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粤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粤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学案粤教版必修1
4、5 牛顿第三定律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习重点: 牛顿第三定律学习难点: 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主要内容:
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
1、大量实验事实表明,自然界中一切力的现象,总是表现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甲物体施给乙物体一个力的同时,甲物体也受到乙物体施给的一个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①把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的一个叫做作用力(或反作用力),另个就叫做反作用力 (或作用力)。

习惯上,常把研究对象受到的力称为作用力,而把研究对象对其他施力物体所施加的力称为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发生的,切莫以为“作用力在先,反作用力在后”(可以用自已的双手对掌体会之)。

用脚踢足球,有人说:“只有把脚对球的力叫作用力,球对脚的力叫反作用力才行,因为前者是主动力,后者是被动力,主动力在先,被
动力在后”。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主动力与被动力只能说明引起相互作用的原因,并不意味着相互作用有先后之分、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表达式:(作用力)F=- F′(反作用力),式中的“一”号表示方向相反。

3、重要意义①牛顿第三定律独立地反映了力学规律的一个重要侧面,是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重要补充,定量地反映出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力所遵循的规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②全面揭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归纳为三个性质和四个特征。

三个性质是:
A、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
B、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分先后;
C、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

四个特征是:
A、等值:大小总是相等的;
B、反向:方向总是相反的;
C、共线: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D、同性: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

③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兼顾施力、受力两个方面,是正确分析物体受力的基础、定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也必然相互关联,借助定律可以从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过渡到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

④牛顿第三定律所阐明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不仅适用于静止的物体之间,也适用于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这种关系与作用力性质、物体质量大小、作用方式(接触还是不接触)、物体运动状态及参考系的选择均无关、⑤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及其前人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普遍规律,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所以要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用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三、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之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各有各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例一】
一个大汉(甲)跟一个女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汉把女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大汉拉女孩的力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

B 、大汉拉女孩的力不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

C 、大汉拉女孩的力与女孩拉大汉的力一定相等。

D 、只有在大汉把女孩拉动的过程中,大汉的力才比女孩的力大。

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例二】
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例三】
一个400N重的木箱放在大磅秤上,木箱内有一个质量为60kg 的人,站在小磅秤上,如图所示、如果人用力推木箱顶板,则小磅秤和大磅秤上的示数T
1、T2的变化情况是( )
A、T1增大,T2减小
B、T1减小,T2不变
C、T1增大,T2增大、
D、T1增大,T2不变
【例四】
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叠放的
A、B两木块一起沿粗糙斜面匀速上行,对木块B,存在
________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木块A,存在______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课堂训练:
1、一本书静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它们是一对相互平衡力。

B 、书所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

C 、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力。

D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重物A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如图所示,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反作用力是F4
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l的施力者是弹簧
D、F1与F2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
3、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结,并用细绳悬于天花板下,下面四对力中,属平衡力的是()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 、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C 、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D 、B 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4、两人分别用10N的力拉弹簧秤的两端,则弹簧秤的示数是( )
A、0
8、10N
C、20N
D、5N、课后作业:
1、在水平光滑直轨上停着两个质量相同的车厢,在一个车厢内有一人,并拉着绳子使两车厢靠拢。

不计绳子的质量,判断有人的那节车厢的方法是()
A、根据绳子哪一头的拉力大小,拉力大的一端车厢里有人。

B 、根据车厢运动的先后,先运动的车厢里有人。

C 、根据车厢运动的快慢,运动得慢的车厢里有。

D 、根据车厢运动的快慢,运动得快的车厢里有人。

F
2、用水平外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而保持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平衡。

B 、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外力F与墙对木块的正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木块对墙的压力的反作用力与外力F大小相等。

3、传动皮带把物体由低处送到高处的过程中,物体与皮带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对数有( )
A、一对
B、二对
C、三对
D、四对
4、一物体受一对平衡力作用而静止。

若其中向东的力先逐渐减小至0,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值、则该物体( )
A、速度方向向东,速度大小不断增大,增至最大时方向仍不变。

B 、速度方向向西,速度大小不断增大,增至最大时方向仍不变。

C 、速度方向向东,速度大小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到0。

D 、速度方向向西,速度大小先不断增大,后逐渐减小到0。

5、质量分别为m
1、m2的
A、B两个物体,A静止,B以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现分别对它们加上完全相同的水平推力F,能使它们达到相同速度的条件是( )
A、F的方向向右,m1≥m2
B、F的方向向右,m1<m2
C、F的方向向左,m1>m2
D、F的方向任意, m1=m2
5、用6N水平力拉质量为2kg的物体,沿水平桌面匀速运动,若水平拉力改为10N,则物体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

6、质量是3kg的木块,原来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在受到8N 的阻力后,继续前进9m,速度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来速度是
______m/s,木块作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的时间是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