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法制史第一章楔形文字法
令人遗憾的是,“空中花园”和巴比伦文明其他的著名建筑一样,早已湮没在滚 滚黄沙之中。我们要了解“空中花园”,只能通过后世的历史记载和近代的考古 发掘。
诺亚方舟(Noah's Ark)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由于 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此后,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人世间 充满着强暴、仇恨和嫉妒,只有诺亚是个义人。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愤怒 万分,决定用洪水毁灭这个已经败坏的世界, 只给诺亚留下有限的生灵。
印度法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的概述 划分的等级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等级深严的种姓制度
印度法的财产法
所有权 债权法
土地国有 私人的财产受到保护
印度法的财产法
所有权 债权法
契约关系简单 契约的法律效果 对高种姓的债权给予保护
印度法的婚姻家庭法
婚姻被认为是合于神意的行为 严格维护种姓内通婚 夫妻制度,一夫多妻与一夫一妻
印度法的渊源
吠陀 法经 法典
婆罗门祭司编成的教法典籍,它所包含的纯粹法 律规范比法经多。全部法典陆续出现于公元前3世 纪至公元6世纪,其中 法经 法典 佛教经典
经藏
论藏 律藏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及其门徒宣扬的 佛教教义
印度法的渊源
吠陀 法经 法典 佛教经典
外国法制史
古代东方奴隶制法
第一节 楔形文字法
一、楔形文字法的概念
楔形文字法是指古代西亚两河 流域地区各奴隶制国家以楔形文字 镌刻而成的法律的总称。又称为两 河流域法。
楔形文字:《辞海》解释为 “钉头文字或箭头文字。”
楔形文字
书写工具
文字变化 字母对照表
二、楔形文字法的历史
乌尔纳姆法典 汉穆拉比法典
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风吹着水,水势渐渐消 退。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边。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 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 上的水退了没有。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七天之后, 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 树上啄下来的。诺亚由此判断,地上的水已经消退。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 榄 枝来象征和平。
古代印度法
亚洲地图
印度地图
一、印度法的历史
1、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婆罗门教法时期。
2、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后6世纪,佛教法时期。 3、公元6到8世纪,印度教法时期。 4、8到18世纪中叶,在印度法制史上迎来了印度教 和伊斯兰教并存的时期。
5、18世纪中叶到1947年,英国法完全入侵,这是印 度法系解体的时期。 6、1950年,印度共和国成立,开始了印度的现代法的时期。
上帝要求诺亚用歌斐木建造方舟,并把舟的规格和造法传授给诺亚。此后,诺亚 一边赶造方舟,一边劝告世人悔改其行为。诺亚在独立无援的情况下,花了整整 120年时间终于造成了一只庞大的方舟,并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 各种飞禽走兽也一对对赶来,有条不紊地进入方舟。7天后,洪水自天而降,一 连下了40个昼夜,人群和动植物全部陷入没顶之灾。除诺亚一家人以外,亚当和 夏娃的其他后代都被洪水吞没了,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低于水面7米。
二、 古 代 印 度 法 的 概念
传 统 印度 法 印度教社会法 印度奴隶制法 婆罗门教法
三、印 度 法 的 渊 源
吠陀
《梨 俱 吠 陀》 《娑 摩 吠 陀》 《耶 柔 吠 陀》 《阿闼婆吠陀》
印度法的渊源
吠陀 法经
主要是祭祀规则、日常礼节和教徒的生活规 则、权利义务以及对触犯教规者的惩罚等。没有 统一文本,各教派均有自己的法经,不同时期亦 有不同的法经流行。 “印度人永世不变的生活准 则和行为规范的圣典”。
经藏
论藏 律藏
佛教各教派学者对教义的论说
印度法的渊源
吠陀 法经 法典 佛教经典
经藏
论藏 律藏
佛教寺院规条,以律藏的法律意义最 为明显 。
印度法的渊源
吠陀 法经 法典 佛教经典 国王诏令
最为人注目的是阿育王的诏令, 要 求人们遵守佛法、服从官府等。
四、古代印度法的基本内容
种姓制度 财产法 婚姻家庭法 继承法 刑法 诉讼制度
我们 解放了
2、石柱法的发现
1901年,由法国考古学家在 古城苏撒(今伊朗境内)发现, 现在存在于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 内。
3、关于《汉穆拉比法典》的汉译本
A、1938年 商务印书馆 英文版 B、1962年 商务印书馆 俄文版 C、1992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阿卡德文
D、2000年 法律出版社 无
