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ip13半固体制剂
举例:3
▪ 硬脂醇
250g 油相(兼辅助乳化和稳定作用)
▪ SLS
10g 乳化剂
▪ 白凡士林 250g 油相(兼润滑)
▪ 羟苯甲酯 0.25g 防腐剂
▪ 羟苯丙酯 0.15g 防腐剂
▪ 丙二醇 120g 保湿剂
▪ 蒸馏水 加至1000g 水相
举例:5
【处方】单硬脂酸甘油酯
▪ 白蜂蜡 ▪ 白凡士林 ▪ 石蜡 ▪ 液状石蜡 ▪ 油酸山梨坦(Span-80) ▪ 聚山梨酯80 ▪ 羟苯乙酯 ▪ 纯化水 加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具有一定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 分类:
▪ 按分散系统:
▪
溶液型——溶解或共熔
▪
混悬型——细粉分散
▪
乳剂型——溶解或分散(O/W和W/O)
▪ 按基质性质及用途:
▪ 油膏剂(oleaginous ointments)、乳膏剂(creams)、
凝胶剂(gels)、糊剂(pasta)和眼膏剂(eye ointments)等。
▪ 二甲基硅油(dimethicone)
(1)疏水性强,易于涂布,对皮肤无刺激;(2)常用于乳膏剂的润滑 剂(10-30%)或保护性软膏;(3)不宜作眼膏基质
▪ 其它高级脂肪酸酯等
乳剂型基质
1 组成
▪ 油相(多为固体,硬脂酸、石蜡、蜂蜡、高级脂肪醇等) ▪ 水相和乳化剂
2 类型
需加防腐剂、保湿剂
▪ O/W型:基质含水量高,释药快、吸收好。称“雪花膏”(较常用) ▪ W/O型:吸水少、缓慢蒸发、有冷爽感,称“冷霜”
,无刺激,且稠度适当,稳定
▪ 附加剂——防腐剂、保湿剂、促吸收剂等;
▪ 混悬型及糊剂应控制粒度; ▪ 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无油水分离及胀气现象; ▪ 避光密闭保存; ▪ 用于大面积烧伤的软膏剂应无菌; ▪ 眼用软膏剂应无菌条件下配制。
二、软膏剂的基质
重点
理想基质的要求
▪ 润滑无刺激、稠度合适、易于涂布 ▪ 性质稳定,不与主药及其它组分发生配伍反应 ▪ 具吸水性 ▪ 不妨碍肌肤的正常功能,具良好的释药性 ▪ 易除去,不污染衣物
第十三章 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
姚静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教研室 Yaoj3163
Contents
1 软膏剂 (ointments) 2 眼膏剂(eye ointments) 3 凝胶剂(gels) 4 栓剂(suppositories)
学习要求
掌握软膏、眼膏剂、凝胶剂和栓剂的定义与特 点、处方组成 、制备方法和处方分析 熟悉软膏、眼膏剂和栓剂的质量要求
▪ 石蜡(paraffin)和液状石蜡(liquid paraffin):
与凡士林合用,调节其稠度。
▪ 羊毛脂(wool fat)
(1)吸水性好;(2)常与凡士林合用,改善其吸水性与渗透性。
三者是最常见的组合
▪ 蜂蜡(beewax)与鲸蜡(spermaceti):
(1)弱W/O乳化剂;(2)调节稠度、增加稳定性;(3)不易酸败。
▪ 蓖麻油 100g 油相 ▪ 石蜡 30g 油相
(1)80℃热熔
▪ 液体石蜡 200g 油相
▪ 三乙醇胺 30g 与部分硬脂酸反应生成((2有)2机)混胺混匀匀皂后后作,,为808℃乳0℃保化保温剂温
▪ 甘油
100g 保湿剂
▪ 蒸馏水 100g 水相
制备:(1)+(2)搅匀、放冷即可。
同温同方向
注意配伍禁忌和pH
2. 脂肪醇硫酸钠(SLS或SDS等,O/W)
▪ 常与W/O型乳化剂(十八醇、硬脂酸甘油酯、司盘等)合用; ▪ 用量:0.5%~2%
3.高级脂肪醇及多元醇酯类
▪ 十六醇和十八醇
油相,兼辅助W/O型乳化剂
▪ 硬脂酸甘油酯 注意防腐剂的使用
▪ 司盘和吐温类
4.聚氧乙烯醚类(平平加O、乳化剂OP等,O/W
(2)水溶性基质 ▪ 多用于湿润、糜烂创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除,也常用于
腔道黏膜,常作为防油保护性软膏的基质;但不宜用于肥厚 、苔藓化局部,以免局部更加干燥
(3)乳剂型基质 ▪ 一般适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液的皮损和皮肤瘙痒症
特点
热敏性:
遇热熔化而 流动
触变性:遇 外力黏度降 低
有助于软膏剂在用药部位的长时间停留
处方组成
药物:
多为抗感染、 抗病毒、止痒、 止疼和麻醉类 等用于局部疾 病的药物,包 括中药。
基质:
包括油脂性、 水溶性和乳剂 型基质。
附加剂:
包括抗氧剂、 防腐剂等稳定 剂。
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 基质——根据剂型特点、药物性质等选择;应均匀、细腻
润肤和清洁
3 常用乳化剂
1. 皂类
新生皂法
脂肪酸 + 碱
皂类 乳化剂
a.一价皂:钠、钾、胺等→ O/W
(1)钾皂基质—软;有机胺皂基质—细腻,美观;(2)不适于酸碱 类药物;(3)禁忌:钙镁离子——转相。
b.多价皂:钙、镁、铝等→ W/O
易形成、稳定
举例:1
▪ 硬脂酸 130g 部分与三乙醇胺反应,部分作油相
第一节
软膏剂
内容提要
软膏剂是半固体制剂的典型代表,是临床上主 要用于治疗局部疾病的外用制剂 本节重点介绍常用的软膏基质(油脂性基质如 凡士林、羊毛脂等;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如 PEG)及附加剂(抗氧剂、保湿剂等)、处方组 成、制备方法(研和法、熔融法、乳化法)及典 型处方分析
一、概述
▪ 定义: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
其他常见水溶性基质
▪ 甘油明胶
▪ 由10%~30%的甘油、1%~3%的明胶与水加热
制成
▪ 淀粉甘油
▪ 由7%~10%的淀粉、70%的甘油与水加热制成
▪ 纤维素衍生物类
▪ 属于半合成品,常用的有MC和CMC-Na
基质的应用
(1)油脂性基质 ▪ 一般不单独使用,常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克服其强疏水性,
或制成乳剂型基质。
【制法】 【分析与讨论】
120g 50g 50g 50g 250g 20g 10g 1g 1000g
水溶性基质(PEG)
▪ 特点:
▪ 易与水混合、易清洗
固体PEG+液态PEG 适当混合
▪ 耐高温、不易变质
▪ 吸水性较强
▪ 对炎症组织有刺激性
▪ 有配伍禁忌(季胺盐、山梨糖醇、羟苯酯类等)
▪ 不适合遇水不稳定药物
基质(base)类型
1 油脂性基质 2 乳剂型基质 3 水溶性基质
油脂性基质
特点:
能形成封闭性油膜,促进水合作用,软化 角质层;释药性差,不易洗涤,适合于遇水 中不稳定药物。
油脂性基质的种类
▪ 凡士林(vaseline,软石蜡):
常用
(1)分黄、白两种,较粘稠;(2)仅能吸水5%,加适量羊毛脂等可改善 ;(3)适于遇水不稳定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