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规要求安全距离知识讲解

安规要求安全距离知识讲解

安规要求安全距离1.安規要求安全距離:2. a.兩線式: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3. b.三線式:4.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5.一次側、FG安全距離:3.0mm min.(必須確定為FG,否則仍然要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5mm)6. c.ACL、ACN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7. d.一次側高壓安全距離:1.5mm min.8. e.保險絲兩端銅箔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9. 2.PWB製作,佈線最小距離:10.a.銅箔與銅箔:0.5mm min.11.b.銅箔與焊點:0.75mm min.12.c.焊點與焊點:1.0mm min.13.d.銅箔與板邊:0.25mm min.14.e.孔邊與孔邊:1.0mm min.15.f.孔邊與板邊:1.0mm min.16.3.PWB製作,佈線最小銅箔寬度:17.a.2oz:0.5mm min.;1oz:0.3mm min.18.b.電流承受力:1A/1.0mm min.(加錫則可減少為0.5mm min.)19.20.21.電氣要求:22.23.1.一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24.2.二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25.3.CY1佈線位置:一次側接近大電容負端;二次側接近變壓器地端.26.4.回授點佈線位置:正回授端及負回授端接近輸出端.27.5.符合雷擊測試要求:28.a.符合L-N 1KV;L(N)-FG 2KV(V 1.2/50uS、I 8/20uS):加07D471 Varistor29.b.符合L-N 6KV(500A):加07D471 Varistor、LF1加尖端放電、CY1加尖端放電30.c.符合L-N 6KV(3000A):加07D471 Varistor於Fuse前、LF1加尖端放電再並聯雷擊管(300V)*2 、CY1加尖端放電31.IEC 6095032.IEC 6095033.空间/沿面距离 (Clearance/Creepage Distances,Clause 2.10, Tables 2H, 2J, 2Kand 2L)34.35.空间直线距离以峰值电压,根据 Table 2H (primary)、2J (primary additional)、2K(secondary) 计算.36.沿面爬行距离以RMS电压值,根据 Table 2L 计算,但不小于空间直线距离.37.250 V 以下时,L 至 N、初级至地:creepage 2.5 mm,clearance 2.0 mm (整流前).38.250 V 以下时初级至次级:creepage 5 mm,clearance 4 mm.39.TNV 至 SELV线路:creepage 2.5 mm,clearance 2.0 mm (Nemko):creepage 2.0mm,clearance 1.8 mm (TÜV).40.PCB 间距应参照实际工做电压 (peak or dc),若间距不足时 UL 可做耐压测试,CSA 做短路测试.41.零件应施以 10 N 之推力作判断.42.空间距离:43.空间距离的数值应符合下列最小值的规定:44.立地式产品的外壳或桌上型产品上非重直面顶部,可接近导电零件,与危险性电压上零件,用作强化绝缘 (Reinforced insulation) 之空气间隙,不得小于10mm.45.A类插头式产品之外壳上,已接地之可接近导电零件,与危险性电压上零件,用作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 之空气间隙,不得小于2mm.46.Primary Circuit之空间距离应符合Table 2H 及2J中最小值之规定.47.如果工作电压之峰值超过AC主电源电压之峰值时,绝缘之最小空间距离为下列两项数值之和:48.工作电压等于AC主电源电压时,Table 2H之最小空间距离值;以及49.Table 2J中附加空间距离值.50.沿面距离:51.沿面距离不得少于Table 2L之最小数值.52.强化绝缘或双重绝缘 (Reinforced or Double insulation) 之沿面距离是Table 2L中基本绝缘数值的两倍.53.如果Table 2L之沿面距离小于Table 2H, 2J 与2K之空间距离时,则空间距离即是最小沿面距离.54.判定沿面距离时之工作电压应考虑下列要项:55.实际的RMS值或DC 电压值.56.如使用DC 电压值,不必考虑附加之纹波.57.短期情况 (如TNV线路中之振铃信号),不必考虑.58.短暂之干扰不必考虑 (如噪声).59.连到TNV 线路中,如果无法得知通讯网络之特性时,其工作电压应假定,TNV-1 线路为60Vdc,TNV-2 与TNV-3线路为120Vdc.60.如果所量测之工作电压,在相邻两点之间可使用内插法,来决定最小沿面距离.所谓安全距离,就是为保护人在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危险电压带电部分与人不能轻易接触到,也不能让它来引起危险导致威胁人身安全。

因此必须在一般情况下,安全距离是在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检查安全距离从设计阶段开始。

结构检查人员会首先检查PCB板上的安全距离(最好拿空的PCB 板用透明薄尺或游标卡尺来测量),之后,就是检查危险电压带电部分与其它部分(如外壳、安全电压部分等)距离等等。

总之,一切关乎与安全的部分都要测量,特别重点会在电源部分。

具体参考各种安全标准:IEC60950\ IEC60065\UL60950\GB8898\GB4943等以下引自其他文章: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如果所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对加强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绝缘材料构成的加强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

4、有关于布线工艺注意点:如电容等平贴元件,必须平贴,不用点胶如两导体在施以10N力可使距离缩短,小于安规距离要求时,可点胶固定此零件,保证其电气间隙。

有的外壳设备内铺PVC胶片时,应注意保证安规距离(注意加工工艺)零件点胶固定注意不可使PCB板上有胶丝等异物。

在加工零件时,应不引起绝缘破坏。

5、有关于防燃材料要求:热缩套管 V—1或VTM—2以上;PVC套管 V—1或VTM—2以上铁氟龙套管 V—1或VTM—2以上;塑胶材质如硅胶片,绝缘胶带V—1或VTM—2以上PCB板 94V—1以上6、有关于绝缘等级(1)、工作绝缘:设备正常工作所需的绝缘(2)、基本绝缘: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3)、附加绝缘:除基本绝缘以外另施加的独立绝缘,用以保护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止电击(4)、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加上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5)、加强绝缘:一种单一的绝缘结构,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其所提供的防电击的保护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各种绝缘的适用情形如下:A、操作绝缘oprational insulationa、介于两不同电压之零件间b、介于ELV电路(或SELV电路)及接地的导电零件间。

B、基本绝缘 basic insulationa、介于具危险电压零件及接地的导电零件之间;b、介于具危险电压及依赖接地的SELV电路之间;c、介于一次侧的电源导体及接地屏蔽物或主电源变压器的铁心之间;d、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

C、补充绝缘 supplementary insulationa、一般而言,介于可触及的导体零件及在基本绝缘损坏后有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零件之间,如:Ⅰ、介于把手、旋钮,提柄或类似物的外表及其未接地的轴心之间。

Ⅱ、介于第二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穿过此外壳的电源线外皮之间。

Ⅲ、介于ELV电路及未接地的金属外壳之间。

b、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D、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 Reinforced insulation一般而言,介于一次侧电路及a、可触及的未接地导电零件之间,或b、浮接(floating)的SELV的电路之间或c、TNV电路之间双重绝缘=基本绝缘+补充绝缘注:ELV线路:特低电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导体之间或任一导体之间的交流峰值不超过42.4V或直流值不超过60V的二次电路。

相关主题