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9届初三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答案)语文 2019.04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三部分,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试号等相关信息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3.答题时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时必须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2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高雅气质。
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xūn( )陶下,浊俗可以变为 A (清雅/高贵),shē( )华可以变为淡bó( ),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jī( )可以变为平和。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 B (美不胜收/琳琅满目)!(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①( )陶②( )华③淡( ) ④偏(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分)A. (洁雅/高贵)B. (美不胜收/琳琅满日)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10分)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②问君何能尔? 。
( 《饮酒》)③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④,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⑤,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⑥博学而笃志,。
(《论语》)⑦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⑧,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3.名著阅读。
(5分)(1)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哪一项不正确?(2分)( )A.在《水浒传》中,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委曲求全,但他终被逼上梁山,最后因患风瘫病而死。
B.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本领高强,众天神斗不过他,只好请来如来佛祖,把他压在五行山下。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建桥时,遭受到严寒的侵袭,患上了伤寒并发肺结核,但最终还是跨过死亡的门槛。
D.《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宫廷中有棍技表演。
官员于重大节日表演,按照技术高低皇帝奖励不同颜色的丝线。
(2)阅读《朝花夕拾》,按要求写出作品名。
(3分)《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三本在他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书,一本是长妈妈给他买的《》,一本是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偏要叫他背的《》,另一本是在矿路学堂如饥似渴阅读的《》。
4.对右面漫画《等地心吸力发挥作用》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是哪一项?(2分)( )A.要尊重客观规律。
B.要学会等待时机。
C.天上不会掉馅饼。
D.成功需付出行动。
第二部分(47分)阅读下面古诗文,然后答题。
(18分)【甲】寇准传(寇)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
年十九,举进士。
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
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
尝奏事殿中,语不合。
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徴也。
”天禧三年,真宗得风疾,刘太后预政于内,贬准为道州司马。
帝初不知也,他日,问左右曰:“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左右莫敢对。
帝崩时亦信惟准与李迪可托,其见重如此。
(选自《宋史·寇准传》,有删改)【乙】江南春②寇准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丙】读(寇准)《江南春》,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③庙堂,决澶渊④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
盖人之难知也如此!(选自《苕溪渔隐丛话》,有删改) 【注】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②此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
诗人在澶渊之盟后不久,就被王钦若排挤罢相。
晚年复相,又被丁谓排挤去位。
后贬死雷州(今广东海康)。
③端委:朝服端正宽大,这里指朝服。
④澶渊:地名,辽犯宋兵临澶州城(澶渊郡),宋军在寇准带领下战胜辽,后结澶渊之盟,宋辽百年无战事。
5.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 )(4分)A.或.教准增年B.通.《春秋》三传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 政通.人和《岳阳楼记》)C.年十九,举.进士D.真宗得风疾.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E.多临.轩顾问临.溪而渔(《醉翁亭记》)6.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3分)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②帝崩时亦信惟准与李迪可托,其见重如此。
