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CR实验及结果分析

PCR实验及结果分析


PCR技术简介
• PCR常见问题: 一.出现假阴性; 二.出现假阳性; 三.出现非特异性扩增带; 四.出现片状拖带或涂抹带。
PCR技术简介
一.PCR出现假阴性原因:
1.模板因素: 2.酶失活: 3.引物: 4.Mg2+浓度: 5.反应体积的改变: 6.物理原因: 7.靶序列变异:
PCR出现假阴性原因分析及解决 方案
3.必要时,加样本前,反应管及试剂用 紫外线照射,以破坏存在的核酸。
PCR出现假阳性原因分析及解决 方案
• 空气中的小片断核酸污染:
这些小片断比靶序列短,但有一 定同源性,可互相拼接,与引物互补 后,扩增出PCR产物,导致假阳性出 现。
• 解决方案:
运用巢式PCR来减轻或消除。
PCR技术简介
三.出现非特异扩增带原因:
1.减少酶量或调换另一来源的酶; 2.减少dNTP浓度; 3.适当降低Mg2+浓度; 4.增加模板量,减少循环次数。
2.靶序列太短或引物太短导致特异性不强。
• 解决方案:
选择特异性强的区段设计引物。
PCR出现假阳性原因分析及解决 方案
• 整个基因组或大片段的污染的解决方 案:
1.操作时小心轻柔,防止将靶序列吸入 加样枪内或溅出离心管污染环境。
2.除酶及不耐热物品外,所有试剂及耗 材均应高温高压消毒,所用离心管及 枪头均应一次性使用。
1.引物与靶序列不完全互补,或引物聚 合形成二聚体;
2.Mg2+浓度过高,退火温度过低,PCR 循环次数过多;
3.酶的质量不过关,或加Taq酶的量过多。
PCR技术简介
• PCR出现非特异扩增带解决方案: 1.必要时重新设计合成引物; 2.减低酶量或调换另一来源的酶; 3.降低引物量,适当增加模板量,减小
3’
子链延长 TAGCGCTATCGCATCGACGCTGGATCG
3’
5’
PCR技术简史
• DNA的复制 • 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 • 聚合酶链反应的发明
• 1971年,Khorana提出:经过DNA变 性,与合适引物杂交,用DNA聚合酶 延伸引物,并不断重复该过程便可 克隆tRNA基因。
• 但由于测序和引物合成的困难,以 及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发明使克 隆基因成为可能,所以,Khorana的 设想被人们遗忘了……
耐热DNA聚合酶是从一种嗜热细菌-嗜热水 生菌种提纯出来的,经95℃持续温育仍有活性, 不会在加热变性中失活,故无需每轮反应都重新 加酶,又由于寡核苷酸引物的退火和变性可以在 更高温度下进行,使引物和模板间的误配大大减 少,提高了扩增反应的特异性和产率,并且可以
Taq DNA聚合酶(thermus aquaticus)
5
• 反应条件 • 94℃2-5分钟 • 94 ℃ 40sec • 57 ℃ 40sec • 72℃ 1min 30sec • 72 ℃ 10min
30-35cycle
电泳缓冲液的配制
• 50×TAE Buffer 配制方法:
1 称量Tris 242g,Na2EDTA.2H2O 37.2g 于1L烧杯中; 2 向烧杯中加入约800ml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均匀; 3 加入57.1ml的冰乙酸,充分溶解;
片段”是按指数倍数增加,而“长产物片段”则以算术倍 数增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PCR的反应产物不需 要再纯化,就能保证足够纯DNA片段供分析与检测用。
PCR技术简介
PCR反应所用酶:
早期的PCR方法采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的 Klenow片断催化退火的寡核苷酸引物进行延伸反 应。由于该酶会在进行DNA变性的温度下失活, 所以在每一轮合成反应中都须重新加1份酶。并且 在扩增较长模板是效果不够理想,产率较低,有 一些错配,导致产物大小不均一。
2.退火温度应根据Tm值来设定,也可首先将 退火温度设为45℃ ,然后再逐次提高(以 2℃ /次为宜)。
3.延伸温度以1000bp/min足够,必要时也可 适当延长,特别是末次循环,一定要延伸 10min。
PCR出现假阴性原因分析及解决 方案
• 靶序列变异:
靶序列变异导致假引性的情况常 常发生在靶序列变异正好发生于特异 性引物与之结合部的中间,使引物失 效。
(%)
100
酶 80 活 性 60
40
2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94℃
55℃
72℃
PCR循环
PCR的基本原理
• PCR反应条件 • PCR过程 • PCR的特点
1
2
3
高温变性 低温退火 适温延伸
94

