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关系ppt课件
二、政府公共关系在中国
• (一)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的动力 • 1.经济市场化是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的基础 (要求:理顺政企关系) • 2.政治民主化为政府公共关系的发展创造了 条件 • 3.行政改革的突破是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发展 的直接动力
二、政府公共关系在中国
• (二)我国推行政府公共关系的意义 • 1.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 善(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 2.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府公
政府机构虽然庞大 复杂,但组织严密, 信息传输网络四通 八达,其信息末梢 延伸到社会的每一 个角落,因此,无 论纵向还是横向传 播,无论上行还是 下行传播,信息都 能畅通无阻,准确 及时到位。
我国大众传媒体制决 定了大众传媒首先是 党和政府的喉舌,要 为传播政府的政策服 务。报刊书籍的出版 发行,广播、电视、 电影的制作播放都由 政府严格管理。政府 可通过传播媒体,从 各个角度大量、反复 地传播某种信息,加 强公众印象,提高公 关传播的效果。
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
1、主体的权威性。政府公关的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主体即各级政府机关和全体公务员。狭义主体有两类: 其一是指那些公关性很强的政府机构,如新闻处、外事办、 交际处等。其二是直接以“公共关系”命名的政府机构, 如政府办公厅的公共关系处。 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政府公关主体,相比较企业、社团 等公关主体来讲,政府公关的主体更具有权威性。这种权 威性来源于政府所拥有的公共权力。 同时,政府还有唯一性。同一国家或同一地区政府只有一 个,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
有利于提高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
三、政府公共关系的任务
(一)把握公众舆论,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作为客观存在的力量,舆论以赞赏或谴责的方式,对个人货组织发 生独特影响。在行政管理中,公众舆论影响着行政决策及其实施。为 把握舆论动向,避免舆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引导舆论气氛健康发展, 政府公关部门需做大量工作:
关中的公共信息的传播与沟通,极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3.有利于维护转型期社会秩序的稳定(政府处
于核心地位,妥善处理社会各种矛盾与关系)
• 4.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国际形象(如汶川大地震后,
“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成为很多外媒关注的 热点话题,他们惊讶于中国政府处理危机的公关能力)案例
政府公共关系
一、政府公共关系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政府公共关系(简称政府公关)即 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从动态上
看,政府公共关系即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之间的 双向传播沟通活动; 从静态上看,政府公共关系 是发生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沟通 与传播的行为和状态; 从管理学角度看,政府公 共关系是一种组织职能,政府公共关系管理即对 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行为与状态进行 管理。
从汶川大地震看我国政府危机公关
• 汶川地震,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在重大危机面前的应对能力大大提高。 • 作为专业传播者我们经常讲,当危机发生时,应遵循三大原则,即速 度第一,客户第一,信息透明。而速度第一是最重要的一条法则。 • 在此次应对如此重大的自然灾害过程中,我们的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 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 当危机发生时,首先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行动要迅速,晚一分钟 ,就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企业如此,政府更是如此。 • 我国政府的反应速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应急速度快。在地震发生后,胡锦涛作出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 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立即赶赴灾区指挥救灾工作;解放军 总参谋部的应急预案立即启动。 • 信息披露速度快。5月12日14时46分,新华网就发布消息:四川汶川 发生7.8级强烈地震。紧随其后,国内各主要门户网站的头条都有这 些消息,让全国人民对异常情况有了及时和全面的了解。 • 扑灭谣言速度快。汶川地震发生后,传言百出,其中有称北京当晚将 发生余震,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但是,仅在汶川地震后2小时,国 家地震局就公布,北京当晚发生余震传言不实,北京地区近期都不会 发生破坏性地震。
政府这种权威性和唯一性决定政府在公共关系活动 中地位的优越性。
2、对象的复杂性 • 政府公关的对象,即行政管理工作中信息 沟通与传播的公共对象,包括内部公众和 外部公众两个方面。内部公众是指政府行 政机构内部的一切人员;外部公众泛指政 府管辖范围内的广大公众。 • 相比其他组织所面对的特定目标公众而言, 政府外部公众的构成最广泛也最复杂。
政府事务的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工作对象的公众性
政府事务的复杂性
传播对象的复杂性
3、传播的优越性
政府组织传播严密有效
政府控制着大众传播媒体
电子政务的推行 政府可通过互联 网收集和传送信 息,在电子空间 中实现组织与公 众间的双向沟通; 可在网上介绍政 府的路线、方阵、 政策和机构职能、 人员配置;公布 官员的讲话和政 策公告,使政府 的公共传播效率 大大提高。
4、目标的独特性
(1)促进公共认知。 政府公关可加强公众 对政府机构设置、运 作状况和政策过程的 认知,提高政府管理 透明度,影响公众的 看法、意见和行为, 密切干群关系,增加 彼此间的信赖,为政 府营造良好政策形象 。 (2)提高政府美誉度 。政府对本国公众几乎 不存在知名度问题,政 府公关的主要任务是不 断完善政府的美誉度。 知名度越高,美誉度压 力就越大。中央政府和 地方政府在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都需要提高国 际知名度,以便更好地 吸引外资、旅游者和人 才,推动我国经济的发 展。 (3)政府开展 公关活动的最 终目标是提高 社会效益,其 价值追求表现 为公共取向, 而企业和其他 许多社会组织 一般都以本组 织利益为取向 。
潘基文说,不久前中国四川等地发生特大地震灾害,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他就此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最 诚挚的慰问。在中国政府迅速、有效的组织领导下, 抗震救灾工作正有序开展,他对此表示高度赞扬。
潘基文还表示,他相信中国政府有能力应对这场特大 地震灾害,同时,联合国也愿随时为中国的救灾工作 提供帮助。(中新社联合国五月十六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