8.【乙】诗的前两句写了江南春日黄昏的美景,请结合诗句展开想象加以描绘。
(2分)9.请简要赏析【乙】诗最后一句“愁情不断如春水”的妙处,并写出与你学过的李煜哪句词有异曲同工之处。
(3分)10.苏轼语“文如其人”,但【丙】文评价寇准“全与此诗意不相类”。
请结合以上诗文,说说“不相类”体现在哪里。
(2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1-12题。
(4分)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1.你是如何理解诗人用“小小”“窄窄”“一枚”“一张”等程度很轻的词语来表现浓浓的乡愁的?(2分)12. 2011年末余光中在华南理工大学应邀为《乡愁》续写第五小节:“而未来,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请联系原诗说说作者续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5题。
(9分)共享单车的“尴尬”①自2017年起,杭州除了免费1小时的公共自行车外,各类共享单车品牌打着“共享单车”和“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旗号大量涌入。
据初步统计,杭州现有的共享单车数量多达7.3万辆,即将赶超8.68万辆的公共自行车。
目前,交通运输部长李小鹏明确表态共享单车是一种模式创新,应积极鼓励支持。
②共享单车的好处不胜枚举,它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单车出行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又益于健康,一举两得。
正如Uber的出现及普及,共享单车顺势而生,让闲置资源可以高效使用,并带来选择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单车在不同用户手中流转,一直在路上的单车终于能实现其作为单车的使命,用户方便了,企业赚钱了,互利共赢。
目前已经有很多城市在铺设专门的自行车道,方便城市居民使用更环保健康的单车方式出行。
但这一新事物的出现却遭遇了不少的尴尬。
③共享单车放置杂乱无章,甚至还有安全隐患。
从单车经营者自身来说,并没有按照合规合理的原则进行摆放。
刚运营时,往往集中在地铁口、公园旁、公交站台边等人员来往密集的地方,挤占了人行通道,也妨碍了环卫工人清理卫生。
从使用者来说,更是随心所欲,不负责任。
由于一些人图方便,图省力,不是将单车放在指定地点或者安全地方,而是任意扔在居民楼下,居民区小孩玩耍时弄不好会被压到卡到。
④人为损坏时有发生,追责难以落实。
共享单车由于没有人跟踪监管,也无法跟踪监管,有些人的劣根性就暴露无遗了。
有些人使用完之后不摆放在指定安全地点不说,而是摆放在边坡不稳之地,稍有外力单车便会咣当倒地,更有甚者停放车辆干脆随便一扔,任单车摔倒,可怜巴巴....地趴在地上.还有胆大妄为者,残忍“肢解”单车,让车座、车锁、链条等不翼而飞。
⑤有人趁机敲诈,增加消费者负担。
有些不法之徒用把共享单车锁到私家车车轮上的手法,或以骑共享单车“碰瓷”的手段进行敲诈,甚至还有些骗子在共享单车的二维码上再贴一张二维码,实施诈骗。
这些人钻到钱孔里了,什么钱都有脸赚,连共享单车这一刚出现的行当也立马盯上了。
⑥共享单车出现的尴尬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按照常理,这些尴尬本来就不应该存在的,但是却莫名其妙地存在了。
如要究其存在原因,与国民素质息息相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护公共财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些最起码的道德难道不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吗?⑦共享单车无意惹谁,但共享单车却无辜地遭到了一些人的伤害。
共享单车若能言,一定会呐喊:谁能解除我的“尴尬”?(本文有删改)13.请简要分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3分)14.请简要分析文中第④段中两处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停放车辆干脆随便一扔,任单车摔倒,可怜巴巴....地趴在地上。
还有胆大妄为者,残忍“肢解..”单车,让车座、车锁、链条等不翼而飞。
15共享单车遭遇了哪些“尴尬”?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 6-20题。
(16分)你的小学长了草赵海华九月一日开学,小个第一天去上学。
粒粒的雨串成珠落下,打在岩石上,溅到他们的雨衣上,成片。
他们三人成一排,大个在前,英子在中间,小个在后,若一串水珠,缓缓向山上流去。
半山腰的一处平台,孤零零地站着三间土坯瓦房,土坯外的一层墙泥已斑驳,恰似一张微笑的大脸,瓦片上青苔藓若寸发,老屋就整个像一位老父亲,在等着孩子们归来。
孩子们一个一个进了老父亲的怀抱,讲台上却站着半山腰古家庄的古老爷,古老爷土坷垃一样的脸裂开一个缝隙,漏出来儿句话:“周老师没来,你们先自学吧,门钥匙放在门楣上,你们谁来得早谁开门,谁走得晚谁锁门,就这样了。
”古老爷说完,就出门走了,留下一脸疑惑的孩子们。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便不再吭声,低头自学起来。
可自学什么呢?一个破旧卷角的作业本,一截儿铅笔,书包里再没其他东西了。
一上午,只有屋外的雨声滴答,间或有一两声狗叫。
“古蛋儿哟,吃饭喽—”古老爷在村口喊道,声如洪钟。
古老爷的喊声成了下课铃。
古蛋儿先出了教室,大家一个接着一个出了教室。
大个最后走,大个是孩子们中最大的,大个锁了门,放好钥匙,和英子、小个一起回家。
“大个,你说周老师会不会不管我们了?”英子J法怯地问。
“不会的,周老师在这里教了快十年了,不会的。
”大个的眼神闪烁不定....。
“大个,你教我们吧,你该上五年级了,英子该上三年级了,我上一年级,你教得了。
”小个殷切地说。
“教书?我哪教得了?还是等等周老师吧,周老师从一年级教到五年级,可厉害了。
”大个一笑,又挠挠头。
“大个,我有书呢,你拿着书教我们吧。
”英子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
“书?哪来的书?”大个又惊喜又疑惑。
“放署假前,我向周老师借语文书,周老师借给我了。
”英子满脸自豪。
“真的吗?太好了,这下有书看了,快快快,拿出来看看。
”大个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快快快!快让我看看书啥样!”小个高兴地跳起来。
“不行!下着雨呢!”英子嗔怒道。
“快走,回家看。
”大个催促道。
大伙儿一路小跑,小个不小心摔了一跤,可立马爬起来就跟上跑,跑到英子家,脱了雨衣,抖了抖身上,才小心翼冀地把书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