4、《汉穆拉比法典》的结构
刑罚手段残酷,广泛适用死刑,伤害 肢体刑等等
血亲复仇:杀害自由民之女则应杀 其女
F、诉讼制度
发誓:被告人对神发誓说明自己没有犯罪, 就可以减轻或免除其刑事责任。
神明裁判:“如果有人被指控犯罪而又无 法证实,则将被告人投入河 水,借助神的力量来进行裁 判”。
6、法典的历史地位
A、它是楔形文字法的代表性法典 B、保留至今最早最完整的成文法典 C、汉穆拉比法典体现了一定水平的立法技术
序言:强调国王汉穆拉比是接受神意,管理 国家,进行立法的过程 。
正文: 共282条,1-25条,道德规范;26
-41条,国家规范,也就是国家管 理方面的内容;42-282条,主要是 私人社会的规则,包括债务、伤害、 继承、婚姻等。 结语:强调法典的效力。
5、《汉穆拉比法典》的 主要内容
A、保留了古代东方土地所有制特征的公有制
• 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提到巴比伦文明,令人津津乐道、浮想联翩的首先是“空中花园”。它被 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千百年来,关于“空中花园”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 尼撒二世(Nebuchadrezzar II, 在位605 BC - 562 BC)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 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尼布甲尼 撒不知何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 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 道啊!”原来公主害了思乡病。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 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 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 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巧夺开工的园林景色终于博得公主的欢心。由于花园比宫 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 叫“悬苑”。当年到巴比伦城朝拜、经商或旅游的人们老远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楼 上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所以,到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世界各 地著名建筑和雕塑品时,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从此以后, “空中花园”更是闻名遐迩。
(一)乌尔纳姆法典
1、制定时间 公元前22世纪末,乌尔
第三王朝时期
2、主要内容
• 据考古学家研究整理,《乌尔纳姆 法典》 有序言和正文,正文有29条, 实存23条。
(1)序言
• 详细叙述国王乌尔纳姆受神的 宠爱,制法的过程 。
(2)正文内容
A禁止巫术
B以罚金代替同态复仇
C居民 自由民
奴隶 D缔结婚姻的当事人是男方 和女方家长 E 妇女必须严守贞操 F 刑法
印度法的继承法
长子优先继承 继承的份额与种姓联系
印度法的刑法
同罪异罚 刑罚和宗教相联系
古代印度的诉讼制度
缺乏统一固定的法院组织 神明裁判
五、印度法的基本特征
与宗教密不可分 严格维护种姓制度 法律、宗教、伦理等各种规范
相混合
六、古代印度法的历史地位
对印度法制史的深远影响 印度法系
七、近现代印度法的变革
3、《乌尔纳姆法典》的历史地位
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第 一部成文法典
(二)《汉穆拉比法典》
• 1、《汉穆拉比法典》的别称:又称为 石柱法 。
• 《汉穆拉比法典》是由巴比伦王国第六代 王汉穆拉比时期制定的,法典原文刻在一 个玄武岩石柱上,故又被称为“石柱法”。
汉穆拉比法典
太 阳 神 夏 马 西 向 汉 穆 拉 比 授 权
B、社会结构 自由民 C、家内继承制
阿维鲁穆 穆什根奴
D、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E、刑事法
F、诉讼制度
D、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a.限制了利息
b.照顾债务人的权利 c.法典确立了债务奴役制 d.法典规定债务奴役制的最高期限是3年
E、刑事法
国事罪:即有人在酒家“聚议”谋反的话,
而卖酒妇不逮捕并将其送往宫廷的 话,则该卖酒妇应处死。
三、楔形文字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一)特点 • 1、法典的结构比较完整,一般采用序言、
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的三段式体例。 • 2、法典内容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法的基
本领域。 • 3、法典缺乏抽象原则。
(二)历史地位
• 人类历史上最早形成的一个法系,在世界 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代表着人类成文法律的开端,为研究人类 早期的法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