相互校核。

三处用钢尺向上引测投点后,把水准仪架设到施工层上,核测三点误差在3mm以内,再以引测点在施工层上抄测标高。

框架拆模后,在柱和墙壁上弹出每楼层500水平线,砌块墙砌好后,同样弹出每个楼层500线。

三、建筑竖向控制
1、方法
该工程垂直度(竖向)的控制采用经纬仪外控法中的延长轴线法进行,方法是将激光经纬仪安置在延长轴线的控制桩上,后视首层轴线后,抬起望远镜将轴线直接投测在施工层上。

2、投测中的要点
①、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垂直的误差。

②、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

③、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视轴的误差影响。

④、投测主要误差必须控制在标准以内,即向上投测时的投点标志误差控制在±3mm以内,照准目标的误差控制在Mv控制在±60"/V以内。

四、工程定位放线
随施工进度,当工程进入一个新的标高层时即须根据设计变化作一次放线。

基槽开挖,基础定位,锚筋插布每层都必须以控制点为根据进行分线,更需作仔细复查,作好放线记录。

首要原则是:“定位轴线是本,细部尺寸为末”,施工中严禁本末倒置,无论出现钢筋梁、柱等任一构造的偏移,不准采取移动轴线进行调整。

±0.00标高处结合放线对轴线进行一次严格复核,将主控轴线投射到柱脚立面上以红漆三角作标绘,并请规划单位复验。

各层轴线均由此转点,不得层层转结,防止累计误差。

五、工程标高控制
本工程所有标高的测设边长不得超过50m,因此必须使用就近的控制点。

1、±0.00以下标高的测控。

为控制基础和±0.00以下的标高,在基础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四周的护坡上各涂一条宽10cm的白漆带。

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00水平线,测出各白漆带上顶的标高;然后用钢尺在白漆带上量出±0.00以下各负整米数的水平投影线;最后把水准仪安置在基坑内,校测四周护坡上各白漆带底部同一标高的水平线,当误差控制在±3mm以内时,即可满足要求。

2、±0.00以上标高的测控
各施工层的标高控制均以±0.00相对标高为准作标高传递,传递时至少由3处向上引测,以便相互校核和分段施工。

六、垂直度控制
影响工程总体垂直度的因素为砖墙垂偏控制的建筑四大角是否方正通直。

每层外墙砖墙成形后,应用垂球沿正交两向逐根检查其垂直度和四角线平直度,并用钢尺在墙顶标高按轴距排测一次墙与墙的间距,三条指标均在误差范围内,可保证施工层垂直度控制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