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规制研究
【摘要】:对教育的管理职能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民办高等教育实施政府规制有着正当的法理基础。
但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其属性要求学校必须拥有办学自主权,如果政府过多干预,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和效果。
中国目前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政府规制过于严格,某种程度上侵犯到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种过度规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民办高等教育有自身的特点,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应有别于对公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不应把民办教育公办化管理。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中国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政府规制法律体系不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有些规定没有落实,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平等地位难以实现,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的根本区别仅仅是投资主体的不同,政府在法律和政策制定上要保证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平等地位。
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政府是决定民办高校能否生存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对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政府提供的公平政策和良好的制度、法律环境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造成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规制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利益驱动的影响。
政府规制机构有自身的私利,由于自身利益的驱动导致规制的越位和缺位。
有利可图的规制事项大家都抢着做,无利可图则互相推诿。
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膨胀是中国政府规制错位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政府长期以来规制手段单一,简单地采取直接行政管理的方式造成规
制越位;政府规制需要成本,政府财政投入过少造成规制缺位。
政府规制的目的应有两个方面,规范管理和鼓励扶持。
中国的规制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只讲规范管理,鼓励扶持停留在宏观政策层面,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
中国政府规制采取的是传统的简单的“禁止”、“审批”、”处罚”等命令控制式的直接行政管理手段,与现代意义上的政府规制差距甚大。
现代意义上的政府规制不仅仅意味着“管理”,更意味着“服务”;不仅仅采用强制措施,也包含激励、资助、扶持等软性措施,采取激励的方式间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达到政府想要的效果,而不是直接行政干预。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规制应借鉴美国、同本,减少强制性的直接管理方式,采取财政资助、税收优惠、信息服务等激励性的方式。
针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思路是政府规制的简化和优化。
政府规制的简化即放松规制,建设有限政府,发展社会自治能力。
简化的关键是依法控制政府权力,把本来应由社会承担的事物归还给社会,政府规制的边界只在平衡市场的失灵,以及那些市场不愿管、不能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放权给市场和社会。
所谓“优化”是指改变政府规制“越位”、“缺位”、“错位”并存的尴尬局面,制定科学的规制政策。
放松规制是为了更有效地规制,绝不是取消规制,也不意味着在任何方面都要放松规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规制的优化。
中国的政府规制改革需要对现行的规制体系进行优化设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在不同的领域分别采取放松规制、加强规制以及重新规制。
【关键词】:政府规制民办高等教育服务型政府宪政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8.7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5第一章导论15-39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15-19二、研究思路19-20三、核心概念20-32四、国内外研究现状32-36五、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36-39第二章政府规制的一般理论分析39-56一、政府规制基础理论39-43二、政府规制的内容43-46三、政府规制的必要性46-52四、政府规制的有限性52-54五、政府规制在本质上以服务为中心54-56第三章、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规制的发展及问题56-78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曲折发展和规制历程56-61二、中国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过度规制侵犯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61-70三、中国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政府规制法治化程度不足70-73(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规制法律体系不完善70-72(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遇到瓶颈72-73四、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平等地位难以实现73-75(一)民办学校的法人属性与公办学校不同73-74(二)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教师身份不同74-75五、资产过户等矛盾焦点问题突出75-78(一)资产过户诸多关键问题无法可依,民办高校出资者有抵触情绪75-77(二)政府规制方式有简单粗暴之嫌77-78第四章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规制问题的原因分析78-120一、利益驱动的影响78-100(一)政府规制具有利益分配的性质79-83(二)在政治学意义上,政府规制是一种平衡各方利益的政治活动
83-88(三)特殊利益集团对政府规制的影响88-94(四)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膨胀是中国政府规制问题的深层次原因94-100二、政府规制手段单一,简单地采取直接行政管理的方式造成规制错位100-107(一)政府规制以直接行政干预为主,权力的扩张性造成规制越位100-101(二)政府财政投入过少造成规制缺位101-107三、法律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公民权利的保护尚不到位107-112(一)宪法中的政府权力:全能还是有限?107-109(二)行政法中的政府权力:控制和规范不足109-110(三)中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与限制110-112四、教育中介组织不发达112-114(一)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缺乏独立性112-113(二)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权力范围模糊113-114五、政府规制中传统的”管理”而非”服务”思维占主导114-120(一)”管理”意识强烈,对规制只适用于市场失灵认识不够118(二)”服务”意识差,对规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认识不深118-120第五章美国、日本私立高等教育政府规制实践的启示120-134一、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政府规制120-126(一)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120-124(二)美国对私立高等教育政府规制的特征124-1261、美国法律给予私立大学高度的办学自主权1242、美国政府利用财政资助促进私立高等教育的繁荣124-1253、美国政府利用税收优惠促进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125-126二、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政府规制126-132(一)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126-129(二)日本对私立高等教育政府规制的特征129-1321、日本私立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完善1292、日本政府对私立大学由严格规制到给予高度的办学自主权129-1313、政府给予财政资助是日本私立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
1314、日本政府利用税收优惠促进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131-132三、美国、日本的私立高等教育政府规制的启示132-134(一)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132-133(二)建立财政资助制度133(三)建立税收优惠制度133(四)建立民办高等教育自主管理制度133-134第六章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规制的改革路径134-175一、建设有限政府促进政府规制”归位”134-146(一)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规制改革要坚持市场趋向134-136(二)发展社会自治能力,政府放权给民办高校及其协会136-141(三)大力放松政府规制,给民办高等教育自主权141-146二、建设责任政府促进政府规制”到位”146-156(一)政府改革要保证政府有效性,政府要有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146-150(二)加大对民办高等教育财政资助力度,政府切实承担自己的责任150-156三、建设法治政府促进政府规制法治化156-170(一)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规制的法律体系156-158(二)保障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的平等法律地位158-1601、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应与公办高校一致159-1602、民办高校的教师身份应与公办高校一致160(三)促进管理、政治与法律途径的整合160-1701、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的价值趋向不同160-1622、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的整合途径162-170五、小结:对政府规制改革要保持谨慎与警惕170-175(一)金融危机后的政府规制新思维170-171(二)保持谨慎与警惕171-175附录一:中国公众对政府规制的认识调查175-178附录二:中国主要经济管制的部门、法律、对象和内容178-180附录三:中国主要社会管制部门、法律法规、管制对象和内容180-183参考文献183-194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194承担的课题
194-195后记19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