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大小比较与度量》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33页至35页信息窗1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2.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和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1度的角的大小。
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角的度量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和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量角器、三角板、活动角。
学生准备:
1.三角板、活动角、量角器。
2.课前仔细观察量角器有什么发现,自学课本,划出重点词句,做标记。
3.学习用纸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1.复习角的概念。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角,谁来说说什么是角,它有哪些特点?
2.出示两个角让学生比较。
(预设:根据上节课的知识,学生可以用活动角比较出角1比角2大,并能说出用活动角来比较角的大小时的注意点“点重合,边重合”。
3.具体角1比角2大多少,从而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
4.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并且还给角分了类,你能说说角分哪几类?他们有什么特点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角的奥秘。
5.课件出示: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这里有∠1和∠2两个角,睁大你的火眼金睛做个小游戏——比一比眼力”。
估一估、猜一猜这两个角哪一个大?大多少?
2.温馨提示:用你手中的学具动手、动脑验证一下。
3. 独立解决后,在组内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操作方法。
(一).用小角测量
谈话:具体角1比角2大多少?请同学们用桌面上的学具——小角来进行测量,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进行测量的。
(一)直观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1.师:哪个同学愿把你们小组想出的好办法说出来,让大家与你们共享?
2.汇报交流:可能会出现三种方法。
操作演示:预设:
小组代表汇报操作发现:∠1等于三角板的左下角,而∠2大于三角板的左下角,所以∠1<∠2。
(2)方法二:利用活动角比较。
操作演示:预设:
小组代表汇报操作发现:这题的活动角1小于活动角2,所以∠1<∠2。
(3)方法三:重叠法比较。
预设:生:把∠1剪下来,与∠2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就是叠在一起比较。
得到∠2大于∠1。
师:请大家按照这位同学说的方法,比一比。
(学生动手操作。
)
3. 师:下面老师电脑上演示拼的过程。
(教师用课件演示,把∠1移动与∠2进行重叠比较大小。
)
师:有谁能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用重叠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
师生小结:先让∠1的顶点和它的一条边与∠2的顶点和它的一条边重合,并使得这两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同一旁。
(教师边说边再次演示。
)然后看∠1的另一条边,如果这一条边与∠2的另一条边重合,则两角相等。
如果这一条边落在∠2的里面(或外面),则∠1小于(或大于)∠2。
4.师质疑:要知道∠2比∠1大多少?需怎么办?
师:量长度可以用尺作为工具,量角也有工具,这就是量角器。
下面我们来学习用量角器量角。
(二)用量角器比较角的大小。
1.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如何量角和读数的;思考量角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电脑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通过课前自学,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快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一听。
(2)你认为用量角器怎样量角?最好能归纳出量角的方法和步骤,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等等。
量一量,∠1和∠2这2个角的度数。
(3)用量角器量角要注意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2.小组交流汇总你们的研究成果。
3.老师电脑课件演示讲解:动态演示1度角的产生,让学生闭眼感知想象1°的角有多大。
4. 度量∠1和∠2的度数。
学生代表实物展台演示讲解度量方法和过程。
用量角器测得∠1=60°∠2=70°因为60°<70°,所以∠1<∠2。
70—60°=10°.∠2比∠1大10°.
5.老师电脑课件演示讲解:
方法提示: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时,有时由于角的边较短可能会影响到在量角器上准确读数,此时可以将角的两边适当延长后再度量。
注意读量角器上没有标数的角如(75°)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抓住本课的重点——掌握度量角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操作、合作交流中归纳出量角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抽象概括能力,又有效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哪一个组先来汇报?
预设:小组1:我们组发现量角器有两圈,里面一圈和外面一圈,里面一圈是0°到180°,外面一圈也是0°到180°。
一圈是从左往右数,另一个圈是从右往左数。
0°线和中间的线组成了90°的角是直角。
小组2: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记作1°。
小组3:量角的时候,(1)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2) 用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3)要根据角的另外一条边来读。
小组4:要注意内圈与外圈不要读错了;看角的一边与哪一条零刻度线重合,就从那一边开始读。
如果角的一条边与外圈的0刻度线重合了,就要读外圈刻度,如果角的一条边与内圈0 刻度线重合,就要读角的内圈刻度。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他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0 在内读内,
0 在外读外。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板书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打下基础。
】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角的大小比较与度量》教学反思:
(1)引入自学,重视学法指导。
四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发展,本节课的相关知识,我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并划出重点词句,做标记。
然后提问:“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汇报落实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性较高,汇报时人人都有成就感,这样处理既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又使学生获得独立学习的机会,提高了自学能力。
(2)练习时采用闯关比赛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后面数学王国里的遨游练习,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和有阶梯性,让学生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在玩中把本节课的内容学习并巩固了,达到双赢的效果。
让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喜欢学习数学。
2.使用建议:课后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所使用的量角器不规范,这些不规范的量角器对学生测量角的度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因此课前布置学生购买量角器时,应强调一下量角器的质量、规格等要求。
3.需要突破的问题:对于少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分清内外刻度更是困难。
这些都是需要突破的问题。
殷奎奎张汪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