度 72
(℃)
55
22
DNA 2
形 成
条变
子链延伸
单性
DNA加倍

DNA单链
PCR技术简史
• DNA的复制 • 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 • 聚合酶链反应的发明
• 1985年,美国PE-Cetus公司的Mullis等人发明了 聚合酶链反应(PCR)
• 基本原理是在试管中模拟细胞内的DNA复制 • 最初采用E-coli DNA聚合酶进行PCR,由于该酶
不耐热,使这一过程耗时,费力,且易出错
PCR出现假阴性原因分析及解决 方案
• 酶失活:
1.酶本身的质量问题(供应商的问题); 2.酶存放时间太长; 3.酶存放方式不当,或其他意外原因; 4.忘记添加Taq酶。
PCR出现假阴性原因分析及解决 方案
• 酶失活引起假阴性解决方案:
1.检查加样程序及过程,看是否忘记加 Taq酶;
2.更换新的Taq酶; 3.新旧两种Taq酶同时使用。
PCR技术及其应用
目录
PCR技术历史 PCR的原理 PCR的反应体系和方法 PCR的类型和应用
PCR技术简史
• DNA的复制 • 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 • 聚合酶链反应的发明
DNA 解旋解链
5’ ATCGCGATAGCGTAGCTGCGACCTAGC 合成引物 TAGCGCTATCGCATCGACGCTGGATCG
• 模板因素:
(1)模板中含有杂蛋白; (2)模板中含有Taq酶抑制剂; (3)模板中蛋白质残留,
特别是染色体中的组蛋 白残留; (4)提取制备模板时丢失过多; (5)模板核酸变性不彻底。
PCR出现假阴性原因分析及解决 方案
• 模板因素引起假阴性解决方案:
1.配制有效而稳定的消化处理液; 2.提取程序固定,不宜随意改动; 3.模板DNA的溶解液应固定不变。
4.引物设计不合理,如长度不够,引物本身或两条 引物之间形成二聚体等。

PCR出现假阴性原因分析及解决 方案
• Mg2+浓度:
Mg2+浓度对PCR扩增效率影响极大, 浓度过高可降低PCR扩增的特异性; 浓度过低则影响PCR扩增产量甚至使 PCR扩增失败,出现假阴性。
PCR出现假阴性原因分析及解决 方案
• Mg2+浓度引起假阴性解决方案:
设置一组反应,其中每一反应 中的其他离子浓度相同(如 Tris.Cl,KCl等),而MgCl2浓度不 同(由0.5~6mmol/L,每次增加 0.5mmol/L),由此来摸索最佳 Mg2+浓度。
PCR出现假阴性原因分析及解决 方案
• 反应体积的改变:
做小体积PCR后,再做大体积时, 一定要重新摸索条件,而非简单地将 反应体系中的各个成分加大几倍,否 则易失败。
PCR出现假阴性原因分析及解决 方案
• 引物:
1.引物质量; 2.引物浓度; 3.两条引物的浓度是否对称等。
PCR出现假阴性原因分析及解决 方案
• 引物引起假阴性解决方案:
1.选定一个好的引物合成单位; 2.引物浓度不仅要看OD值,稀释时更要平衡其摩尔
浓度;
3.引物应高浓度小量分装保存,防止反复冻融或长 期冷冻保存,导致引物的变质降解失效,也可要 求合成单位将固体分装;
简单的讲, PCR技术即通过引物延伸核酸的某 个区域而进行的重复双向DNA合成。
PCR扩增产物可分为长产物片段和短产物片段两部分。 短产物片段的长度严格地限定在两个引物链5'端之间,是
需要扩增的特定片段。短产物片段和长产物片段是由于引
物所结合的模板不一样而形成的,以一个原始模板为例, 在第一个反应周期中,以两条互补的DNA为模板,引物是 从3'端开始延伸,其5'端是固定的,3'端则没有固定的止点,
4。用NaOH调pH至8.3,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L后,室温 保存。
使用时稀释50倍 即1×TAE Buffer 1.5%
电泳
按照5份PCR产物与一份 6×loadingbuffer混合,取10-15ul混合液加 入胶中,其中一孔加一份Marker对照,电 泳,电压120,电泳半个小时,放入EB染 色液中,染色半个小时,。
PCR出现假阴性原因分析及解决 方案
• 物理原因:
1.变性温度低,变性时间短; 2.退火温度过高,影响引物与模板的结
合而降低PCR扩增效率; 3.延伸时间过短等。
PCR出现假阴性原因分析及解决
方案
• 物理原因引起假阴性解决方案:
1.提高变性温度,延长变性时间,特别是首 次循环,必要时可设为95℃ ,10min,或 PCR反应以前在开水中煮沸几分钟。
循环次数; 4.适当提高退火温度或采用二温度点法
(94 ℃变性,65 ℃左右退火与延伸)。
PCR技术简介
• PCR出现片状拖带或涂抹带原因:
1.酶量过多或酶的质量差; 2.dNTP浓度过高; 3. Mg2+浓度过高,退火温度过低; 4.循环次数过多。
PCR技术简介
• PCR出现片状拖带或涂抹带解决方 案:
• 耐热DNA聚合酶的应用使得PCR能高效率的进行, 随后PE-Cetus公司推出了第一台PCR自动化热循 环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