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解析
• (一)法典制定的背景 • (二)法典的结构体系和主要内容 • ★ (三)法典的特点
(一)法典制定的背景
• 1.实现法的统一的需要。因为巴比伦 统一两河流域前,各城邦国家的习惯 法和成文法,存在很大差异。
• 2.调整新的经济关系的需要。汉穆拉 比统治时期,巴比伦社会的农业、牧 业、手工业和商业以及奴隶制私有关 系都得到迅速发展,动产已经变为私
•
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 最早居民苏美尔人创造了象形文字, 以后这种文字逐渐演变成为用芦秆等 刻在泥板上,因字型上粗下细,形如木 头楔子而得名。此后,这种文字成为 古代两河流域各国通用的文字,这就 是楔形文字。用这些文字书写和记载 的各个奴隶制国家的法律,由于有着 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所以统 称为楔形文字法。
• 3.第三阶段(成熟):《汉穆拉比法 典》。公元前十八世纪,巴比伦第六代 王汉穆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统一,并 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 • 《汉穆拉比法典》的出现标志着楔形文 字法乃至整个古东方法发展到完备的阶 段。也为我们研究楔形文字法提供了最 可靠的史料。
二、《汉穆拉比法典》
• 《汉穆拉比法典》是公元前十 八世纪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时 期制定的法典,原文刻在一个 玄武岩石柱上,故又被称为石 柱法。 • 1901年为法国考古队在伊朗 古城苏萨遗址发现。石柱现存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 1、 第一阶段(起源):《乌尔纳姆法 典》——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 一部成文法典。 • 2、第二阶段(发展):《苏美尔法典》 等。 • 3.第三阶段(成熟):《汉穆拉比法 典》——楔形文字法的典型代表。
• 1、 第一阶段(起源):《乌尔纳姆 法典》。公元前21世纪初,乌尔纳姆创 建了乌尔第三王朝,统一了两河流域 南部,并颁布了《乌尔纳姆法典》。 • 《乌尔纳姆法典》是迄今为止所 发现的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标志 着古东方法进入了成文化阶段,它对 其后两河流域的成文立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 • • • • • • • •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主要内容
• 一、楔形文字法概述 • 二、汉穆拉比法典 • 三、楔形文字法的基本特点和 历史地位
法典内容之丰富、体系之庞大,在人类 早期法中实属罕见。同时也体现了古代 东方法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特点。 法典本文法典中也有很多遗漏,例如, 对两河流域至关重要的水利灌溉问题就 没有规定;并且法典条文不是抽象的规 范,而只是一些具体案件的解决办法, 是一部司法判例的汇编。
乌尔王朝灭亡之后,两河流域陷于分裂, 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并且制定了成文法。 主要有:拉尔萨王国的《苏美尔法典》、 《苏美尔亲属法》;伊新的《李必特·伊丝达 法典》;埃什嫩那的《俾拉拉马法典》。 这些法典的出现不仅表明继《乌尔纳姆 法典》之后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的发展,而 且也为后来的楔形文字法的发展和完备提供 了丰富的资料。
有,私人占有奴隶增多,分配给公社成员 的份地可以在本公社内部出卖和转让。社 会经济生活以及人们之间的财产关系日益 复杂化,客观上要求有相应的法律予以调 整,以巩固和发展奴隶制经济。 • 3.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
(二)法典的结构体系和基本内容
1、结构体系:序言、正文、结 语
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 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可以说是 一篇对汉穆拉比本人的赞美诗。
一、楔形文字法概述
• ★ (一)概念 • (二)产生和发展
(一)概念
• 楔形文字法是指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地 区各奴隶是 其典型代表。这些奴隶制国家包括苏美尔人、
巴比伦人、亚述人、依兰人、赫梯人等建立的国 家,它们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至公元前6 世纪随新巴比伦的灭亡而消亡。
•
序言部分,汉穆拉比列举和颂扬了 自己的丰功伟绩,并自称受命于天神 安努和苏美尔最高神恩利勒,是“众 王之神”、“巴比伦的太阳”,宣扬 了“君权神授”、“君权至上”的思 想,阐明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使“公道 与正义流传国境,并为人民造福”。
•
正文282条,涉及民事、刑事、诉讼 等领域,如财产、婚姻、家庭、土地、 房屋、商业、借贷、租赁等。这部法典 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奴隶制度和自由人 内部的不平等地位;保留土地国有和公 社所有制;有较多关于商品交换和保护 动产私有权的规定;肯定全权自由人之 间的同态复仇原则,等等。
•
2、第二阶段(发展):《苏 载 美尔法典》等。 有
苏 字美 的尔 泥法 板典 部 分 文
• 《苏美尔法典》部分条文: (1)引诱自由之民女离家外出,而女 之父母不知者,应告知此女之父母…… 而此女之父母以女嫁之。 (2)倘牛伤害栏中之牛,则应以牛还 牛。
• 《苏美尔亲属法》部分条文: (1)垂之未来,行之久远。 (法典的 前言) • (2)倘妻恨其夫而告之云 :“尔非 吾夫”,则应投之于河。 (3) 倘夫告其妻云:“尔非吾妻”, 则彼应给银半明那。
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
古巴比伦复原图
古巴比伦文明遗迹
爱在西元前
• • • • • • • • • 爱在西元前 词 方文山 曲 周杰伦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 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 • • • • •
祭司 神殿 征战 弓箭 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预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
一个3000年前小孩的脚印
(二)楔形文字法的产生和发展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间, 两河流域早期的社会出现了由苏美尔 人和阿卡德人建立的城市国家。随之, 传统的部落习惯逐渐转变成为法律,并 且已经开始以公布法律的形式禁止欺 骗、偷盗、抢劫、债务奴役以及保护 孤儿寡妇,法律逐步走向成文化。其 中,比较有名的法典依次为以下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